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咨詢機構的專業功夫
——誰在牽引擬IPO企業的募投規劃?
伴隨創業板和中小板而發展起來的IPO咨詢機構,正作為第四類IPO中介開始頻繁出現在IPO產業鏈經濟體系中。經過這幾年的市場沉淀及發展,他們在IPO產業鏈中的角色也慢慢清晰和明確:為了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訴求,他們的服務內容也從單一的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上市前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轉升為服務于擬上市公司的融資上市一體化服務提供商。
擬IPO企業募集資金運用的重中之重是募投項目規劃,而如何結合企業自身優勢規劃出合理、科學的募投項目,從多方面、多層次考驗著IPO咨詢機構的專業實力。
IPO咨詢機構在企業募資運用中的角色及價值
戰略規劃者
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公司資金短缺問題,并用IPO募集來的資金,投資于能為公司帶來更高收益的項目,以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因此,募集資金的運用方向,應該與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保持高度一致,而能否合理使用和安排IPO募集來的資金,也勢必會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判斷標準。
同時,結合募集資金運用在企業IPO審核過程中的重要性,可以肯定的是,合理而科學的募投項目分別通過企業IPO和支撐企業戰略發展的雙重途徑,間接或直接地推動著企業的發展。顯然,不合理的募投項目,不僅會成為企業IPO申報的絆腳石,更會在企業前進的道路上成為不折不扣的絆腳石。
在擬IPO企業的募資運用過程中,IPO咨詢機構基于對企業所處細分產業的深度研究,能準確把握企業在細分市場中的地位及發展機遇,站在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根據正確的企業發展戰略,協助擬IPO企業和券商,參與制定合理的募投項目,科學規劃募集資金的運用,從而讓IPO募集資金有效地促進企業的飛速發展。
項目可行性分析師
企業IPO后發展戰略的實施和業績的增長主要依賴于募投項目的順利實施。因此,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上市審批機構判斷企業是否可以上市的重要依據。所以,能否全面系統地論證募投項目實施的有利條件、可行性、必要性、風險性等,并說服發審委及投資者,一份專業的上市前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極其關鍵。
一般而言,專業的IPO咨詢機構所提供的上市前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基本上包括政策可行性(主要根據有關的產業政策,論證項目投資建設的必要性)、市場可行性(主要根據市場調查及預測的結果,確定項目的市場定位)、技術可行性(主要從項目實施的技術角度,合理設計技術方案,并進行比選和評價)、經濟可行性。通過系統的分析判斷,得出可行性結論,呈現給投資者和預審員。
在這個過程中,IPO咨詢機構扮演著募投項目分析師的角色,幫助擬IPO企業完成項目的系統性分析,結合證監會的發審規則和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篩選、甄別出對公司最有價值的募投項目,以降低IPO被否的風險,減少企業經營決策的戰略性失誤。
財務分析師
募投項目是投資者和發審委判斷企業未來成長潛力和投資價值的重要依據。那么,募投項目的市場前景、技術含量、財務數據等綜合指標是否足夠吸引人,將直接決定募投項目的優劣,甚至企業IPO的成敗。
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基礎性內容就是經濟可行性。也就是說,IPO咨詢機構需要從項目及投資者的角度,設計合理的財務方案,一方面滿足理財要求,進行資本預算,評價募投項目的財務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滿足融資主體要求,評價股東投資收益、現金流量計劃及債務清償能力。要知道,所謂“募投項目發展前景”,最為關鍵的是項目盈利前景,而盈利前景的直觀呈現就是盈利預期及相應財務指標。
因此,專業的IPO咨詢機構進行上市前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時,財務分析工作是重中之重。也許,就財務專業而言,IPO咨詢機構中的募投財務分析師未必是最優秀的財務人才,但就募投可行性專項研究而言,他們必定是最合適的財務人才。要知道,可行性研究報告是投資決策前的活動,具有預測性及前瞻性。對市場環境的全面認知、對企業核心優勢的精準把握、豐富的募投項目實戰經驗,缺一不可。而這些,卻是普通財務、會計、審計專業出身的專業人才所嚴重匱乏的,也是傳統的研究院、設計院和工程咨詢公司所不具備的。
發揮前瞻優勢 將專業進行到底
細分市場研究優勢
作為最早涉足IPO咨詢領域的專業機構之一,前瞻擁有14年的細分產業研究基礎,而該基礎恰恰是IPO咨詢機構賴以生存的基石。
無論是傳統的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業務,還是如今創新后的融資上市一體化咨詢服務,IPO咨詢機構的發展,都需要站來一個產業研究的中立角度,理性把脈產業發展,才能準確把握細分市場投資價值,挖掘行業投資亮點,提煉企業競爭優勢,從而更好地滿足于企業的融資和上市需求。而這一切工作的前提,就是擁有強大的細分產業數據庫及監測系統。
顯然,14年的細分產業研究經驗,上千個細分市場研究經驗,奠定了前瞻在IPO咨詢領域持續騰飛的基礎。
IPO咨詢的專業優勢
