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一份“存量時代的增量財報”
圖源:攝圖網
作者|耀華 來源|錦緞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存量經濟時代,最須密切觀摩與追蹤的商業信號,無疑來自于那些能夠持續穩定地獲取增量的樣本:它們所搭載的增量信息,代表著開啟新周期的可能。比如快手,剛剛發布的三季報,營收與利潤增速繼續保持穩健,未來指引依舊呈現一貫謹慎樂觀的基調,稱得上是一份“存量時代的增量財報”,很具研讀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這份最新財報,同時解鎖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式數據:公司平均DAU正式突破4億。2022年上半年, 快手科技CEO程一笑第一次提出了DAU突破4億的中長期目標。兩年之后的今天,當初的愿望已然實現。
要知道,2024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增速不足2%。快手在此背景下突破里程碑,意味良多。
實際上,如果我們將多個季度財報連接起來看,還會發現:在過去很長一個時期內,快手的邏輯已不是單純的用戶增長,而是圍繞著內容和產品,不斷打磨運營機制與先進技術,構建了一枚多位一體式正向飛輪,使用戶數量、使用時長、活躍頻次、商業價值得以實現有機協同增長。
借著這份最新的“存量時代的增量財報”,我們已經是時候需要深入審讀下,快手究竟是藉以怎樣的商業模型,不斷在存量時代里獲取增量財富的。
01
存量時代的增量財報
三季報顯示,快手三季度錄得營收311億元,同比增長11.4%,經調整利潤凈額錄得39億元,同比增長24.4%。
圖:快手三季度營收趨勢及同比增速,來源:企業財報
快手電商GMV錄得3342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5.1%。
這也是快手營收規模和GMV,連續16個季度錄得正增長。包含線上營銷服務和其他服務(含電商)收入在內的核心商業收入同比增長近20%,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海外方面,三季度錄得營收13億元,同比增長了104.1%。
同時,快手產品本身的吸引力也逐漸被放大,日活用戶數達到了4.08億,同比增長5.4%,正式突破了4億里程碑,同樣也是連續16個季度錄得正增長。
月活用戶達到了7.14億,同比增長4.3%,日活、月活用戶均創歷史新高。
圖:快手三季度活躍用戶數變化,來源:企業財報
除了日活用戶數的優異表現外,用戶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7.3%。
個體指標或許不具備說服性,如果我們把快手的三季報放在坐標軸內,大家或許能更好的理解這份財報的含金量:
圖:市值口徑下中概互聯TO5企業(已披露)營收平均增速(因季度內市值波動導致排名發生變動,故而MRQ數據包含了百度+網易),來源:Choice金融客戶端。
無論是財務業績表現,還是活躍用戶數量,都預示著,快手是當時當下存量時代中,仍然能取得增量的少數派之一。
所有現象級表現的內里,一定遵循著最基礎的常識規律。一如存量經濟時代的當下,所有經濟增量的產生,無不意味著這一經濟體有著超越其他經濟體的內在活力:就像布朗運動那樣,只有足夠的交互才能產生熱量,才能產生活躍度,進而實現商業生態的滾燙火熱,最終才會讓產品、企業乃至產業走向沸騰。
快手是如何做到的?
02
讓內容生態熱起來
通過現象看本質,快手能夠在存量時代持續獲取增量,一個核心原因還是在于:長期以來,圍繞著內容、流量與供給三位一體式閉環商業鏈路,快手構建出了一套具備比較優勢的商業價值飛輪。
先來看看內容和流量。
毋庸置疑的是,快手本就擁有時代先進生產力稟賦——內容+電商就是當時當下商業模式+流量的最優解。無論是傳統的內容平臺,還是電商平臺,都在圍繞于此重塑整個商業鏈條。
除此之外,快手同樣擁有不趨附于時代的獨特稟賦:半熟人的社區底色。
如何將二者有機結合,是長期以來,擺在快手面前的首要必答題。快手給出的解法是:打破傳統粉絲的定義,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從三季報業績會上可以窺見,在快手看來,具體解法分為三個維度:
1)通過流量混排,促進商業和內容得自然同向,在擴大用戶規模的同時不斷提升用戶產品使用頻次,提升了全域流量分配效率。同時除了關注關系外,用戶搜索、評論、交互等偏私域的互動動作都會形成正反饋,提升相應內容的公域流量分配,尊重用戶而非指導用戶,提高用戶留存。
2)通過產品設計加強用戶的私域鏈接,優化評論區排序,提高社區互動氛圍,優化用戶私信場景、推出火崽崽等創新玩法加強鏈接,構建半熟人社區的護城河。
3)扶持具有快手特色的標桿創作者,并通過高熱點大事件運營,構建獨特而豐富的內容生態,形成差異化的垂類內容。
比如近期在快手走紅的“麥子阿姨”,因為和大冰在直播連麥中的一句“種完麥子,我就往南走”而讓無數網友熱淚盈眶。多地文旅紛紛喊話,歡迎“麥子阿姨”去看看;這幾天,在大冰朋友“廢材”“流浪漢小黑”等創作者的接力護送下,“麥子阿姨”開啟了她的西雙版納之旅。阿姨一句詩意又質樸的話,直擊人心,而從線上到線下的奇妙連接,也印證著獨屬于快手社區的溫暖特質。
4億DAU固然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但快手顯然考慮的更多、更遠:據程一笑在業績會上最新給出的最新指引稱,在繼續維持流量穩定增長的同時,快手將利用高質量的多元內容供給、產品以及算法的優化迭代,希望能夠為用戶創造更多的產品使用場景。
