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車帕薩特降價搏命
圖源:攝圖網
作者|趙晉杰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帕薩特中國車主虛驚一場。
繼曝出在美國和歐洲停產三廂版車型消息之后,近期有媒體爆料,上汽和大眾計劃關閉中國工廠,以應對油車需求放緩的問題,南京工廠首當其沖,該工廠主要生產帕薩特和斯柯達車型。
不過,大眾中國很快打消了外界對可能買不到中國特供版帕薩特的擔憂,回應稱,“上汽大眾所有工廠都在按照市場需求和我們的預測正常運轉。”且隨著重點轉向智能電動汽車,“我們也在逐步改造汽車生產和零部件工廠。”
這也意味著,大眾此番整合工廠的重心在于銷量大幅下滑的斯柯達,而非仍然是門面擔當的帕薩特。
隨著部分車型銷量不佳,關閉工廠以整合產能是大眾近些年的慣用套路。2022 年,大眾便曾關停位于上海安亭制造區中心的第一汽車工廠的生產線,將其整合進江蘇的一家工廠。安亭工廠始建于上汽大眾合作之初,當時該工廠生產的桑塔納,便是如今帕薩特的前身。
“新的競爭對手正在進入歐洲市場。蛋糕變小了,但餐桌上的客人卻更多了。”面對當前不利局面,大眾CEO 奧博穆說道,“(我們)不再有來自中國的支票了。”
更直觀的表現之一是,大眾已經失去了中國市場的銷量霸主地位。今年上半年,大眾中國銷量134.5萬輛汽車,不及比亞迪的160萬輛,被擠下冠軍王座。
隨著最大單一市場的中國銷量不及,2024年上半年,大眾汽車集團利潤和銷量也迎來雙殺:營業利潤同比下滑11.4%至101億歐元,全球銷量約435萬輛,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37萬輛。
糟糕的運營狀況,更是直接引發股東對接任CEO兩年的奧博穆的不滿。目前,已經有投資人開始放話,希望奧博穆放棄同時在保時捷、大眾擔任CEO的現狀。
在B級車市場尚有一搏之力的帕薩特,成了拯救大眾中國市場和奧博穆的一把利器。為了不步斯柯達后塵,以往動輒二三十萬起步的帕薩特,為了沖擊銷量,在近兩年已經把價格降到了15萬元左右,來到了A級車的價格區間。
2000年帕薩特B5在中國上市之初,一度成為公務車的第一考慮對象,當時近20萬元的起步價,相當于彼時普通打工人一個月工資的幾十倍,令其逐漸演變為某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二十多年過去,當年不可一世的帕薩特,在失去符號光環之后,沒了中年大哥的擁躉,也不得不用盡手段討起年輕人的歡心。
“現在買個十多萬二十萬的車,沒人還會考慮面子不面子的問題,當然是要選個配置高、用料足的,這方面國產車就很有優勢。”面對降價后的帕薩特,上汽大眾某4S店銷售王琦如此形容其面臨的新競爭環境。
盡管如此,王琦所在門店每月賣得最好的車型,還是帕薩特,銷量占比差不多在四成,且成交以黑色居多。
以前走進4S店買帕薩特的車主,大多是35-45歲的成功男士或者單位用車,“現在則是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客戶都有,年輕人肉眼可見多了起來。”王琦說道。
購車人群的變化,也直接影響到車企的營銷決策。年輕人除了追求性價比之外,越來越看重智能化。
今年上半年,帕薩特銷量超過10萬輛,反超豐田凱美瑞和本田雅閣,重新奪回了國內B級轎車榜一的位置。但取得這一成績的背后,則是帕薩特的大幅降價。
9月份新一代帕薩特Pro及帕薩特2025出眾款組成的帕薩特380TSI家族正式上市,其官方零售價已經降至15.99萬元起。
喊出“智能化超越豪華品牌燃油車,比肩主流新能源”的帕薩特Pro,還聯手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提供車載全知大語言模型服務,但首次亮相便遭遇“翻車”。
發布會當晚的展示環節,當被提問“云南過橋米線有什么故事”時,帕薩特Pro卻答非所問:“每個人對座椅靠背角度的需求不同,但不是越躺平越好,根據數據研究發現,座椅靠背的角度在22度-32度之間是中國消費者的黃金舒適區……”
當一眾新勢力紛紛自研大模型和智能座艙之際,選擇外部合作的大眾,也有點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感。
早在2015年,大眾就立項了MEB電動平臺,但直到2018年該平臺才正式面世,且直到2020年才推出了第一款電動汽車ID.4。
產品上晚了一步的大眾,在技術上也沒能實現趕超。無論是三電系統還是座艙和智駕能力,MEB平臺都落后于同時期的國內車企。
外部銷量承壓,內部電動化轉型進度不及預期,更是直接誘發大眾更換了CEO。2022年9月起,原保時捷CEO奧博穆接替迪斯,成為大眾汽車新CEO。
與迪斯強調軟件高度自研不同,奧博穆開始傾向于尋求外部合作:2022年10月,大眾旗下軟件公司CARIAD,宣布與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2023年7月,大眾入股小鵬,宣布聯合研發兩款B級純電動汽車車型,預計于2026年以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幾乎同一時期,奧迪與上汽達成合作。
