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變長,長過B站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譚宵寒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8月底,西瓜視頻創作者群中出現了一波震動。
原因是,從9月開始,已經運行了3年多的“中視頻伙伴計劃”下架,取而代之的是抖音的“創作者伙伴計劃”,調整后,西瓜和抖音收益統一在抖音發放。而部分創作者提及,更新之后,伙伴計劃的收益驟降。
2020年,西瓜視頻和B站發起了一輪挖角大戰,表面上爭奪的焦點是頭部創作者,事實上,爭奪同樣發生在中腰部甚至是尾部創作者之間,爭奪的方式就是收益分成。次年,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聯合推出“中視頻伙伴計劃”。
隨著短視頻在視頻場占據絕對優勢,2021年的組織架構調整中,西瓜與頭條等業務共同并入了抖音業務板塊。中視頻伙伴計劃的下架,則是西瓜視頻的存在感在抖音生態的又一次下降。
今年年初,曾有傳言稱,字節跳動內部正在進行調整,西瓜視頻將并入抖音,不再單獨運營西瓜視頻。抖音相關負責人此后相關信息不實,公司會長期持續投入服務好西瓜視頻的作者和用戶。”
可以確定的是,抖音生態內承載長視頻內容的已經不止西瓜視頻一個產品——去年3月,抖音上線青桃APP,內容以中長視頻為主,這是一款被指對標B站的產品,后已更名為抖音精選版。抖音APP里同樣已經有精選這一長視頻內容頻道。
西瓜視頻存在感降低,但長視頻卻是抖音不會放棄的賽道。
近期,@米三漢在抖音發布的7.5小時超長視頻,成為抖音新的文化現象,另外平臺上還有諸多類似“226分鐘解讀《三體》”“240分鐘解讀《白鹿原》”等長視頻內容,時長逼近愛優騰。上述內容正是抖音今年年中新扶持的內容標桿。
但顯然,抖音的矛,攻的不是愛優騰,而依舊是B站。
點開抖音精選頻道可以發現,頻道內的視頻時長大多還集中在1分鐘-10分鐘之間,頁面設置上也與B站更為相似。
今年年中,抖音發起了一項圍繞文學經典、社科內容解讀社會熱點等的活動,其中的重點內容就是“一口氣讀完……”系列這類知識視頻。而一些B站up主頁轉戰抖音或在抖音發布獨家內容參與系列活動。
大家都知道,2021年,B站正是靠知識視頻出圈,此前西瓜視頻也曾與B站展開一輪內容競爭,而這一輪,下場與B站爭奪知識視頻寶座的,變成了抖音。
一
抖音生態內最早用來對標B站的產品,是脫胎于頭條視頻的西瓜視頻。
不過由于西瓜視頻最早起于三農內容,2019年,西瓜視頻開始努力“返鄉”,對標B站電視劇區的神劇集合區,上線了一批經典老劇,包括《亮劍》、《小兵張嘎》、《重案六組1-4》等。
同時西瓜視頻也開啟了搶人大戰。一位B站up主曾向字母榜表示,2019年,他感受到兩家競爭的升級,西瓜視頻不斷挖很多B站up主,“而且是大范圍挖人。”
隨著2021年字節開始去肥增瘦,合并業務同類項,西瓜視頻的宣傳力度明顯降低。與此同時,抖音在APP內測長視頻專區,并給到了首頁一級入口的位置。
去年,抖音還為中長視頻業務開發了一個獨立APP青桃,頗有再戰中長視頻的意思,不過幾個月后,抖音再度合并同類項業務,青桃更名為抖音精選,數據也全面與抖音主站互通。
除了更名,抖音精選內幾乎所有的創作者互動數據,點贊、評論,都與抖音主站的數據互通。
在中長視頻戰場,抖音想過“分”,西瓜視頻、青桃都是這一戰略下的產物,但在時代大背景下,用抖音集中力量做內容,才是收效最大的。
獨立APP確然能為平臺帶來一些廣告收益,據東方財富證券研究研報,2024年618期間,淘寶廣告費用投放中,快手占比 27.4%、嗶哩嗶哩占比 16.4%,微博占比 14.7%,另外抖音占比 3.8%,西瓜視頻也搶占了2.2%的份額。
不過在拼多多廣告費用投放中,抖音占比 58.0%,西瓜視頻沒能進入前10的榜單。
隨著中視頻計劃落幕,西瓜視頻與抖音的融入更加深入,調整后,創作者們從抖音端發布的視頻才能獲得收益,西瓜視頻的地位進一步弱化。8月底,一位西瓜視頻創作者發現,升級伙伴計劃后,其收益驟降,“暴跌八九成,不想更新了”,而另一位創作者則建議“轉戰主站。”同時,也有創作者表示,由于其收益主要來自于抖音端,此次調整前后,其收益影響并不大。
中視頻計劃推出的背景是,內容平臺激戰中視頻賽道,在B站當年的出圈效應下,西瓜視頻試圖給自己貼上中視頻的標簽,并用收益激勵創作者入駐和發布內容。
但顯然,中視頻的風已然刮過去了,“想靠平臺分成養活賬號的時代早就過去了”,一位創作者說,平臺需要的是能帶來廣告收益的賬號。
調整前的中視頻計劃要求,視頻時長只有超過1分鐘才有收益,調整后,只要是原創,豎屏視頻、圖文內容都能獲得收益,激勵已經不限于中長視頻。
