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賬房先生”到“上市智囊”的CFO蛻變術
職業化現狀與出路
前瞻投顧認為,中國企業要走向國際化、規范化,首先是企業高管的職業化,包括財務總監作為職業經理人的角色轉換。
然而,在我國,CFO在公司高層領導中始終排名末尾,在管理架構上,CFO也通常是接受CEO的領導,這不僅暴露了中國企業對CFO的認識不足,更現實的是,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由于崗位概念的模糊,財務總監并未發揮“監管”公司總經理的作用,反而是被總經理支配,失去了工作的獨立性。
于是,如何跟企業老板或CEO相處便成為當下很多財務總監們頗為頭疼的一個問題。這甚至成為財務總監背后面臨對最大職業困惑。要知道,民營企業上市的過程就是一個財務規范的過程,財務規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約束老板權利的過程,因此,如果得不到老板真正的信任,財務總監工作是很難開展下去的。
只是,隨著中國民營企業參與資本市場日益常態化,以及資本市場體系的逐步完善,財務總監的職業化是大勢所趨。特別是在投融資需求增長的推動下,財務總監也正成為獵頭公司青睞的人才,隨之而來的,不僅是財務總監市場地位的提升,還有財務總監薪水的水漲船高。
有獵頭公司的調查顯示,如今在杭州,經驗豐富的資深CFO身價都在千萬級,在擬上市企業中,更有“極品”CFO身價可達5000萬元。相形之下,很多擬上市企業不惜“奉獻”原始股以吸引財務總監人才,似乎也不難理解了。而這種專門入股擬上市公司以獲取上市退出回報為目標的財務總監,被視為職業財務總監。除此之外,由CFO轉型為董秘、CEO等其他職業經理人的個案也不在少數。
根據某調查,《財富》500強的企業中,大約有1/3的CEO都做過CFO以及類似的角色。可以說,由CFO接任CEO已經成為一種管理趨勢。尤其在新的資本時代,關注股東價值、關注與投資者的關系、關注風險,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極其關鍵的問題,而這,恰巧是財務總監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在。
在歐美公司中,CFO被認為是與CEO幾乎同等重要的關鍵角色,其擁有的權力足以影響公司的發展方向。CFO可以代表出資者實施外部資本的管理控制,并向董事會和股東負責,其工作空間不受CEO控制。
在中國的特殊市場環境下,成本控制和風險控制已經成為競爭最有效的戰略之一,最擅長實施這些戰略的人,也莫過于CFO。因此,在國內,從財務總監晉升為企業總經理的案例越來越多,比如平安保險在上市前,接任馬明哲總經理職務的就是公司原CFO張子欣;曾經的新浪CEO曹國偉,也是從CFO升上來的。
當然,對于財務從業人員來說,無論是從賬房先生蛻變為上市智囊,還是從財務總監蛻變為CEO,每一個職業跨越,都要取決于自身的專業實力,尤其在這瞬息萬變的資本市場,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身為擬上市公司財務總監的你,準備好了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