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直答,能重新激活社區價值嗎?
作者|王慧瑩 來源|連線Insight(ID:lxinsight)
大模型應用落地需求爆發,各家都在這個競技場中爭分奪秒。
其中,搜索是與大模型關聯度最高的落地應用之一,關于“AI搜索”的討論越來越多。尤其是硅谷明星公司Perplexity的出現,讓國內的互聯網玩家也看到了新機遇。
這家AI初創公司,憑借首個AI原生對話式搜索產品Perplexity,每月接近有1000萬月活用戶使用,估值高達25-35億美元。
當用戶向Perplexity輸入問題并點擊搜索后,能得到一個被AI篩選、整合過的回答。這個回答減少了生成式AI的幻覺,并對每句回答有精準的溯源。
Perplexity的成功給大模型應用落地驗證了過去一年行業的主論調:比起模型能力,應用本身是一個更為重要的事情。
國內最新加入競賽的是以問答社區起家的知乎。6月29日,知乎在第十屆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上發布了全新AI產品“知乎直答”,該產品基于創作者的真實問答數據,可以根據用戶提問生成回答,是知乎第一款獨立AI產品。
在知乎創始人周源看來,知乎直答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工具,也應該成為人們發現世界的連接器。
這也預示著知乎正式坐上大模型應用落地“AI搜索”的牌桌。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知乎就在為推出獨立AI產品做準備。2023年4月,知乎發布了“知海圖AI”;今年3月,知乎發布了新功能“發現·AI搜索”。
在這場席卷全球的AI大模型落地應用競賽中,以社區起家的知乎是個特殊的存在。作為擁有1億月活的知識類問答平臺,但很長一段時間,二級市場對知乎的定價都很難真實反映其社區生態價值,AI搜索能重新激活知乎社區活力,并提高投資人期待嗎?
答案充滿變數。正如知乎直答官方號在一個關于“知乎直答”的問題中這樣答道:“AI時代才剛剛開始,前面的路還很長”。
一
知乎直答,有什么不一樣?
大模型應用落地競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AI搜索成為兵家必爭之地。360AI搜索、昆侖萬維的天工AI搜索、騰訊的元寶、月之暗面的Kimi、百度等玩家競相賽跑。
如今,社區問答平臺知乎也坐上了AI搜索的牌桌。
6月29日的知乎新知青年大會上,知乎創始人周源發布了知乎全新的AI產品——知乎直答。基于知乎的內容庫和問答基因,知乎直答可以為用戶提供提問、搜索、結果生成和歸納體驗。
據悉,“知乎直答”是知乎AI搜索功能的正式產品化,同時擁有獨立域名“zhida.ai”和服務入口,已上線PC端。未來,知乎直答將陸續推進App開發和多模態能力引入,與知乎社區融合的同時積極探索對外合作。
圖源知乎直答PC端
知乎做知乎直答,市場并不意外。從去年的大模型軍備競賽到今年大模型應用落地競賽,知乎都是國內第一批布局的玩家。
嚴格意義上來說,無論是知海圖AI,還是知乎AI搜索功能,知乎此前的動作都是在為大模型應用落地預熱。知乎直答是知乎第一款獨立AI產品,標志著知乎正式參與到AI大模型的落地之戰中。
知乎直答首先要回答的是差異化,也就是特色。更重要的是,知乎直答要與傳統問答打出差異化。
知乎方面告訴連線Insight,傳統問答模式下,用戶想要得到解答,往往會受限于時間和空間限制,且需要一定的創作周期。相比之下,知乎直答立足知乎創作者的真實問答數據,集合搜索、生成、追問、找內容、找人的多重場景,進一步縮短內容需求和優質回答之間的距離,放大社區創作者及其內容的流通效果。
具體而言,知乎直答有最大的兩個特點:一是通過溯源降低生成式AI幻覺,二是每條回答都會讓用戶有選擇地溯源。
知乎直答溯源,圖源知乎直答PC端
當下,AI搜索最大問題就是內容的真實性。由于AI搜索的決策過程往往難以解釋,用戶可能會對搜索結果產生疑慮,影響其對AI搜索的信任度。尤其是在問答領域,答案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更加重要。