一般非專業從事IPO相關服務的機構對IPO過程及證監會的要求不甚了解或缺乏足夠經驗,無法提供最佳的募投項目選擇及資金投入比例的專業建議,無法將企業戰略發展需求和上市審批相結合,造成上市成功的不確定性及上市成功后資金投入非戰略項目的浪費。
而且,他們制作的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主要僅提供給當地發改委備案,券商只能使用其中很少的內容,并不是針對上市要求進行規劃設計,由此造成了券商需要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完善和加工,影響上市進度,耽誤寶貴的時間并形成了不必要的機會成本。
而前瞻作為專業的IPO咨詢服務機構,撰寫的募投可行性研究報告是直接指向證監會和券商內核部的可研報告,對于券商來說,此報告已經相當于完成了95%的工作。同時,作為專業的IPO咨詢服務團隊,對證監會發審規則把握精準,能保證項目實施質量基于對細分行業的深刻了解,募投項目設計更加合理,更符合企業實際情況。
200余個項目的經驗優勢
和中小型企業共同成長起來的前瞻,截止2011年12月,前瞻累計為200多家企業提供過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等IPO輔導工作,其中已上市企業逾100家,進入申報程序的企業逾50家。
就上市前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單項工作內容而言,前瞻根據上市審批機構審核思路和企業自身特點為準上市企業篩選和設計募投項目;論證募投項目實施的有利條件、可行性及必要性;為募投項目的審批、核準或備案提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協助擬上市企業將募投項目在發改委進行備案;協助券商撰寫招股說明書中“募集資金運用”章節的內容;協助券商做好證監會要求的關于“募集資金運用”章節的工作底稿;協助擬上市企業把握募投項目實施時機并及時進行相關準備工作;向上市審批機構描述擬上市企業募投項目前景、盈利預期及相應財務指標;向上市審批機構描述募投項目的風險及應對或控制措施。
豐富的項目經驗,標準化的制作流程,更是大幅提高了前瞻作為第四類IPO中介機構與其他三類中介機構的工作粘著性。由于前瞻撰寫的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能多方位滿足企業備案和券商工作需求,所以很多券商與前瞻初次合作后基本都會在后續項目上將前瞻推薦給企業選用,部分券商甚至還把前瞻列為IPO咨詢機構的首選合作伙伴。
截至目前,包括平安、招商、國信、廣發、中金、興業、中信建投、宏源、紅塔、光大、海通等證券公司;金杜、國浩、信達、競天公誠、中銀、君澤君、君言等律師事務所;信永中和、亞太、大信、立信、中瑞岳華、利安達、中審國際、國富浩華、天職國際等會計師事務所等在內的全國知名IPO中介機構,均與前瞻IPO咨詢團隊有過緊密而愉快的合作。
IPO募投設計兩大基本面
嚴謹、科學的募投項目是企業成功上市的基礎保障。前瞻投顧認為,聘請專業的IPO咨詢機構進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十分有必要,在保證IPO申報成功率之余,更能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戰略思路。那么,如何才能做好IPO募投項目的設計和可行性研究?根據多年的IPO咨詢經驗,前瞻投顧為擬上市企業提供如下兩個基本面參考。
宏觀匹配
符合行業發展趨勢:IPO募投項目的終極目標是服務于企業的長期持續發展,而一個公司的發展潛力如何,跟企業所處行業是否有發展前景存在直接關聯。如果募投項目有悖于行業發展趨勢,那勢必不能在未來給公司創造盈利前景。
而一個系統的細分市場研究工作,則是判斷募投項目是否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重要依據。因為只有對行業發展情況有過深度調研分析,才能得出企業在所處行業中的競爭地位,以及可能產生的重大不利風險因素。而事實上,大多數擬IPO企業,都會將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兩項重要工作,打包交給專業的IPO咨詢機構來完成,這樣既保證了前后數據的一致性,也提高了IPO申報的工作效率。
符合國家宏觀政策:具體包括符合國家基本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土地政策、環保政策等。設計募投項目之前,企業需要全面了解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技術、所在行業的發展導向、以及國家明確限制或禁止的領域、產品或技術工藝,以防犯下投資項目選擇的方向性失誤。
符合發審規則:包括募集資金應當圍繞主營業務進行投資,不宜投資于全新產品,不宜一步投資到位,要循序漸進,不可以大量用來補充流動資金等。證監會將依據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結果做出判斷,來決定公司是否能成功過會。所以,精準把握證監會的發審規則十分重要。
微觀匹配
符合企業自身的戰略規劃:募投項目是企業利用IPO募集的資金,投資到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項目,如果募投項目與企業發展目標不匹配,首先,它不會得到預審員的認可,IPO融資大計可能以失敗告終。其次,即使通過了發審會,也勢必會在日后成為企業發展的極大隱患。再次,終將遭到投資者和資本市場的唾棄。
符合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募集資金投資規模應與企業目前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管理水平相適應。募投項目若超出了企業中長期的內控、經營策略能力,是不行的。尤其是企業自身的財務能力,包括現金流的承受能力、資產負債率等指標,能否支撐募投項目的順利實施非常重要。其次,企業管理要素也不容忽視,包括高管的管理水平,對市場敏銳度和前瞻性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