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雞完成交棒?束小龍還要替束從軒完成“遺憾”
作者|王慧瑩 來源|連線Insight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內初代民營企業家都步入退休的年紀,進入而立之年的“創二代們”開始走到臺前,接過了傳承的重擔。
如今,創二代的風吹到了餐飲企業。
近期,有媒體報道,中式快餐品牌老鄉雞創始人,62歲的束從軒已宣布退休,回歸田園,兒子束小龍正式執掌老鄉雞餐飲集團。
盡管這尚未得到官方的證實,但一些舉動早就為這場權力的交接鋪墊。
老鄉雞本身就是個家族企業,其2023年招股書顯示,束從軒為老鄉雞董事長,束小龍為副董事長。二者的任職期限均為2021年7月17日至2024年7月16日。
今年6月,老鄉雞農場開工儀式上,束從軒舉著喇叭說:“老鄉雞董事長我當過了,奧運火炬手我也當過了,但歸根結底,我就是個農民,以前養雞,以后種地。”
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圖源束從軒微博
束小龍也一直為接班做準備。2012年從基層員工做起,2015年開始擔任老鄉雞總經理職務,負責公司市場營銷、營運、拓展等業務。
創二代接過指揮棒很容易,難的是怎么讓指揮棒在自己手中發揮作用。或者說,怎么讓自家企業在自己手里日子過得更好。
擺在束小龍面前的首要問題便是上市,這個懸在老鄉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從2021年到2023年底主動退出A股上市計劃,老鄉雞三次沖擊IPO,三次折戟,“中式連鎖快餐第一股”的夢始終沒有實現。
當然,受市場環境影響,各餐飲企業的上市之路都沒那么一帆風順。在等待更好的上市時機之前,老鄉雞還是要打磨自身。2023年底,老鄉雞開始將目光轉向規模擴張,并喊出“萬店目標,加盟為主”的口號,以此走出安徽,開拓北方市場。
創二代接過企業后,傳承之余更重要的是創新,他們有更先鋒的思想,更開拓的沖勁。在愈加內卷的餐飲市場,老鄉雞的“雞遇”已經在束從軒時代達到了某種高度,束小龍時代,他需要帶老鄉雞尋找新的機遇。
一
束小龍正式執掌?老鄉雞迎來接棒時刻
在普遍認知里,二代們含著金湯匙出生,尤其是創二代創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并不是所有創二代都能做好繼承者,這與家庭培養、個人天賦不無關系。
束小龍的每一步,束從軒都將他按照接班人培養。
小時候的束小龍帶著妹妹等下田耕作的父母,一等就是一天,只有餅干和蘋果解決溫飽;大三那年,束從軒讓束小龍參加老鄉雞的一次戰略會議,了解老鄉雞的品牌理念和未來規劃。
正因如此,束小龍的接班,比很多“創二代”來得更自然。
2012年,海外留學歸來的束小龍加入老鄉雞,束從軒并沒有讓他直接進入管理層,而是把束小龍“下放”到養雞場,讓束小龍與工人同吃同住;熟悉養殖工作后,束小龍又在門店從基層做起,一步步做到店長、督導、區域經理,再到執行董事。
餐飲業離消費者很近,深入到基層更能培養二代繼承者對市場的思考力,束從軒這一步沒走錯。
束小龍是個愛搞創新的“創二代”。
當束小龍還是店長的時候,發現店里人工洗碗的效率過低,導致后堂用碗供不應求,帶著疑問他開始親自洗碗實踐,在洗了上萬個碗之后,終于找到了便捷的方式成功解決這一難題,這小小的創意還在老鄉雞的十周年年會上獲了獎。
在擔任老鄉雞總經理期間,束小龍主導設計了老鄉雞第四代、第五代門店,開放式廚房、門店數字化都是束小龍的想法。
如果說束小龍是創二代中的大多數,束從軒則是創一代中比較特殊的存在。土味、接地氣是這位老板給公眾帶來的印象。
回看束從軒的創業之路,一切有跡可循。20世紀80年代末,束從軒高中畢業應征入伍,退伍后回到老家肥西縣養雞,從煤油燈孵小雞干起,在雞棚和雞同吃同睡了7年。就算現在把他眼睛蒙上,束從軒都能從雞的呼吸里,聽出有沒有患病。
束從軒出身農民,回歸農民。
即便是剛穿著白色運動服完成巴黎奧運會火炬傳遞,束從軒轉頭就來到老鄉雞農場開工現場,頭戴草帽、身穿藍色短袖、一副農民的裝扮。
有趣的是,束從軒還將土味延續到了老鄉雞的營銷上。
紅磚、土墻、紅色綢布蓋住的長桌和村委會喇叭,以及創始人的藍色秋衣,這些元素聚集在一起構成了老鄉雞成本僅200元的戰略發布會。強烈的反差感,讓老鄉雞這場發布會收獲1.4億的播放量。
不僅如此,老鄉雞微博喊著“咯咯噠”的官方“土雞”形象、每逢大型節日就免費請客吃飯,都讓老鄉雞接地氣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束從軒已經為老鄉雞留下了寶貴的資產,但或許也到了退休的時候。正如束從軒曾經提到,到了退休年齡,不要占位置,該退就退,退了之后要老有所樂。
老鄉雞在這個接力賽中,表現得更加平穩,也更胸有成竹。對束小龍而言,既要完成束從軒時代沒完成的事,還要帶領老鄉雞尋找新的方向。
二
3次沖刺IPO折戟,
束小龍能帶老鄉雞上市嗎?