在知乎直答回答的內容中,用戶可以看到答案是由哪些答主貢獻的,也能看到答案是從哪里引用的;同時引入多種數據源作為輔助,為搜索提供更充分的可獲取的信息渠道。知乎直答產品負責人馬奎說,知乎直答嚴格溯源,確保回答的可靠和真實,同時也減輕了AI領域的幻覺問題。
此外,知乎直答提供簡化、深入兩種生成結果,提問時,用戶可以選擇深入問答或是簡略問答。該功能設計的初衷是,知乎發現有一部分用戶想做更深入的研究,另外一部分用戶則想快速知道答案。
這背后,是知乎多年形成的問答基因。作為國內最大在線問答社區,知乎擁有大量專業的答主和高質量的中文語料。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Q1,知乎累計約8.04億條內容,平臺累計內容創作者達到7360萬。
AI搜索已然是大模型應用落地之下行業公認的風口,知乎直答的競爭者不在少數,也許比起速度,知乎直答更重要的是跑出特色。
社區,依然是知乎的重中之重
在互聯網中,關于知乎是什么的討論持續很久。
在知乎還在被拿來和百度知道做對比的年代,周源回應:“百度知道表面看是問答,其實背后是搜索。知乎表面上是問答,背后實際上是一個SNS(社區)。”
社區的屬性決定了,區別于傳統搜索,知乎從一開始就對“知”有不同的定義。知乎的“知”不是標準化知識,答案也不是模式化答案,而是答主根據自身經驗和專業知識提供的更真實的答案。
但作為社區產品,不可避免的是,伴隨平臺的大眾化和下沉化,整體內容調性發生了偏移甚至失之偏頗。一些用戶發現,在知乎上,為了在某個話題下搶到熱門回復,動輒幾千字的專業性回復遠不如一句“抖機靈”的回復更受歡迎。
從創作者角度來講,盡可能在更多話題流量池中發掘,在每個流量池中以最小的成本去“抖機靈”,就成了高效而現實的選擇。這便導致了知乎等問答平臺面臨的“內容水化”“創作者出走”問題顯著。
知乎也意識到,傳統內容生態需要改變。如果僅靠UGC內容,那么水化、軟廣不可避免;如果僅通過問答咨詢小班課等方式讓答主賺錢,答主積極性也不高。
所以知乎變革的第一步,就是建立PGC內容生態。知乎不斷擴大由知乎官方組成的號群以及官方篩選的內容矩陣,并且確保其曝光度,讓用戶看到官方“嚴選”的內容;其次,將知乎“故事會”內容獨立出來,成立“小說”頻道,并且通過采買、簽約、轉化等形式,擴充了大量內容源。
新的內容生態下,知乎的本質沒有變,問答依然是最基礎模式,社區生態也是基本盤,只是從社區中長出新的商業化手段。
知乎2024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統計期內,知乎付費閱讀、營銷服務、職業教育分別為營收貢獻46.8%、34.4%、15.1%。其中付費閱讀業務收入4.50億,穩居第一大收入來源。
從數據上看,無論是鹽選文章推動的付費閱讀業務,還是知學堂推動的職業教育業務,都離不開知乎的社區生態和用戶。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知乎月平均活躍用戶達8900萬,月均訂閱會員達到1480萬。
早在今年3月的2024知乎發現大會上,知乎就強調了社區生態建設是知乎的根本,知乎需要依靠更多社區用戶的智慧和力量。也正因如此,知乎提出建設可信賴社區的長期戰略。在周源看來,社區的可信賴是專業、真實的真人分享,認真、友善的人際交流,和透明、高效的信息機制。
此次知乎直答的推出,通過引入直答來反哺平臺內容生態,也是知乎的一個思考。
談及知乎直答如何與知乎其他社區功能聯動時,知乎向連線Insight表示,直答為知乎社區內容提供了全新的獲取方式,直答吸取更多社區內容的同時,也會反哺社區,無論是更多的內容創作還是對于創作者的激勵,與知乎社區共同構建高質量信息分享平臺。
換句話說,通過AI技術放大知乎社區價值,實現知乎“始于社區,不止于社區”,或許是知乎直答的更長遠的目標。
直答,還要發揮“連接”的作用
知乎直答的本質是AI搜索,AI搜索沒到來之前,我們一直使用的搜索,是什么樣的?
