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出資瑕疵案例與解決方案
商業社會以誠信為基礎,而股東對于企業的出資是否規范也上升到股東和企業誠信的高度,從這個角度來講,對于申請成為公眾公司的發行人,出資過程中的誠信問題尤其值得關注。公司注冊資本指公司開辦人依法律規定而交納的作為公司承擔責任的保證的資本,擁有注冊資本是法人成立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股東出資不規范除了導致公司注冊資本的完整性存在瑕疵之外,也可能導致公司股權結構混亂或存在重大變更的法律風險。
莫讓歷史出資問題阻礙IPO
IPO首發辦法明確規定了發行人的發行條件之一為:發行人的注冊資本已足額繳納,發起人或者股東用作出資的資產的財產權轉移手續已辦理完畢,發行人的主要資產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從實物操作的角度來看,出資瑕疵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大項的問題,一方面就是出資不實,而同時有很多原因可以導致出資不實,實務中的情形更是五花八門;另外一方面就是出資存在程序上的瑕疵,而這樣的瑕疵導致公眾對于股東的出資的判斷存在障礙。
IPO出資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出資不實,二是程序瑕疵。具體包括:出資未能及時到位;出資資產價值低于認購股本的價值;出資后抽逃出資;出資資產未能辦理過戶手續;股東以不能出資的資產出資;股東拿公司的資產出資;沒有驗資報告、評估報告或者出具報告的機構沒有執業資格。
解決出資問題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原股東補足出資差額,一般用貨幣資金補足。二是,資產置換。至于出資不實的法律后果,如果數額不大,不影響申報材料。
IPO實務中,出資瑕疵當屬證監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因此,前瞻投資顧問總結多年經典案例以資借鑒。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