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核查或致近90家過會待發企業二次上會
在2012年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89家新股順利拿到了過會批文,卻遲遲拿不到發行批文。按照往年的IPO發行節奏,從過會到發行,不過間隔1個月左右的時間,而今,這些“過而不發”的企業中,最長的卻已經足足等待了10個月之久。
這89家IPO待發企業,無疑是幸運的,因為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創業板和中小板的開啟,為這些民營中小型企業發展實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契機。然而,他們卻也是最不幸的,因為趕上了IPO史上最長的排隊潮、最嚴的核查令、最大的改革風暴。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風雨揚帆,多少人嘔心瀝血鋪就的這條IPO康莊大道,如今,出路何在?
探究這89家企業過而不發的根本原因,國內領先的IPO咨詢機構前瞻投顧(專為企業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分析認為,一方面,企業受宏觀經濟環境和股市狀況影響,想擇機而動,另一方面,證監會基于當前低迷的市場環境和對投資者負責的考慮,也對發行批文秉持謹慎的態度。“IPO財務核查”的令箭,勢必會讓部分企業面臨“二次上會”的危險,嚴重者,可能一箭穿心,將上市美夢徹底擊碎。
廣東過會待發企業達18家
前瞻投顧根據擬上市企業所屬地區的統計發現,90家過會待發的企業來自于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廣東最多,達到18家(包括4家深圳企業);北京、江蘇緊隨其后,分別為16家和13家;再次是浙江、上海、福建,分別為6家、4家、4家。
此外,甘肅的宏良皮業、湖北的富邦科技、吉林的迪瑞醫療、寧夏的日晶新能源、新疆的麥趣爾集團、云南的鴻翔一心堂藥業、重慶的博騰制藥,分別是當地省市唯一的過會待發企業。
前瞻投顧分析認為,由于這90家過會待發企業以擬登陸創業板和中小板的民營企業為主,因此,區域分布就體現了中國民營經濟的活躍度差異。
比如在廣東、北京、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中小型企業所擁有的產業集聚優勢、人才優勢、市場拓展優勢,相比甘肅、重慶、新疆、寧夏企業要更勝一籌,因此,企業做大做強的機會也更大。當然,隨著中國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中東部、西南部、東北部等欠發達地區,也將因為目前少數上市公司的示范效應,迎來創新創業發展的新機遇,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