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瓦特動力IPO終止:財務數據被疑前后“打架”
深圳市賽瓦特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登陸深交所主板,已于去年4月6日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主營業務為智能環保電源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并為客戶提供技術咨詢、培訓以及安裝維護等方面的技術支持解決方案,屬于電源設備制造業。
前瞻投顧查閱該公司招股說明書發現,公司報告期內盈利增長平穩且較為樂觀。其中,營業收入從2009年的40592.98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50228.03萬元,復合增長率為11.24%,凈利潤則從2009年的3699.74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5411.55萬元,復合增長率為20.94%。
而細心的媒體卻對比發現,賽瓦特的多項財務數據披露存在前后矛盾和內在邏輯混亂。比如, 2011年向前5名供應商采購額合計為25398.69萬元,占同期全部采購總額的62.29%。由此,不難計算出2011年度,賽瓦特全部采購額大致為4.08億元。
然而,現金流量表“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科目中,2011年度發生金額卻高達5.01億元。即便考慮到資產負債表“應付賬款”當年度約2000萬元的同比減少金額,在賽瓦特購買商品支付的現金和招股說明書前文披露的采購額之間,也存在有約7000多萬元的數據差異。也就是說,高達7000多萬元的款項流向不明。
此外,公司“研發經費投入情況”也備受輿論質疑。招股書顯示,2009-2011年該公司分別支出研發費用1961.06萬元、1799.3萬元和2146.87萬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83%、4.33%和4.27%。按照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研發支出的核算涉及兩種方式,在滿足資本化條件時可計入無形資產并逐年攤銷,其余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部分將直接計入各年度管理費用當中。而“公司無形資產賬面價值主要為土地使用權”,同時在資產負債表中都未設置“開發支出”科目,于是,媒體質疑認為,該公司全部研發支出均沒有進行資本化,直接計入了各期管理費用當中。
更為蹊蹺的是,招股書稱,“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在報告期內各年度的發生金額只有404.46萬元、610.73萬元和689.9萬元,與招股說明書前文披露金額相比分別少了1556.6萬元、1188.57萬元和1456.97萬元,三年累計差異金額高達4202.14萬元。
這就不得不令人懷疑,賽瓦特沒有將全部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并由此導致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千萬元,幾乎相當于該公司上市前累計實現未分配利潤余額的30%,此差異金額也非常值得關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