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財報新變量:加大對AI等前沿科技和應用的投入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關注互聯網的 來源|新識研究所
作為連接幾乎每一個都市人生活、同時牽連著數千萬人就業的外賣行業,一直以來都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而其中的領先企業——美團更是如此。
3月21日,美團公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2024年全年營收3376億元,同比增長22%,符合市場預期。年交易用戶數、年活躍商戶數、年交易用戶的年均消費頻次均創下歷史新高。
那么,市場該如何解讀美團交出的這份財報?最近在輿論聚光燈下的騎手、商家話題,真相又是如何?針對出海、AI、科技、未來美團又持怎么樣的看法呢?
1
美團的基本盤,穩字當頭、各有增量
成為一家成熟期巨頭的最大標志,就是業績整體看上去雖然沒有大超市場預期,但從分業務的角度來看,卻處處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而美團正是如此。
其中,作為美團的最大“壓艙石”,外賣業務在2024年通過供應鏈創新與場景重構實現了價值躍升。
立秋當日,美團創出峰值9800萬單即時配送訂單量新紀錄,不僅驗證了即時配送網絡的巨大效能,更用實際行動告訴市場,向品質+向價格的分層打法的正確。
其中,“向品質要增長”的舉措之一,就是品牌衛星店模式,海底撈、星巴克等連鎖品牌在美團開設“線上專營店”,單店坪效提升,既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外賣的需求,又幫助商家突破物理空間限制,用更短的時間將更好的產品送到消費者的手中,更標志著其突破"送餐"邊界向"送服務"進化。
“向價格要增長”方向,通過深入參與供應鏈創新,美團不斷拓展高性價比的供給,在實現“品質穩定”甚至“品質升級”的基礎上,還進一步完成了“高頻低價”的雙軌并行,并且進一步向下拓展新客戶的步伐仍沒有放慢。
萬億市場的第二增長曲線、"30分鐘萬物到家”的即時零售業務,也正成為美團的戰略新高地。
5600家大型連鎖商超+41萬本地商戶+570家品牌商的供給矩陣,構建起覆蓋3C數碼、醫藥健康、母嬰用品等200+品類的生態體系。閃電倉模式突破3萬個前置倉,通過“剛需引流+高毛利長尾”的貨盤策略,實現單量和GMV的雙增長。
而到店業務則是核心板塊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一環。
在整個2024年,得益于線下消費需求的持續釋放美團到店業務,美團到店業務訂單量同比增長超六成,年交易用戶數和年活躍商戶數均達到歷史峰值。
其中,最有標志性的事件莫過于升級了打通到家和到店的“神會員”體系,將其從單一場景延伸到了美團旗下所有的業務場景,截至目前,神會員已經覆蓋超過70%的到店酒旅商戶。
從當前的體驗來看,這款美團體內最復雜的商業產品之一,不僅平衡好了B端和C端的利益,還成功打通了內部組織、數據和系統,在為消費者提供跨場景優惠的同時,還幫助商戶提升了轉化率和復購率。
可以說,無論是外賣業務、即時零售還是到店業務,美團在基本盤都在穩中求進。
2
打破偏見:美團與騎手
和商家站在一起
不過,哪怕美團各項業務再怎么成功,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聲音,就是說美團是通過壓榨騎手和商家來賺錢的,在京東外賣入局后這樣言論更甚,但結合美團最新披露的數據和舉措來看,這些說法根本無法立足。
首先,從騎手的收入來看,2024年高頻騎手月均收入達6650-9344元,其中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高頻樂跑騎手月收入均值達到11547元,超過同期廣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對于很多騎手來說,這是一份能獲得穩定收入的職業。
但是,這份收入是否是通過“卷時長”換來的呢?從數據上來看并非如此。
在336萬月活躍騎手中,老騎手往往通過提升配送效率(日均跑單僅5.18-6.22小時)實現高收入,而非依賴“卷時長”。此外,美團還推出“防疲勞”機制(超8小時提醒、12小時強制下線)和“超時免罰款”政策,從制度上規避過度勞動。
