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交出四年來“最差業績”,被“9塊9”打懵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何沛凌 來源|紅餐網
星巴克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大降14%。
連續第三個季度營收下滑,中國市場銷售額大跌,咖啡界“頂流”星巴克怎么了?
01.
全球營收下滑、中國銷售額大降,
星巴克交出四年來“最差業績”
10月23日,星巴克公布的初步業績報告顯示,在7月1日至9月29日的2023財年第四財季,星巴克凈營收同比下降3%至91億美元,不及分析師預期的93.6億美元。
這已經是星巴克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營收下滑。
財報顯示,此前星巴克第二財季凈營收為85.6億美元,同比下降2%;第三財季營收為91億美元,同比小幅下降1%(若按固定匯率計算則有1%的增長)。
此外,最新公布的第四財季營收降幅,也是星巴克過去四年來最大的單季降幅。
△圖片來源:星巴克中國官方微博
業績報告還顯示,在第四財季,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額下降了7%,實際降幅達分析師預期的3.48%的兩倍。
尤其在中國和美國這兩大主要咖啡銷售市場,星巴克的業績表現均不佳。其中,美國同店銷售額比去年下降了6%,可比交易量下降10%;而在中國,同店銷售額大降了14%,可比交易量下降6%。
對于四季度業績不佳的原因,星巴克在財報中解釋稱,盡管在該季度星巴克推出了更多產品和大量促銷活動,但這些努力未能為其門店帶來更多客流。
由于業績表現不佳,星巴克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一度下跌9.1%。
同時,星巴克還宣布將暫緩發布2025財年業績指引。
星巴克首席財務官Rachel Ruggeri對財報展現出的趨勢表示擔憂,她稱盡管星巴克加大了投資力度,但未能改變客流量下降的趨勢,導致在營收和利潤上面臨雙重壓力。
Ruggeri指出,雖然已經制定了解決這些問題的計劃,但預計轉機需要一定時間。
02.
星巴克需要更多時間進行調整和轉向,但中國市場的其他競爭對手可能不會給它更多喘息時間。
比如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頭號競爭對手瑞幸咖啡,上半年營收同比大漲38%達146.8億元,并于8月正式宣布總門店數突破2萬家,風頭一時無兩。
庫迪咖啡也毫不放松追趕的勢頭,5月宣布將現行門店補貼政策延續到2026年12月31日,顯示出其絕不輕易下牌桌的決心。近期,庫迪咖啡官宣總門店數突破1萬家。
同時,庫迪還正式啟動了“庫迪咖啡觸手可及”計劃,針對店型做出更靈活的調整。根據該計劃,未來庫迪將重點布局便利店型,將這種“店中店”模式廣泛植入到餐廳、書店等場所中。借助這樣更低成本的拓店模式,庫迪計劃明年布局新門店4萬家,到2025年底實現總門店數5萬家的目標。
從門店數的角度看,星巴克中國已經明顯落后于瑞幸咖啡和庫迪咖啡。星巴克第三財季財務業績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其中國市場門店數為7306家。
營銷動作方面,中國咖啡品牌持續推出新產品和營銷活動吸引消費者。例如,8月,瑞幸咖啡在產品線中加入了輕乳茶,并宣布明星劉亦菲擔任品牌代言人&茶飲首席推薦官。在明星影響力的加持下,輕輕茉莉在上市首月銷量就突破4400萬杯。
△圖片來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截圖
此外,近期頂級時尚雜志之一的《VOGUE》在深圳舉辦大秀,瑞幸還成為其獨家咖啡茶飲合作方,并在廣深地區門店上線VOGUE合作限定周邊,進一步提升了品牌調性,增強用戶粘性。
反觀星巴克今年在中國市場的今年的上新和營銷動作,顯得有些不上不下。
一方面價格“下不去”,表面上星巴克沒有卷入9塊9價格戰的戰局,但其也在頻繁做一些促銷動作。
比如,有星巴克會員在小紅書平臺發帖表示,自己的星巴克卡包里被派送了很多“39.9兩杯”“49.9兩杯”的優惠券。在電商平臺上,星巴克也推出了“106元、103元/5杯”、拼團等優惠。平均下來一杯星巴克20元不到,和9.9元雖然還有差距,但和之前的定價相比已經降了很多。
持續進行的促銷活動拉低了星巴克的客單價,使得營收壓力進一步加劇。當期財報顯示,星巴克中國平均客單價下滑8%,比上一季平均客單價的降幅擴大了1%。
另一方面,星巴克想要提升新鮮感也有些“上不來”。今年以來,星巴克一共推出了27款新品,但不僅沒能誕生爆款,有的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反效果。
比如,星巴克推出了“茶開朵朵”系列新中式茶飲,包含“龍井青提牛乳茶”“大紅袍雪梨牛乳茶”等,定價普遍在20元左右,這些產品由于使用了茶包而遭到不少國內消費者的詬病,“里面放個茶包,星爸爸真是夠磕磣的”“稍微努力研究一下茶湯的心都沒有,丟個茶包進去”。
此外,星巴克的品牌討論度也有所下降。百度指數顯示,近半年以來瑞幸咖啡的搜索指數日均值為4450,而星巴克為3185,同時,奧運會期間,瑞幸咖啡的搜索指數還對星巴克形成了碾壓,8月31日瑞幸的搜索峰值為16059多點,星巴克則為2921點。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截圖
或許,比起“被罵”,更可怕的是越來越沒人在意品牌的動向,無論如何,星巴克需要重新抓住中國消費者的注意力。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紅餐網(ID:),作者:紅餐編輯部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