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資源爭相上市引發“圈錢”爭議
怎樣吃好旅游“蛋糕”
對于求真務實的旅游業經營者,或者看好旅游業發展前景的投資機構,“生態旅游”似乎還只是一個抽象概念,如何從旅游業中獲得持續增長和盈利,才是他們更為關注的內容。
基于14年的細分產業研究經驗以及對資本市場的了解,前瞻投顧認為,市場參與者想要吃好旅游這塊“大蛋糕”,順應消費潮流,挖掘產業亮點是關鍵。企業要找到自己合適的方向與定位,并根據自己的綜合能力,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扮演合適的角色,才有可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以及投資者的青睞。
相反,作為手握大筆資金的PE&VC機構,他們尋找投資標的的首要衡量指標,便在于項目是否具有持續盈利能力,這種持續盈利能力通常是建立在商業模式的不可復制性,或者創業團隊具有充分的市場敏銳度,能及時把握商機,立于市場不敗之地。
前瞻投顧認為,盡管旅游業投資具有資金投入多、運轉時間長、回報見效慢等特點,但在眼下資本泡沫漸趨破滅的市場環境下,賺快錢的機會已經越來越難,資本市場對于旅游業的態度也漸趨理性和寬容。對于想在旅游業大展拳腳的企業家來說,這也是一個發展的契機。
縱觀過往的旅游業融資上市個案,不難發現,真正的成功者,都是能準確把握旅游業發展脈搏,勇做市場拓荒先鋒的人。
中國港中旅集團當年投資錦繡中華和世界之窗時,業界并沒有類似的主題公園項目,但這種模式在國外已經得到了市場認可,而當時,中國消費者的旅游需求恰好處于爆發期,于是,這兩個項目一炮走紅,迅速成為主題公園的標桿。盡管后來的模仿者很多,但錦繡中華和世界之窗至今仍舊未被超越。除了當年作為拓荒者奠定的市場地位以外,更多的還在于經營者具備敏銳的市場判斷力,能充分結合消費需求,審時度勢,不斷調整。
再如2003年12月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攜程旅行網,作為中國在線旅行服務的拓荒者,也是順應了當下中國消費者對互聯網應用的強烈需求,將傳統旅游業與互聯網產業進行了有效融合。盡管最初這家公司也燒了不少冤枉錢,包括從酒店預訂到機票業務,后來又進入休閑度假領域,甚至進入一些傳統旅行社領域,但經過多番探索,他們找到了可行的商業和盈利模式,才能有今天的成功。
前瞻投顧認為,旅游業跟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仍將持續,包括現在已經做得比較成熟的旅游地產、農業旅游、文化旅游等,當然,市場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很多消費空白,也還有待挖掘。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