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道快跑沖上市:必要性、優劣勢和想象力
作者|王慧瑩 來源|連線Insight(ID:lxinsight)
新茶飲品牌扎堆上市,茶百道的速度更快一些。
3月24日,茶百道向港交所提交上市聆訊后資料集,資料顯示,茶百道已經通過港交所聆訊,獨家保薦人為中金公司。按照這個速度,茶百道有望成為“新茶飲第二股”。
自2021年新茶飲品牌奈雪的茶上市后,市場關于“新茶飲第二股”花落誰家的討論不斷。最突出的表現是,去年開始,茶百道、古茗、滬上阿姨都相繼傳出融資、上市的消息。
一時間,茶飲品牌一邊依靠加盟模式“悶聲發財”,一邊走上了資本化道路。對于一家企業而言,上市不僅能為企業贏得更多市場關注,也為企業開拓了新的融資渠道,行業玩家態度的變化,也讓茶飲行業進入下半場。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相比于前幾年的高增速,如今的新茶飲市場進入存量階段。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我國現制茶飲店行業規模在2018年至2023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5.2%,2024年至2028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為15.4%。
對于茶百道而言,15元價格帶的茶飲品牌尚未出現頭部玩家,此時上市是個難得的窗口期。不過,參考奈雪的茶的表現,上市雖然有更多資本的關注和資源,但也意味著更大的考驗。
拋開財務報表業績不談,產品差異化、門店食品安全問題都可能會影響品牌的上市之路,甚至是未來的估值。資本這條路,茶百道任重而道遠,勢必還要在長期發展上下功夫。
1
上市后不一定會更好,但有必要加速沖刺
時隔三年,“新茶飲第二股”正呼之欲出。
3月24日,茶百道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中金公司為獨家保薦人。此前,路透社旗下的IFR透露稱,茶百道本次IPO或最高募資達3億美元。
這意味著,茶百道距離上市更近了一步,也有望成為茶飲扎堆上市潮中最先敲開資本市場大門的玩家。
在此之前,茶百道已經為上市做了多重準備。
去年6月,茶百道完成了創立十余年來的首筆融資,由蘭馨亞洲領投,番茄資本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跟投,彼時估值近180億元,這是2023年新茶飲賽道較大額度的一次融資;
去年8月,茶百道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向IPO發起沖擊;
同年12月,證監會官網披露茶百道境外發行上市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的備案通知書。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消費市場一片沉寂,茶百道獲得融資的動作出乎市場的意料,但也給消費市場帶來一絲信心。
事實上,隨著線下經濟的復蘇,新茶飲市場迎來新的增長,沖擊IPO的玩家不只茶百道一個,古茗、滬上阿姨、霸王茶姬等都相繼爆出上市的消息。
玩家們都在低調布局上市,速度成為比拼的關鍵。一個特殊性在于,20元以上高端茶飲品牌跑出奈雪的茶,10元以下低端茶飲品牌跑出“萬店連鎖”蜜雪冰城,唯獨15元價位的中高端茶飲品牌尚未有頭部玩家出現,“茶百道們”誰率先上市,誰就會拿到更多資源,競爭也隨之更加激烈。
從最新動作來看,茶百道搶占了先機。不過,上市雖然有更多的資源做支撐,但挑戰也更大。“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后的表現已經證明,茶飲企業上市不意味著高估值、高營收,而要面對資本市場更多維度的考驗。
簡言之,茶百道即使成功上市了,也不一定會發展得更好,不過此時沖刺上市,確實是有必要的。
新茶飲行業競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玩家們到了拼刺刀的時刻。愈加內卷的茶飲市場,在有限的市場想要搶到更多份額,價格戰、加盟戰都在持續,只有那些有足夠資金的品牌才能生存下來。
茶百道在招股書中提到此次上市募資的用途:一是用于提高整體運營能力及強化供應鏈;二是發展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及委聘和培訓專業人才;三是品牌打造及推廣活動;四是推廣自營咖啡品牌及在中國各地鋪設咖啡店網絡;五是產品開發及創新,包括招募、培訓及保留內部研發人員以及在總部建立研發中心并配備先進的軟件及硬件,以精簡及優化產品開發工作。
更關鍵的是,越早上市意味著更早受到資本市場關注,不僅能有更穩定的資金來源,同時也能提升茶百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此鞏固其與加盟商的關系,這是茶百道擴張的關鍵。
從城市分布來看,茶百道目前重點覆蓋度仍然是西南地區大本營,以及華東、華南三大市場。其余城市及相應的市場,門店數量較為有限。
此外,當下的茶百道正處在高速增長時期,抓住高增長的窗口期,也有可能在資本市場獲得更高的估值。
當同行都在加速奔跑時,奔跑的速度影響著品牌的市場地位。尤其是在資本市場,變化隨時發生,抓住時機很重要。
2
靠中小店、外賣和加盟模式,
茶百道有多能賺錢?
