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間來檢驗IPO
擬上市公司業績跌幅過大,投資者的心也糾結起來。證監會相關人士日前透露,“現在已披露和在審企業業績下滑的較多,下滑20%算比較穩定了,下滑50%不在少數”。另有報道稱,發審委對創業板公司業績持續增長要求較高,使得至少數十家排隊的擬發行公司,因今年業績下滑而被發審委要求撤回上市申請,等財務指標符合上市要求后再重新報資料上會。
前瞻投顧預計,如果排隊上市公司業績出現滑坡,將有200家公司撤銷IPO申請,看似這是IPO企業的悲哀,但如果從投資者的角度看,讓這些公司沉淀一下非常有必要,可以避免擬上市公司上市后的業績變臉。最近,《北京商報》用另一種視角來評論IPO長時間排隊:用時間來考驗擬IPO企業的業績真實性,在現在的背景下,或許讓這些公司增加排隊時間,是最可行的方案。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北京商報》專欄撰稿稱,上市即變臉的公司已經見過太多太多,這些公司上市前一般都經歷過粉飾業績,在上市后不必再繼續偽裝,同時也要在報表上找回上市前虛增的利潤,畢竟多年的利潤總和還是固定的,只不過在利潤的實現時間上做做手腳而已。如果IPO公司在上會前都需要不知道多長時間的排隊,那么這些公司要想長期保持利潤高速增長,就會承擔更高的風險和更多的成本支出,這對于迫切需要IPO融資的公司將會帶來更大的資金壓力,其撕破偽裝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讓他們沉淀一下,對于防范業績上市即變臉有著莫大。
在股改過程中,大股東為獲得投資者的贊成票,提出過業績承諾的議案,即大股東承諾上市公司業績將會在未來的幾年中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否則自用資金來補充業績。這種承諾方式也出現在上市公司重組和增發的過程中。該文表示,如果把這一標準引入IPO環節,強制規定大股東承諾上市公司上市后三年的業績和成長性,否則就由大股東賠償其他投資者,這樣就能有效保護上市公司的業績真實性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編輯 LR)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