稀有金屬碳化物行業發展及競爭力分析
稀有金屬碳化物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2006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行業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雖然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產值出現小幅下滑,但在之后出臺的國家4萬億的基礎建設投資政策刺激下,在2010年及2011年,我國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產值分別為28119億和42544億,同比增長超過50%。
在我國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行業運行良好的大趨勢下,稀有金屬新材料行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8年受經濟危機影響行業整體出現了小幅下滑,2010年隨著國內及美國經濟的復蘇,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增長率超過100%,2011年市場需求量趨于穩定增長態勢。
2010年,我國新材料行業產值為6500億,到2011年,我國新材料行業產值已經超過8000億,同比增長23.07%,據我國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新材料行業產值將達到20000億,年增長速度超過25%。
在我國新材料行業良好的大趨勢下,稀有金屬新材料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8年受經濟危機影響行業整體出現了小幅下滑,2010年隨著經濟的復蘇,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增長率超過15%,2011年需求量趨于穩定態勢。
稀有金屬碳化物等稀有金屬新材料根據下游應用行業劃分,分為硬質合金和熱噴涂領域,硬質合金領域主要包括切削刀具、礦用合金、耐磨零件。熱噴涂領域主要包括鋼鐵、電力、汽車、航空等。
隨著下游硬質合金及熱噴涂行業需求的不斷增長,前瞻投顧預測,2011年以后市場將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復合增長率保持在15%~20%左右,略低于新材料行業“十二五”規劃所制定的25%的年均增長目標,整體趨勢利好。到2015年,國內市場規模將達47.78億元。
稀有金屬碳化物行業重點企業競爭力分析
近年來,稀有金屬新材料行業一直處于發展的上升勢頭中,各類稀有金屬新材料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相繼誕生,包括經驗及產品結構豐富的國有硬質合金材料企業、新興的民營材料公司、國外優秀企業等。前瞻投顧認為,目前,稀有金屬新材料企業背景的多樣化使得中國稀有金屬新材料市場長期處于完全競爭的格局。
然而,前瞻投顧對細分產業的持續監測和研究發現,總體看來,我國稀有金屬新材料企業不足百家,且大多只能生產少部分技術含量較低的硬質合金及熱噴涂材料,僅少數部分企業的技術水平能夠達到國外優秀企業水平。
同時,在產品結構上,國內企業發展不均衡。由于鉭鈮類產品銷售價格比一般稀有金屬碳化物價格高,部分產品如鉭鈮類深加工企業集中度較高,主要以湖南、江西、寧夏地區部分企業為主;其次,由于我國硬質合金行業技術發展水平與國外硬質合金差距較大,目前我國部分稀有金屬新材料企業生產的超粗或者超細材料在我國市場得不到應用,只能應用并銷往國外市場。
目前,國內技術水平、生產能力、市場份額較高的企業主要有: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601廠)、九江有色金屬冶煉廠、株洲華馳新材料有限公司、株洲廣源硬質材料有限公司、株洲托普硬質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沙偉徽高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作者簡介:董乾,系深圳市前瞻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負責人,帶領團隊給20余家企業提供過IPO咨詢服務。從業多年來,在為擬上市企業提供細分行業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交通、鐵路、通信、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更是具有獨到的研究視角。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