根據一份微軟的調查數據顯示,人們每天使用搜索的頻次近乎超過百億,問題覆蓋方方面面,從天文到地理,從人文到賽博朋克等等。
也就是說,當我們想要獲取新的未知信息時,我們就需要搜索,而滿足需求的過程需要搜索工具來完成。搜索除了提供答案,最重要的是完成問者與答者的連接。
AI搜索也是如此。在知乎新知青年大會上,周源多次強調知乎直答,要發揮的是“連接”的作用。
如周源所言,“知乎直答”是一個全新的生產力工具,也應該成為一個發現世界的連接器,以及人與人連接的橋梁——“知乎直答”將幫助每個人更好地“用提問發現世界”,并圍繞工具和每一個人,構建更有想象力、更有創造力、更有活力、更加生機勃勃的社區。
“在AI時代,一部分答案也被壓縮至AI大模型里,我們需要工具重新連接。”周源表示,知乎直答是集搜索、問答和追問三位一體的嘗試。
體驗過知乎直答會發現,知乎直答不僅可以幫用戶找內容,更重要的是幫用戶連接答案背后的人,這個人主要是答主。
作為社區,互動原本就是知乎的一大特色,知乎直答“找人”功能為的是與知乎社區聯動,提高知乎作為社區的互動性。
知乎上有大量的優質創作者,以前由于平臺推薦機制、流量分配很難被發現,但現在通過知乎直答,用戶可以通過直達去找到他們,直接搜索答主是誰,或者問什么領域有優秀答主,都能有很好的展示。
知乎向連線Insight透露,未來知乎直答可能會從內容可見性和推薦、互動與流量反饋、版權保護等方面激勵用戶在知乎直答的優質創作。
支撐知乎直答運行的,是知乎AI大模型的底層能力。2023年和2024年3月,知乎已分別發布了“知海圖AI”大模型和社區原生AI功能“發現·AI搜索”,完成了從模型開發到開放產品應用的兩步重要進展。
知乎發現,用戶使用AI搜索功能問答時平均將近3個輪次,如何更好鏈接多個問答之間的邏輯關系,實現“多輪對話”是其在AI搜索模型能力升級的重點。
升級后的“知乎直答”,在“追問”功能中可以更精準地理解用戶新問題與過往問題間的關聯,對多次問答能夠精準識別意圖和指代關系,以給出更準確的答案。
也就是說,相比搜索引擎做的是信息相關度的匹配,知乎直答是在此基礎上做了更多理解指令上的工作,進而讓搜索結果更接近用戶想要的東西。
換句話說,AI大模型加持下,相比于傳統搜索,知乎直答更像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互動。
知乎方面告訴連線Insight,創作者是知乎的核心,知乎直答不僅連接的是用戶與內容,還是用戶、內容和創作者的緊密結合,讓用戶的每次提問都是與廣大優秀創作者的一次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知乎產品負責人馬奎透露,“我們的模型現在已經具備多模態能力了,我們正在進行相關功能的研發,因為知乎內容不光是文本,還有大量的圖和視頻。”
知乎直答之下,問答不是一種限制,反而是不設限的表現。知乎要做的也不是單純問答,而是搭建一個公共論壇,構建一種新的鏈接。
再回到知乎是什么的問題上,用周源的話形容更加貼切:“一句話解釋知乎的話,就是把我們頭腦當中大量沒有轉到互聯網上的知識搬遷到互聯網上。”
AI驅動之下,這句話會貫徹得更徹底。對知乎這樣的內容社區而言,在AI時代如何共享智慧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這也意味著,知乎仍要繼續重視社區的價值,并想方設法激活社區的價值。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連線Insight(ID:lxinsight),作者:王慧瑩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