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啟誰跑第一棒?
2013-03-28 14:00:30 責任編輯:王逸之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這段話是迄今為止證監會高層對IPO重啟問題的最重要的回應。由于核查階段是截止到3月31日,按照姚剛的表述,今年4月以后就會重啟IPO進程。需要注意的是,姚剛所說的是啟動IPO相應程序,這與最終的發行上市仍有距離。那些已經通過發審會,并且財務核查情況良好的在審企業可能更早地拿到發行批文,但也不排除會有其他的會后事項需要解決。
更進一步的推論或許是,在財務核查這個“特殊的反饋意見”落實之后,證監會層面不會再對發行設置障礙,但在審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最終拿到批文的時間點會因公司而異。
3月8日出版的《中國證券報》等證券類平面媒體刊登了姚剛關于IPO的相同表述。但由于網絡媒體在3月7日第一時間轉載的快訊曲解了原意,市場上產生了“上半年不會有IPO”的誤解。這種誤解不僅存在于普通投資者中間,甚至一些券商的投行負責人也這樣認為。
“兩會”之后,證監會沒有對財務核查以及IPO做出過進一步的表態。上述誤解的存在,加上媒體不斷地猜測IPO時點,使得市場愈發迷惑。一些投資者呼吁證監會能夠提升透明度,做好“監管政策的信息披露”。
另一方面,在核查階段結束之后,證監會將對部分企業的自查報告進行抽查。來自中介機構的消息稱,抽選的企業數量在40家到50家之間。但目前中介機構并不知曉證監會的抽查范圍,以及篩選抽查企業所采取的原則。
市場化發行改革仍是方向
去年,姚剛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不能依靠停發新股救市。事實上,去年10月之后在事實上沒有新股發行的情況下,市場仍然一路下跌,直到上證指數兩次擊穿2000點之后才出現實質反彈。
去年11月之后宏觀數據的轉好是A股反彈的根本原因,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市場走勢大體反映了人們對基本面的預期。
記者近期的采訪顯示,經歷過將近半年時間的“節奏放緩”之后,證監會將進一步改革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仍是主題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