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有望放寬行業限制
創業板推出的背景是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所以推出之初在行業方面有一些傾斜。目前創業板推出已經三年多了,市場希望創業板是所有行業的創業板,應該給所有行業機會。
今年兩會期間,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公開表示,創業板放寬行業限制的時機已經成熟,建議修訂相關規則,讓所有行業都有機會在創業板上市。
宋麗萍指出,2009年10月深交所啟動創業板,到2012年底,創業板已初具規模,上市公司355家,主要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創意、互聯網等新興行業,成為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推手。
更重要的是,創業板帶動了巨額的民間投資和創業投資。創業板啟動后,國內創投、PE發展迅猛,活躍的PE、創投達到4789家,本土機構管理資金達到1.64萬億元,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從54個增加到105個,吸引了大量海內外人才加入創業隊伍。
而深交所最新發布的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修訂創業板發行審核條件,放寬行業限制,支持戰略性產業利用創業板發展壯大。支持文化創意、現代服務、“三農”以及服務小微企業的中小金融機構上市發展。
業內人士對媒體表示,一些傳統行業中的自主創新企業、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等,定位于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的創業板市場都應該考慮接納。更有市場人士大膽建議,未來可以探討通過修改《證券法》等規定,讓那些暫時虧損但是亮點突出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也能夠登陸創業板。
在市場各方持續呼吁之下,監管層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對于放寬創業板行業限制達成一致,目前只待具體規則修訂。
其中,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近期表示,下一階段證監會將創新創業板的發行方式,探索建立符合創業板特點的“小額、快速、靈活”的發行融資制度,以同等規模資金支持更多的中小企業發行上市,多渠道抑制非理性定價和炒新行為,有效提高資本市場配置效率。
該負責人表示,創業板市場設立初期,為實現平穩推出的目標,創業板審核制度和相關程序基本沿襲主板和中小板的做法,隨著市場逐漸成形,有必要針對創業板企業特點探索制度創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