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再融資引產能過剩憂慮 LCD面板會否重蹈光伏覆轍
國內液晶面板產業不存在產能過剩
首先,全球液晶顯示面板潛在需求量巨大,主要體現在:液晶電視替代傳統CRT電視的進程依然沒有在全球范圍內完成;平板電腦等新興消費電子產品出貨量提升液晶面板的需求;臺式電腦和手機的大屏化推動液晶面板的需求高速增長;新興經濟體經濟的發展為顯示產品的消費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拓展了顯示產品在商用領域的應用范疇等。通過對液晶面板主要下游終端產品的全球出貨量及尺寸分布情況進行估算,2012年全球LCD面板需求量為129.49百萬平方米,2016年將達到170.49百萬平方米。
2012-2016年全球LCD面板需求量及預測(百萬平方米)
數據來源:前瞻投顧估算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國內居民對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的日益增加,2012年國內液晶電視銷售量達到7,570萬臺,液晶顯示器銷售量約4,300萬臺,筆記本電腦銷售量約3,730萬臺,手機銷售量約3.26億臺,平板電腦約6,000萬臺,可估算出2012年國內LCD面板需求總量達到4,127萬平方米,占全球的比例超過31%。IPO咨詢機構前瞻投資顧問預測,由于目前國內液晶面板實際自給率尚不足三分之一,單獨考慮國內市場的需求,本土LCD面板產能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
2012-2016年國內各產品LCD面板需求量預測(百萬平方米)
數據來源:前瞻投顧估算
其次,盡管中國大陸地區的液晶面板廠商發展速度較快,但韓國、中國臺灣、日本仍主導著全球LCD面板產業,中國大陸地區仍然是LCD面板凈進口國。2012年我國液晶面板的進口金額達到503億美元,在所有進口的單項產品中僅次于集成電路、石油和鐵礦石排在第四位,凸顯液晶面板在國民經濟行業中的重要戰略地位,也從側面證明了國內液晶面板的產能距離滿足國內需求尚有較大差距,政府對液晶面板產業的扶持尚處于提高自給率和降低進出口逆差的階段。
最后,從產業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全球液晶面板的發展重心逐步向我國轉移,海外企業為了繼續搶占中國市場陸續通過在中國投資建廠,貼近終端產品市場,與本土企業展開正面競爭。隨著下游大尺寸液晶電視需求擴大、消費電子大屏化趨勢明顯,海外廠商憑借自身對行業趨勢和終端需求的判斷,將部分低世代生產線轉讓給國內企業,抓住終端趨勢建立高世代生產線形成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企業充分利用我國廣闊的終端市場空間,采取積極引進高世代生產線擴大大尺寸面板產能的戰略和發展新尺寸切割技術的競爭方式,有效地規避結構性產能過剩的風險。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