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之都”遂寧的產業投資機遇分析
遂寧,西連成都,東鄰重慶,與成都、重慶呈等距三角,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聯動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下轄船山、安居“兩區”,射洪“一市”,蓬溪、大英"兩縣",以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河東新區、高新區三個獨立核算園區,幅員面積5322平方公里。境內擁有廣德寺、中國死海、宋瓷博物館、龍鳳古鎮等風景名勝區,是中國觀音文化之鄉。
一、遂寧的產業發展總體情況
得益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近年來遂寧市經濟發展很快,經濟總量每年上一個新臺階,2021年的經濟總量突破1500億元,達1519.87億元,同比增長8.2%。GDP總量在全省排名從2015年的第16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3位。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4630元,排名靠前。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0.81億元,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704.07億元,增長7.7%;第三產業增加值594.99億元,增長8.9%。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4.5:46.3:39.2。
圖1-1:2017-2021年遂寧市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二、遂寧的工業發展情況
遂寧工業經濟增長非常迅速,工業對經濟貢獻起到重要支撐作用。2021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560.93億元,增長9.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9.7%,拉動經濟增長3.3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22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3%。目前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是未來長期發展重心。
遂寧工業主要圍繞做大做強“221”支柱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構建“3+3+3”現代工業產業體系。2021年,鋰電及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增長41.4%,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長19.7%,油氣鹽化工產業增加值增長18.2%,機械裝備產業增加值下降7.4%,食品飲料產業增加值增長24.5%。
圖2-1:2017-2021年遂寧市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鋰電及新材料產業。遂寧已經成為全國鋰電全產業鏈發展的重要地區,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授予“鋰業之都”稱號。2021年,全市鋰電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80億元,同比增長44.6%。匯聚了52家鋰電企業,包括天齊鋰業、盛新鋰能、龍蟠科技、富臨精工、四川裕能、蜂巢能源等龍頭企業,已初步形成從“鋰資源開發”“鋰材料匯聚”到“鋰終端應用”“鋰電池回收利用”的鋰電全生命周期“生態圈”,形成了以射洪市、安居區、蓬溪縣的3個專業化鋰電專業產業園,以遂寧經開區(高新區)1個終端生產及應用示范區為重點的“三園一區、全域配套”的發展格局。
電子信息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是遂寧的支柱產業之一,遂寧經開區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條較為完備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截至2021年12月底,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162.14億元,占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的80%。目前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主要發展集成電路、電子電路兩大板塊,電子材料代表企業有氟銳半導體、晶美硅業、威納爾,集成電路及配套企業有廣義微電子、利普芯、明泰電子、芯聯發、英創力電子、志超科技等,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有立訊精密、普思電子、奕東電子、明泰電子、富美達微電子、晶輝半導體、和恩泰半導體等,智能終端企業有蜂巢能源、康佳電子、創維電子、聯愷照明(立達信)等。
能源化工產業。遂寧的天然氣和鹽鹵資源豐富,為遂寧發展能源化工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遂寧已經初步形成了油、氣、鹽和精細化工等較完備的化工產業集群。截至2020年末,遂寧市規上化學工業規模企業66個,實現工業總產值約209億元。從產業架構上看,化工產業已從低端農用化工、石油初級加工等產品為主,拓展為以天然氣化工、鹽鹵、石油等多元化協同發展格局。從空間布局上看,逐步形成了以天然氣、石化、鹽鹵等為特色的化工園區,包括省發展改革委規劃的川東北天然氣化工基地,大英經開區、安居經開區、美豐工業園等,遂寧市正成為川東北地區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鹽化工基地。主要企業有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川中油氣礦、盛馬化工、美豐化工、久大蓬萊鹽化、鴻鵬新材料、蘇博特新材料等。
機械和裝備制造產業。截至2020年末,規上機械與裝備制造企業100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3億元,同比增長5.6%,占全市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15.3%,實現利潤11.3億元。目前,機械與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工程機械、環保裝備、電工電器等“多向發展、多點開花”態勢,成渝地區重要的機械與裝備制造基地初見雛形。擁有以四川江淮、成工重工、美國李爾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
食品飲料產業。食品飲料產業是遂寧的傳統優勢產業,遂寧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肉類罐頭之都”稱號,遂寧的舍得酒業是川酒“六朵金花”之一。截至2020年末,全市擁有規模以上綠色食品企業88戶,實現營業收入252.02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的19.48%。全市綠色食品工業涵蓋了白酒制造業、啤酒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肉類加工業、罐頭加工業、制鹽業和釀造業,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食品產業體系,其中,食品制造業、酒類飲料制造業、肉類罐頭加工業在全省具有明顯競爭比較優勢。現有遂寧經開區、遂寧高新區、安居區經開區、射洪縣經開區、大英縣工業集中發展區、蓬溪經開區等6個農產品加工園區。主要企業有沱牌舍得、高金實業、美寧食品、南大食品、喜之郎食品、凡是食品、遂寧思瑞食品、華潤雪花遂寧等。
三、遂寧的產業發展規劃
2021年遂寧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堅持以智為核、逐綠前行,加快培育千億級產業,通過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構建“3+3+3”工業體系,建設綠色智造名城,做強鋰電產業,做大能源化工產業,做精電子信息產業,做優綠色食品產業。
