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在審中的800余家企業需防業績下滑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在11月30日舉行的保薦代表人培訓會上透露,目前是新股發行的低迷期,并表示新股發行是有周期性的,2006年以來新股發行停頓和低迷,都是常態,“2004年和2008都停發過。但是每次恢復之后市場容量和消化能力都是成倍的增長的。”
前瞻投顧認為,正在等候IPO的800多家企業或許正是看準了市場恢復后的容量和消化能力,所以還在這一千軍難過的獨木橋上苦苦堅持,但同時,也有不少企業被擠下橋,紛紛選擇撤材料。因為在審800家擬IPO企業的業績變化備受關注,現有已披露和在審企業業績下滑的較多,下滑的幅度從20%至50%都有,可謂相當高。
在投資者信心嚴重低下的同時,證監會也出臺多項政策和舉措試圖挽回投資者的信心,但股民們并不買賬,無論是交易成本一降再降還是紅利稅差別化征收。而被市場認為是洪水猛獸的IPO迎來長達兩個多月的空檔期也未能挽回渙散的市場人氣。
2012年IPO市場“兩敗俱傷”:一方面企業融資量縮水,一方面投資者抵制“三高”( 高發行價,高超募資金,高比例業績變臉),收益甚少。由于今年監管層在新股發行方面推進的一系列改革,與往年相比,今年IPO市場出現很多變化,比如高市盈率發行出現變化、過而不發的公司積聚等。但由于二級市場持續低迷,破發的問題依然沒有很大的改觀。
截至12月6日,今年有225家企業上會,176家過會,過會率78.22%;37家未通過審核;12家為終止審核和暫緩表決。2011年企業過會率只有76.81%,過會率雖較今年較低,但過會企業有265家,超過了今年的上會數量。在主板上市的企業數量大幅下滑。37家未通過審核的企業都集中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中小板有18家,創業板有19家。
2011年京粵蘇浙地區為IPO貢獻了157家企業,領跑全國各省。2012年,雖然這些地區領跑態勢依舊,但在政策扶持下,西部企業IPO數量取得突破。2012年上市數量排名前5位的分別為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和上海,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29家、22家、21家、18家。相較2011年,4個省市上市公司的數量出現大幅下滑。(編輯 CSH)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