“一年賣出近8億杯”“在全國擁有7000多家門店”“一年凈利潤近10億元”......在討論茶百道上市的必要性之前,更值得關注的是茶百道本身的業績本身,這或許才是茶百道跑到前面的本質原因。
翻看茶百道招股書,令很多人意外的是,茶百道似乎是最能賺錢的奶茶公司。
據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茶百道的營收分別是36.44億元、42.32億元、57.0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79億元、9.65億元和11.51億元;凈利率分別為24.7%、22.8%、22%。
茶百道2021-2023年營收情況,圖源茶百道招股書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以2022年為例,下沉市場茶飲品牌蜜雪冰城招股書顯示:2萬多家門店,超百億的年營收,近20億的凈利潤以及高達18.5%的凈利率;而茶百道2022年有6361家門店,門店數量僅為蜜雪冰城的三分之一,凈利率卻高達22.8%,茶百道比蜜雪冰城還能賺錢。
茶百道的錢從哪來?
從收入構成上看,茶百道收入分為向加盟商銷售貨品及設備、向加盟商收取特許權使用費及加盟費、其他收入三部分。最近三年,茶百道約95%的收入來自向加盟商銷售貨品及設備。
這意味著,加盟模式是茶百道賺錢的“法寶”。
更重要的是,加盟模式還加快了茶百道擴張的步伐。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3年,茶百道的門店數量分別為5077家、6361家、7801家;同期,門店銷售額分別為99.8億元、133億元、169.1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23年零售額計,茶百道在中國現制茶飲店市場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達到6.8%,排在前兩名的分別是蜜雪冰城和古茗。
截至目前,茶百道門店共計7927家,遍布全國31個省市,其中,僅6家為直營店。
茶百道能吸引越來越多的加盟商并賺到錢,離不開其主打的小店模式和外賣業務。小店模式既可以最大程度節省門店成本,還能支持外賣業務及窗口自提;外賣模式則助力門店銷售額,吸引更多加盟商。
茶百道門店中,44.3%的門店面積在30至49平方米之間,這類門店更加聚焦外賣及自提窗口服務;另外有42.8%的門店面積在50至100平方米區間。從門店數量來看,一線城市布局僅為10.6%,新一線城市及二線城市合計占比超過50%,其余為三四線城市,店面價格較低。
此外,茶百道近六成銷售額來自店鋪外賣。招股書顯示,2021至2023年,茶百道外賣訂單產生的銷售額分別為61億、84億、100億,分別占同期總零售額的61.3%、62.9%及59.0%。
事實上,這符合中國茶飲市場及外賣市場的發展趨勢。隨著外賣平臺的普及,消費群體日益年輕化,外賣貢獻了茶飲市場大部分銷售額。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現制飲店市場通過外賣實現的零售額由2018年297億元增至2023年131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6.2%,占中國現制茶飲店市場總零售額的56.3%,并預計2023年—2028年年復合增長率為23.8%。
和其他品牌的“萬店連鎖”思路不同,茶百道至今仍沒有明確的萬店目標,而是在新的賽道上有布局。
今年1月,茶百道在四川成都以“咖灰”品牌開設首家直營咖啡店,主要向消費者供應咖啡、貝果、漢堡及其他烘焙食品,據了解,咖灰為獨立品牌,作為獨立門店營運。