遂寧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五大支柱性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轉型,培育122支柱產業,即培育1個千億產業、2個五百億產業、2個三百一產業,構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領力量。到十四五末,鋰電及新材料產業目標實現營業收入1000億元,做強做響中國鋰業之都。電子信息產業目標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建設西部最大的電子電路產業基地。綠色化工產業目標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機械和裝備制造產業目標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著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的機械裝備制造基地。食品飲料產業目標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打造成渝地區綠色食品供給基地。
四、鋰電及新材料產業發展機遇
到2025年,鋰電產業鏈主要產品產量目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全市每年基礎鋰鹽產能達到20萬噸以上,正極材料達到80萬噸以上,負極材料達到20萬噸以上,隔膜達到10億平方米以上,電解液達到10萬噸以上,鋰離子電池年產能達到100GWh,廢舊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形成20萬噸以上處理能力。
表4-1:鋰電產業發展目標
圍繞鋰電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布局發展,培育壯大鋰電材料產業,重點發展基礎鋰鹽、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組件。做強做精電池及管理系統,重點做強做精動力電池和品牌型消費電池,布局發展儲能電池。引導鋰電關聯產業發展,重點新能源汽車及電機、電控、充放電設備等機械裝備產業,分布式儲能、鋰電包裝材料、電池材料回收。
圖4-1:鋰電全生命周期產業鏈示意圖
五、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機遇
電子電路。重點發展覆銅板、通訊電子、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電子電路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產業,以及重點發展HDI、IC載板、剛撓結合板等產品。
半導體照明。重點發展LED外延材料和芯片、LED器件和封裝及LED應用產品等生產制造。
新型元器件。積極發展高頻化、低功耗、高精度、高功率、多功能復合化和智能化的新型元器件產品。
集成電路。鞏固發展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產業,引進培育一批芯片設計企業,引進培育一批半導體材料、芯片設計、制造、封測等產業鏈項目。
汽車電子。招引培育一批電子燃油噴射系統、制動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牽引力控制、電子控制懸架、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電子動力轉向等車控電子裝置以及行車電腦、導航系統、汽車音響及電視娛樂系統、車載通信系統、上網設備等車載電子裝置項目。
新型顯示。引進培育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偏光片、濾光片、背光模組以及驅動IC等上游零組件,中游顯示面板,以及手機、平板顯示器等下游終端產品應用。
5G。發展5G移動通信網絡設備與系統,帶動發展新型智能終端、新一代基站。
存儲。發展存儲器、智能終端以及集中式存儲、分布式存儲等產品,布局大數據中心建設。
傳感器。圍繞5G、新能源汽車、物聯網等產業,新型敏感材料及元件及新型傳感器制備。
超高清。推進4K/8K超高清芯片、大尺寸面板、激光器、機頂盒的產業化配套。
智能終端。積極引進智能機器人、智能儀器儀表、智能電視、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儀器儀表等新型智能終端產品。
六、能源化工產業發展機遇
天然氣精細化工。積極引進天然氣制BDO(有機化工和精細化工原料)及下游可降解塑料項目,大力發展催化劑、天然氣脫硫凈化劑等新材料。
石油煉化一體化。基于石油煉化產業,構建環氧乙烷、丁醇、橡膠和特種聚烯烴等石油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條,積極引進環氧乙烷產業鏈衍生產品加工制造及配套企業。
精細化鹽化工。積極發展鹵素和鍶、鎂、溴等稀有元素的提取與綜合利用,拓展氯化鈣、溴、碘產業鏈,生產新型環保性溴系阻燃劑。
能源化工融合發展的循環經濟。強化天然氣化工產品與烯烴芳烴資源的本地化綜合開發應用,發展下游多樣化的基礎化學品、精細化工產品、高分子聚合產品等。
精細化工與新材料。重點拓展相關的精細化工產品和高端化學品,包括粘接劑、電解液溶劑(碳酸酯等)、電解液添加劑(成膜添加劑、防過充添加劑、低溫添加劑等),以及NMP等等其他精細化工產品。發展專用樹脂制造、工程塑料制品、塑料合金制品、改性塑料制品、生物基與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以及石墨烯材料、先進金屬材料、新型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等。
七、機械和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機遇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壯大整車制造業,重點發展輕中型卡車、工程車和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提升汽車零部件配套能力,引進一批關鍵零部件企業,推動實施駕駛室總成、車橋等重要汽車零部件和汽車專用電子產品項目。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積極招引鋰離子電池材料及鋰離子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關鍵零部件。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加速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遠程輔助技術以及新運營模式應用等,打造汽車智能化服務平臺。
工程機械產業。重點打造工程裝載機、裝載機平臺下多功能屬具等各類工程機械產品。
電子制造裝備和電工電氣產業。積極發展鋰電池涂布設備、半導體設備。引導發展超導電纜,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軌道交通、核電等特種電纜及新型電纜線束材料。重點發展充電樁、照明電器等電工電器。
礦山、農業等專業機械產業。重點發展煤化工、煤電、煤供熱等行業破碎、篩分、輸送系統設備、現代中小型農機裝備。
八、食品飲料產業發展機遇
畜禽加工。大力發展精細分割肉、預加工肉(肉片、肉絲、肉丸子等),積極發展本地特色熟肉精制品、腌臘肉制成品,逐步發展休閑即食豬肉制品。極開發特色牛肉餐飲及即食型牛肉制品。
酒類飲料。發展特色低度酒、特色果酒,進軍新興酒類市場。大力支持水果飲料、保健飲料和茶飲料的開發和生產。
食品制造。肉類、禽類、水產、水果、蔬菜等傳統罐頭制造,高質量發展遂寧豆干產業,大力發展鴨脖、鳳爪、鳳翅、豆腐干等休閑制品,引培四川特色的方便面、方便火鍋、方面米飯、方面粉絲加工、速凍方便食品。
糧油加工。加強對糧食加工副產品的綜合利用,加強對糧食加工副產品的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傳統菜籽加工。
調味品加工。開發生產川味香辣醬、增鮮品、湯料、蘸料和佐餐料等,針對不同烹飪方法開發生產蒸菜調料、涼拌調料、燒烤調料、褒湯調料、速成湯料等,開發花椒系列調味品。
前瞻產業研究院專業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