今年9月,奧迪首次向外披露了其與上汽新合作項目的具體信息,據36氪汽車爆料,新車型由中國團隊主導開發、使用中國供應鏈,且首批僅在中國上市。
B
在新能源時代落后一步的大眾,在燃油車時代,也曾經領行業風氣之先。
1966年收購奧迪全部股份后,決定進軍高端市場的大眾,于1973年,在奧迪80車型的平臺基礎上推出了第一代帕薩特,這成為大眾轉戰B級車的歷史節點。
但帕薩特最初被引進中國,并不叫帕薩特。在歐洲市場被命名為帕薩特的Passat,于1983年被上海大眾引入國內后更名為桑塔納,另一邊一汽大眾則在引入后將其更名為邁騰(德系雙雄由此誕生)。
兩年之后,上海大眾批量生產的桑塔納下線并上市,標志著中國的汽車市場上開始有了高品質的國產中級轎車,并為后來的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日產天籟等同為B級車的日系三神車,提前做了一番用戶的市場教育。
但簡單引進的德系車身,并不適配中國人的用車需求。直到1996年第5代Passat車型B5誕生,這一局面有了徹底改變。
Passat車型B5率先引入了“天穹”式車頂,其外觀設計打破了當時“方方正正”的千車一面式汽車造型,加上回歸初心,再次采用奧迪A4的同規格底盤技術,在保證美觀好看的同時,還兼具了駕乘舒適性和操控性。
2000年,上海大眾生產的帕薩特B5正式投放中國市場,其將德系帕薩特B5加長100mm,更顯寬大的體形,讓帕薩特更適合國內的商務用車需求,一經推出便攀升為國內公務車的第一考慮對象,也順勢成為當時國產B級轎車中的標桿級產品。
彼時,一輛帕薩特起步價就要19萬多,相當于當時城鎮職工一個月工資的幾十倍,高昂的價格,不僅令其成為一眾工薪階層仰望的對象,也逐漸演化為某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2013到2018年,是帕薩特的輝煌時代。中國B級車的銷量冠軍,在帕薩特和邁騰身上輪番上演,其年銷量維持在20萬輛左右,力壓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日產天籟等競爭對手。
但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在智能化和產品創新上落于下風的帕薩特,影響力開始下滑,歐洲和美國相繼停產三廂版,僅保留旅行車版本,國內的帕薩特被迫成為獨家特供版。今年8月份的B級車市場,帕薩特銷量已經被比亞迪旗下秦L和海豹06兩款車型超越。
C
新的競爭之下,有危機感的不止帕薩特,其背后的大眾也變得挑戰重重。
進入9月份,大眾中國爆出計劃分階段裁員消息,預計集團層面將裁減數百名當地員工。大眾中國方面隨后回應澎湃新聞稱,2023年,大眾汽車集團在所有旗下品牌中啟動績效計劃,以在充滿挑戰的行業態勢中保持成功。“集團設定了清晰的目標:至2026年將效率提升20%。”
關停整合表現不佳工廠、裁員等舉措,都是為了降本增效。甚至,大眾還把降本的目標瞄向了差旅費及培訓成本等。
中國市場的不佳表現,直接累及大眾全球市場。近期,大眾汽車表示,鑒于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和未達到預期的發展,特別是大眾乘用車、大眾商用車和技術部件品牌,該公司不得不下調前景展望,將原本預期中的924萬輛全年汽車交付目標,調低至900萬輛。
與下調銷量目標一起到來的,還有大眾不及預期的盈利表現。官方預測,2024財年,公司預計利潤率將降至5.6%,低于此前定下的6.5%至7%。此外,大眾還預測,2024年公司收入將下降0.7%,從2023年的3220億歐元降至3200億歐元。
糟糕的盈利預期,甚至迫使大眾正在考慮關閉德國本土的兩家工廠,以削減成本。如果成真,這將是大眾汽車歷史上首次關閉德國工廠,也意味著其將放棄在2029年之前不裁員的承諾。
該消息一經曝光,便引發大眾投資人非議,有股東向奧博穆施壓,要求其放棄同時在保時捷、大眾擔任CEO的現狀,“在汽車行業處于結構性危機的情況下,他如何能同時正確地處理這兩個職位的工作?”德卡投資公司企業治理負責人英戈?斯派克質疑道。
奧博穆的當下處境,不免讓人想到兩年前剛剛收購推特(現更名“X”)的馬斯克。
彼時,接手推特CEO后,特斯拉股價跌跌不休。自2021年11月股價見頂以來,特斯拉的市值已蒸發超過9500億美元,馬斯克也由此從全球首富寶座上跌落。
這樣糟糕的表現直接引發了特斯拉第三大自然人股東、印尼億萬富翁廖凱原(KoGuan Leo)的不滿,其連發數條推文,指責馬斯克在推特投入了過多精力,“馬斯克拋棄了特斯拉,特斯拉現在沒有一個工作的CEO。特斯拉需要和值得擁有一個全職CEO。”
在被股東點名批評半年后,馬斯克為推特找來了一個全職CEO,自己則開始專注于特斯拉業務。現在,相似的選擇題,擺在了奧博穆面前。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趙晉杰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