從1000只雞,到構建中式快餐帝國,束從軒用了20年。
土味是風格,束從軒還是想帶老鄉雞做點洋氣的事,比如成為“中國麥當勞”。
想要成為“中國麥當勞”,上市是必須走的一步。只可惜,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光環吸引著束從軒,但遲遲未如愿。
老鄉雞最新的上市動作還停留在2023年8月28日。彼時,老鄉雞滬主板IPO審核為“終止”狀態,終止審核的原因是,公司及其保薦人國元證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
在行業人士看來,老鄉雞之所以此次主動放棄IPO,或與A股市場階段性收緊有關。
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推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包括規范股東減持、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等。其中,階段性收緊IPO節奏,旨在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審核嚴格,企業上市的節奏明顯變慢了。放眼整個中式快餐市場,關于“中式快餐第一股”的爭奪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仍未有品牌拿下這個標簽。
回看老鄉雞的IPO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
2022年5月20日,老鄉雞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23年2月28日,全面注冊制實施后,公司的上市申請平移到上交所審核;3月31日,收到上交所首輪問詢;8月28日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從估值上看,2021年12月,老鄉雞完成麥星投資、廣發乾和各8900萬元、5000萬元的Pre-IPO輪融資,分別占股0.49%、0.28%。此輪融資完成后,老鄉雞估值達180億。
這個估值并不低,高于老鄉雞招股書中提到的“同行”——廣州酒家、同慶樓、全聚德和西安飲食。其中,市值最高的廣州酒家的目前市值也僅為83億元。
這也讓市場發出對老鄉雞估值虛高的質疑,畢竟老鄉雞雖然營收呈現出成長性,但盈利能力乏善可陳,在餐飲行業中并不亮眼。
2019年至2021年,老鄉雞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約1.59億元、1.05億元和1.35億元。三年來,老鄉雞的凈利潤沒能保持高增長,反而整體處于下滑趨勢,增收不增利問題明顯。
其中,毛利率逐年下滑是老鄉雞利潤不佳的重要原因。2019—2021年,老鄉雞毛利率分別為19.02%、17.28%和16.56%,呈逐年走低的趨勢。
不僅如此,老鄉雞的毛利率在中式餐飲行業中處于較低水平。從招股書上看,與同慶樓、廣州酒家、西安飲食、全聚德四家同行業相比,2019—2021年,老鄉雞的毛利率低于上述同賽道上市公司綜合毛利率的平均值。
為了提高利潤,老鄉雞一方面試圖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把思路放到提高客單價上,這也將“老鄉雞漲價”推上熱搜。
不能忽視的是,今年以來餐飲行業內卷程度加劇,在這個存量市場,降價影響利潤,漲價影響銷量,餐飲行業正陷入兩難的境地。
近日,南城香創始人汪國玉在視頻中直言,“價格在降,利潤在降,旺季不旺、冬季難熬正在成為一個危險的信號,你前半年掙的錢到了冬天可能會虧個精光。千萬別以為賺錢的日子在后面,往后可能只會更難……”