在權益保障層面,美團已累計投入14億元為7個試點省市騎手繳納職業傷害險,并計劃于2025年二季度啟動社保試點。同時通過“騎手友好社區”“暖心餐”等40余項福利,構建職業健康生態。這些舉措無一不在表明美團正在從風險兜底向系統化保障轉型。
不只是騎手,外賣商家也同樣收到了美團的助力。
去年11月20日,美團外賣宣布啟動餐飲商家助力行動,投入10億助力金支持餐飲優質商家創新發展,現金支持從12月31日起分批到賬。其中,5億元將獎勵給在平臺經營超過3年、復購高、口碑好的優質中小餐飲商家,根據線上經營規模,提供5000到5萬元不等的現金支持和平臺補貼,助力商家優化供應鏈、提升服務、推出更多高質價比的餐品。
目前,已經有3.8萬優質商戶收到了“真金白銀”的現金支持。
其中做快餐連鎖的徐師傅向新識研究所表示,“收到美團的補貼太突然了,就像彩票中獎一樣,能在年終的時候收到這么大的補貼,還是十分開心的。”
而在鼓勵那些過去做得好的優秀商家之外,美團也花出真金白銀,和商戶共同建設“明廚亮灶”。
2月27日,繼1月發布五大舉措嚴厲打擊“幽靈外賣”后,美團再次宣布將大力推動“明廚亮灶 陽光廚房”,鼓勵餐飲商家通過后廚直播的形式,全面展示食品加工過程,為消費者提供清晰可靠的參考。
商家可申請開通“明廚亮灶”直播,消費者也可以推薦商家加入。平臺將為參與“明廚亮灶 陽光廚房”的商家提供硬件設備和安裝費用補貼、平臺流量傾斜等系列支持,幫助食品安全優質商家實現更好發展。
而這,其實都是美團為建設平臺、騎手、商戶三者之間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生態的努力與成果。
3
美團的增量——在出海、在AI
不過,雖然美團在國內市場仍在高歌猛進,但業務的天花板一直存在,當國內進入"大基數、微增長"的新常態,尋找增量必須突破地域邊界。而美團也將全球化視為第二增長曲線。
2024年財報顯示,其海外業務以中東市場為突破口,通過本地化產品Keeta在沙特阿拉伯的快速擴張,用戶基數和訂單量實現顯著增長。
圍繞“零售+科技”戰略,美團在“科技”上也在持續投入,2024年,美團的研發支出達到211億元,截至2024年底,美團自動配送車和無人機分別累計完成491萬單和45萬單。除即將在香港開通配送航線外,近期美團無人機還在迪拜開啟了商業化運營。
美團財報指出,2025年將繼續加大對AI、無人機配送、自動配送車等相關科技和應用的投入。
在這其中,AI更是重中之重。
在業績會上,美團CEO王興面對提問,率先對公司AI發展定了調——“我很關注AI,我們對于AI的策略是進攻,而不是防守”。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在他眼中,AI是具有根本的革命性的技術,其變化之快,足以改變、顛覆或改造每個行業,而美團也將秉持主動進攻的AI策略,繼續扮演連接線下業務和線上世界的科技公司。
具體來說,在內部工作場景中,美團已成功構建了大模型“LongCat”,顯著提升了員工的工作效率;在客服領域,自研大模型驅動的智能客服Agent試點效果顯著,運營效率提升了20%。
在對外產品和服務方面,美團會繼續推廣多個品類AI商家助手,幫助線下業務提升運營效率,同時使用AI能力提升用戶服務感受。
此外,預計今年將推出一個覆蓋美團所有服務的AI助手,讓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個免費的生活小秘書,可以智能地滿足用戶外賣下單和履約配送,出行就餐預定、團購券購買及買單,食雜采購、制定旅行計劃、酒店預訂等各類個性化需求。
而在資源落地層面,王興表示,過去一年保證GPU資源供應一直是美團的首要任務,公司已投入數十億元資金用于GPU資源的建設,并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加大對AI關鍵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
在這個拼場域就是拼空間、拼技術就是拼未來的時代,如何將這本巨著的章節用順暢的方式書寫下去,美團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4
寫在最后
展望2025年, “零售+科技”這四個字,將依然是美團不變的戰略方向,可以想象的是,面對即將開啟的新業態,美團準備好了。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識研究所,作者:關注互聯網的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