隨著茶飲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拓寬賽道也是為自身提高想象力的舉措。從增速上看,疫情過后茶百道的營收和凈利潤整體呈下降趨勢。正如茶百道在招股書中提到的,其自身未來會面臨增長風險。
要解決這個問題,茶百道還需要查缺補漏,并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3
產品差異化和食品安全,
依然是茶百道的長期命題
對任何企業而言,上市既是新的開始也是考驗。
茶百道的賺錢能力有目共睹,但想要保持增長和高估值,仍有些需要解決的長期命題。
在餐飲行業,食品安全是必須守住的紅線,尤其是對以加盟為主的企業而言,加盟是把雙刃劍。加盟模式能給品牌帶來更大的市場規模,稍有不慎也會影響品牌的形象和信譽。
今年315期間,茶百道武漢及長沙兩家門店,被曝“擅自更改原料賞味期標簽”,試圖“合規”使用過效期食材。3月20日,茶百道在其官方微博發文稱,3月15日開始,茶百道展開了針對全國所有門店的自查,截至目前已完成了7968家營業門店的排查工作。
正如茶百道在招股書中提到的風險:“任何加盟商違反與我們的協議或作出不當行為,有關加盟商可能無法就違約或不當行為給我們造成的損失向我們作出充分賠償。盡管我們最終能夠采取行動終止與不遵守加盟協議條款或作出不當行為的加盟商的關系,但我們可能無法發現問題并及時作出應對,從而有損我們的品牌形象及聲譽,并對我們的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換言之,沖刺上市的路上,茶百道必須正視加盟商管理的問題,提高自身對加盟商管理的力度和能力。
另一方面,茶飲市場廣闊成長空間背后的激烈競爭已被反復驗證。
根據茶百道的招股書可知,中國現制茶飲店市場中約有3000個現制茶飲店品牌,開設約42萬家門店。在中國前十大購物區(根據商業區人口規模、交通設施及商業規模等因素排名)中,每個購物區中心一公里內約有50家現制茶飲店;在中國十大購物商場(按銷售額排名)中,每家購物商場內平均有10家現制茶飲店。
品牌扎堆開店,產品同質化嚴重也是事實。經過幾年的行業競賽,新茶飲的菜單基本固定,各品牌的爆款產品也很穩定,奈雪的茶有“霸氣草莓”,蜜雪冰城有“冰鮮檸檬水”,喜茶有“多肉葡萄”。
爆款能為品牌抓住消費者,持續輸出爆款的產品力才是留住消費者的關鍵,也是未來資本市場考量的重要因素。
回到茶百道本身,其招股書披露,2023年,每個茶百道門店的月均SKU為68款飲品,以楊枝甘露、招牌芋圓奶茶、茉莉奶綠為代表的茶百道經典茶飲占門店總SKU的40%。
茶百道的熱銷產品,圖源茶百道招股書
其中,2023年楊枝甘露銷量約9240萬杯,零售額約17.95億元;招牌芋圓奶茶銷量約為6870萬杯,零售額約10.1億元;茉莉奶綠銷量為1.1億杯,零售額約為13.45億元。
盡管從業績上看,前三名貢獻了不少的銷量,但在C端消費者感知上,上述產品似乎中規中矩,并不像“霸氣草莓”“多肉葡萄”等具有極強的品牌代表性和差異性。
茶百道還在招股書中透露,2023年其共研發250多款產品,上新48款產品,并完成對13款經典產品配方的升級。這個上新頻率在愈發內卷的茶飲市場,也并非十分出眾。
可以預見的是,如若成功上市,產品研發是茶百道未來要主攻的方向。茶百道在招股書中也提到,產品開發及創新是此次上市募資的用途之一。
總的來說,上市對茶百道而言將是一針強心劑。對加盟商和消費者,上市本身就是對茶百道一次品牌營銷。但茶飲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只增不減,競爭和廝殺還在繼續,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茶百道必須時刻保持警惕。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連線Insight(ID:lxinsight),作者:王慧瑩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