參考餐飲行業上市行情,伴隨投資降溫的背景,未來老鄉雞上市之路會更加艱難。如果重啟IPO,老鄉雞恐怕也很難在二級市場拿到180億元的估值。
沒能交給束小龍一個上市公司,或許是束從軒最大的遺憾,而這也是束小龍面臨的最大挑戰。
三
束小龍的“多元化”故事,
還要盡快講出效果
束從軒的辦公室里,有一個大型展示柜,擺滿了各種模型和雕塑,主題只有一個——雞。
過去20多年,束從軒帶領老鄉雞講好了“雞”的故事。比如,老鄉雞的招牌菜“肥西老母雞湯”這一道爆款,每年銷售就達1600多萬份。
但長期以來,老鄉雞只有雞湯,是市場上普遍的質疑聲。產品單一、缺乏爆款是老鄉雞的核心問題。一直以來,老鄉雞都是在圍繞“雞”做文章,盡管陸續推出新菜系,但最廣為人知的仍是那一碗“雞湯”。
讓“老鄉雞不止老母雞”是束小龍接棒后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
“有品類、無品牌”是餐飲行業最大的特點,也是各個玩家的難點。每個品類里都有太多品牌,而且同質化嚴重,“不創新,就會死”。
尤其是在整個環境內卷的情況下,僅靠價格戰是不長久的,還是要回歸到創新本身。用一個個爆款持續抓住消費者味蕾,是關鍵。
在束小龍的帶領下,老鄉雞做了些開拓新品類、新業態的嘗試。
2023年,老鄉雞開拓了全新業態“老鄉茶咖”。起初,老鄉茶咖這一新業態選址于安徽合肥園博小鎮,主打“店中店”的經營模式,以“老鄉茶咖”為單獨品類。
連線Insight發現,當前該門店的“老鄉茶咖”更加細分。從小程序上看到,“老鄉茶咖”分為老鄉喝茶、老鄉拿個鐵、老鄉特調、經典系列,涵蓋幾十種飲品,單價在10-20元。
老鄉雞合肥駱崗中央公園門店菜單,圖源老鄉雞點餐小程序
2020年,老鄉雞深圳首家門店做了一個新嘗試:早午賣快餐,下午賣奶茶,晚上變酒吧;2022年,老鄉雞推出雞籠香檸檬茶、芭樂綠茶、清新生椰乳3款現制茶飲,在全國門店上線。
從路徑上看,面對消費者“餐+飲”的就餐需求,結合年輕人的消費偏好開拓茶飲、咖啡品類,顛覆老鄉雞傳統快餐形象,老鄉雞的思路符合趨勢。但從效果上看,目前老鄉茶咖并沒有掀起太多聲量。
除了探索新業態,束小龍主攻的是老鄉雞門店數字化。過去幾年,束小龍帶領團隊成立了信息中心,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同時,為增強客戶忠誠度,老鄉雞引入會員體系并成立“雞友會”,為會員提供福利和優惠。
本質上,品類探索、門店升級、門店數字化為的都是打出老鄉雞的品牌力,而其中更為關鍵的一步是規模化。
很長一段時間,老鄉雞堅持直營,這雖然保證了門店的經營,但讓老鄉雞難以走出區域性的束縛,更難以快速規模化。
眼看著餐飲業其他品類出現越來越多的“萬店”品牌,老鄉雞也意識到要走出去。2023年底,老鄉雞開始將目光轉向規模擴張,并喊出“萬店目標,加盟為主”的口號。
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5日,老鄉雞全國在營門店數為1273家,覆蓋44個城市。其中,安徽省門店數占總門店數量一半以上。
從這個數據上看,老鄉雞想要實現“萬店目標”還需要更多加盟商開疆擴土。在吸引加盟商之前,老鄉雞要解決的是面對華北、華南這樣的新興市場,怎么提升供應鏈能力,進行有序擴張。
盡管前路漫漫,對束小龍來說,講好產品多元化的故事,走出門店的加盟之路,是老鄉雞走向“萬店目標”的必經之路,也是走向資本市場的關鍵。
“繼承,是為發揚光大”,這是束小最常說的一句話。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接過父輩打下的江山,創二代要學會的不只是傳承、守業,而是要在新的浪潮和趨勢中勇立潮頭。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連線Insight(ID:),作者:王慧瑩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