基礎流量之上,快手為什么仍要花費更多的功夫來提升使用場景?在我們看來,這正是快手取得增量式增長的關鍵動因:
曾任職于亞馬遜等知名互聯網公司的運營職業經理人楊瀚清,在其所著《我在一線做用戶增長》中提到了HVA(High value action)的概念。
“在開始使用某個產品后,用戶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貢獻價值,如果在某個時間點上用戶產生了一個高價值動作,那么他的價值貢獻軌跡會發生躍遷。”
圖:HVA模型,用戶價值曲線躍遷,來源:楊瀚清《我在一線做用戶增長》
對于短視頻內容而言,人與人之間的交互其實就是HVA,每一次搜索點贊、評論交互都是在創建信用,而信用是創造交易行為的源泉。
快手正是通過流量混排 +重視私域鏈接+特色內容扶持,三者相輔相成構建了現階段快手繁榮的內容生態,從而實現了HVA價值曲線的躍遷。
內容生態因此不斷熱度迭起,直接反應在運營結果上便是:
快手三季度日活用戶平均使用時長達到了132.2分鐘,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7.3%(日活*日活平均使用時長),日均直播及短視頻播放次數近1100億。
用戶總時長的增長,也從側面證明,在面對中長期節點性的目標時,快手并沒有急于求成過分注重紙面數字,日活突破中期目標里程碑,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
03
讓商品供給也熱起來
如果說內容生態的答卷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那么圍繞商品供給,快手交出的題解則是:盡量減少所有不必要的摩擦成本,只為拉近貨與人的距離。
與內容體系構建邏輯類似,快手商品供給的邏輯出發點,同樣也是保持活力。以蒙代爾、拉弗、吉爾德為代表的供給學派認為:理性會自動調節生產要素的供給和利用,鏈接者(渠道或平臺)要做的是,消除阻礙市場調節的因素。
對于電商商家而言,存量時代,ROI就是第一要義。所以,阻礙消費市場調節的難點在于:低頻觸達和營銷成本高昂。
針對如是產業性難題,根據我們的觀察,快手的解題思路在于:利用產品基建和AI技術,構成體系性解決方案——
首先,直播間一直以來都是快手的資源稟賦,快手電商直播能帶來非常高的變現效率,這是高價值流量,對于快手而言,圍繞直播間,還有哪些可以找增量的地方?答案是新的產品基建。
購物團是平臺面向電商主播推出的私域運營工具,用戶在直播間不斷積累的購物、點贊、分享親密度會隨之提升,從而獲得專屬優惠券、紅包、福利品等。
萬人團是幫助用戶高效獲取商品優惠的工具。商家或主播可以為商品設置一個“沖單目標”,當商品的實際銷量達到目標銷量后,商品隨之自動降價至已設定好的優惠價格,平臺將為已購買的用戶操作部分退款,返還差價部分,用戶可直接獲取該部分的商品價格優惠。
兩種工具直接帶動了快手電商直播的新增量:
快手電商主播蛋蛋在818期間使用購物團功能后,購物團成員的單場成交GMV占比超過50%,購物團成員的客單價相較于整體用戶均值也有明顯提升。
主播翡姨使用萬人團功能上架一單翡翠飾品,在預期銷售200單的情況下,通過萬人團功能設置了高額的優惠降幅,最終該翡翠單品在1小時內銷售超過900單,遠超200單的銷售預期,GMV也超過400萬。
818大促期間,電商達人業務GMV同比增長超24%。
其次,除了直播題材外,圍繞著繁榮的內容生態,快手加強了二創切片、短視頻、圖文等多題材生態建設。
通過AI工具,可以將講解商品的精彩瞬間自動剪輯成短視頻,二創和直播切片可以在直播間外,24小時不間斷持續觸達用戶,顯著地提高了商業轉換。
三季度,短視頻電商的同比增長超過40%。
最后,AI是快手發展的重點,技術投入也顯性地反饋到快手的供給側,有效賦能了商家的內容產出。
以快意語言大模型的應用為例,在商業場景里,基于快手大模型構建的數字人腳本創意生成、數字人渲染生成、數字人實時互動等全流程AIGC服務,商業化廣告主實現了以低成本生成高品質的視頻和直播內容。
2024 年上半年,有近兩萬商家在快手平臺借助大模型能力實現了智能化經營,今年三季度,來自營銷客戶的AIGC營銷素材日均消耗超過2000萬人民幣。
同時,AI產品和前文提到的更多的用戶反饋(交互行為)、產品基建共同作用,讓快手更好的理解了用戶,也顯著了提高平臺的匹配效率和商家轉化,供給側的商家用腳投票:三季度快手線上營銷業務收入達到了176億元,連續六個季度增速突破20%。內循環月動銷投流商家同比增長50%。
一方面通過類似購物團、二創切片工具提升了商品觸達,另一方面通過大模型、AI技術提高了投流的精準度,提升了轉化效率。
二者結合,縮短了消費決策鏈路,雙向拉近了人貨之間的距離,同內容生態一樣,利用產品基建和AI技術,快手供給側也熱了起來:三季度月均動銷商家數同比增長40%,新入駐商家同比增長30%,三季度商品類目數量同比增長超20%。
流量、內容和供給的共同繁榮,塑造了快手商業生態的活性,最終也成為了這家公司的比較優勢,存量時代的增量財報亦成為自然而然的結果。
04
結語
快手持續超越市場預期的財報,向我們證明,即使在存量時代,只要能夠持續激發內部生態的活力,依舊能取得有效的增長。
快手的商業模型和營運策略,也已經得到了來自廣袤用戶們的正向反饋:
如果說增量(財務表現)是流量繁榮帶來的結果,而流量(用戶時長)正是贏得人心的褒獎。
以上,持續破局之后,快手基于估值的遠期價值,亦必將被資本市場重新修正。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錦緞,作者:耀華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