與短視頻不同,中視頻尤其是長達15分鐘的中視頻往往以解說類等內容為主,而這類內容變現能力并不強,當整個行業的流量紅利過去、格局初定,調整分成是一種必然。
二
不過,西瓜繼續融入抖音大生態,并不意味著抖音放棄長視頻賽道。調整只是收縮原有的中視頻戰局,合并同類項,集中力量辦大事。
與此同時,抖音成了字節系進攻長視頻的主要陣地。
長視頻內容形態可以簡單劃分為愛優騰的版權內容,和B站的UGC或PUGC內容。前者是傳統生意,對擅長做高毛利率廣告生意的抖音來說,版權生意門檻較高,且性價比有限。
可以看到,抖音的精選頻道,并未同步西瓜視頻的電視劇、電影頻道長視頻內容,這部分內容仍然留在了西瓜視頻APP內。而抖音精選頻道,僅展示了類似B站的1-10分鐘、UGC或PUGC的內容。而這類內容也成為抖音重點扶持內容。
今年6月,“米三漢”在抖音上陸續發布了多篇一口氣看古代文學原著系列視頻,視頻時長在4小時-8小時不等,其中對《紅樓夢》的解讀,單篇點贊過千萬,觀看數據破億,要知道去年1月,他在抖音發布的單集15分鐘的《紅樓夢》解讀視頻,單篇點贊量不過數千。
同期,“一只蕭包子”也在抖音上陸續發布了深度解讀經典文學作品內容,類似“226分鐘深度解讀《三體》”“248分鐘深度解讀《白鹿原》”等內容,單篇內容也獲得了數百萬的點贊。同樣在6月,韜略學宮發布的8小時深度解讀道家經典《莊子》獲得了近20萬的點贊。
多位頭部創作者在同期發布同類型的超長視頻想必不是偶然。字母榜看到,今年6月,抖音發起了一項創作者激勵活動,活動持續3個月,內容方向之一就是一口氣看完文化經典。
這也正是諸多頭部創作者在6月集中發布類似內容的原因。除了文化經典內容,“大問題Dialectic”同期發布的“一口氣看完30個底層問題”也獲得了數百萬點贊。
超長視頻成為爆款,當然與視頻內容本身夠扎實有關,但背后依舊是平臺在推動。
事實上,一口氣讀完系列并不新奇,在2023年甚至更早,無論是抖音還是B站,都已有類似的熱門內容,而抖音此次引入這類內容,顯然是要立一批內容標桿。
這類長達七八小時的長視頻制作門檻較高,創作者往往需要幾個月才能生產出來一個,米三漢發布的“450分鐘解讀《紅樓夢》”中就提及此視頻耗時5個月制作,僅靠這類內容,創作者們很難保持更新頻率,這類內容的作用還是扶持出平臺標桿案例,吸引更多創作者入局,以及增加平臺用戶消費這類內容的吸管。
而日常,創作者更新更多的則是5分鐘、15分鐘左右的中視頻,這才是中長視頻的大本營。
三
2020年,西瓜視頻和B站開始了一輪圍繞中視頻的內容和創作者爭奪戰,4年過去,字節系再度向B站發起沖擊,只不過進攻的主角變成了抖音。
抖音這次發起的為期三個月的活動內容,主要包括一口氣文化經典,用社會學等社科知識解讀社會現象,深入挖掘經典文學作品的內涵以及歷史脫口秀,而這些內容此前正是B站的優勢類目之一。
事實上,米三漢早在2022年7月便曾把8小時解讀《紅樓夢》的內容放在B站上,目前播放量超500萬,橫向對比,這一播放量在B站上已經相當優秀,但與后來在抖音過億的播放以及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相比,米三漢當時在B站的表現還不夠優秀,今年1月,米三漢的B站賬號停更,6月,他轉戰抖音。
類似地,一只蕭包子在2020年底便開始更新內容,而目前,他抖音賬號的第一條內容發布時間為今年2月。
B站百大up主木魚水心,今年8月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條9小時看完史記的內容,盡管日常木魚水心保持著雙平臺更新,但這條內容并未在抖音上同步。
或是抖音主動為之,或是up主順著流量方向游走,客觀上,一批B站的知識視頻UP主在今年年中流向了抖音,并在抖音上獲得了二次紅利。
知識視頻是B站出圈的流量密碼,幾年下來,同樣成為B站的基本盤,抖音爭奪這部分創作者,顯然已經對B站構成了威脅。
事實上,與今年風頭仍盛的短劇行業相比,中長視頻本身已沒有太多新故事可講,西瓜視頻存在感不斷降低,B站也陷入了用戶增長難題。
今年二季度,B站日均活躍用戶達1.02億,同比增長6%,月均活躍用戶達3.36億,而一季度其月活為3.41億,月活增長停滯。
2021年初的業績會上,陳睿曾定下目標:2023年內將月活躍用戶規模擴大至4億,不過至今,B站的月活離4億還有一段差距。
在尋找增長的路上,B站迎面碰上了試圖壯大中視頻生態的抖音,如何應對,顯然是表面上平靜如水的中視頻賽道的新看點。
而對抖音來說,以往在西瓜視頻運營上遇到的難題依然存在,那就是中長視頻的商業化能力不如短視頻,抖音給中視頻內容的流量扶持會持續多久,尚未可知。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譚宵寒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