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開閘一年:在免稅店掃貨的中國游客少了,有泰國導游無團可帶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林心林 來源|時代周報(ID:timeweekly)
出境游放開一周年,中國游客卻不再擠爆海外熱門旅游目的地。
“這次重游泰國,和八年前最大的不同是街頭中國人少了,歐美人居多。”一名博主在小紅書上分享。一位剛從首爾旅游回來的旅客對時代財經稱,“在韓國的機場,看不到以往那些跪在地上拆代購包裹的中國面孔了。”
彭博社在近日一篇報道中則直指,曾經海外游最大消費群體中國游客的消失,使全球旅游業在2023年損失近1300億美元。
沒有預期中的報復性恢復,出境游市場似乎仍處于爬坡期。
不過,隨著“史上最長春節假期”臨近,不少國家接連對中國游客拋出了免簽的“橄欖枝”。近一周,泰國、新加坡相繼與中國開放簽證互免。至此,“新馬泰”這一東南亞黃金旅游線路全面對中國游客免簽。
不止是東南亞,在不少熱門旅游國家中,中國已經讓出了“榜一大哥”的位置,不再是最大客源地。
一
“榜一”大哥換了人
“歡迎中國,我們的朋友。”2023年初,全球多個國家的大使館、旅游局紛紛對中國游客發出邀請。
去年1月8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優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開始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游、訪友申請普通護照;隨后于2月6日,文旅部發文稱試點恢復出境團隊游和“機票+酒店”業務。
中國游客時隔三年再次涌向世界。但過往中國游客爆買免稅店、掃貨珠寶首飾的新聞不再見諸報端。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2023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4.24億人次,同比上升266.5%;而2019年這一數據為6.7億人次,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3%。另據OTA平臺攜程集團的數據,第三季度攜程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量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0%左右。
這令許多年初躊躇滿志的旅游從業者們多少有些失落。“就像過山車一樣。”泰國地接社人員王妮告訴時代財經。
泰國作為出境游市場在2023年經歷了跌宕起伏。2月,泰國作為首批試點的境外旅游目的地,迎來數十萬國人涌入,王妮與她的同事們迎來久違的忙碌。
但4月底開始,游客們對赴泰旅游的擔憂開始出現,網絡上關于赴泰安全性的討論鋪天蓋地,王妮當月的訂單一下子環比銳減了近四成。泰國的中文導游李銳則告訴時代財經,疫情前曼谷王權免稅店每天都有幾百上千個購物團,而在去年五六月份,經常一下午才三四個團。
“誰能想到突然風向大變?如果沒有這一系列安全事件,4月赴泰的中國游客量肯定會持續走高。”一名國內旅行社門店人員感慨,剛恢復出境游時同行們滿懷熱情,不少大旅行社包機,買斷了機位。而到了5月份,泰國航線出現大量低價機票,部分廉航含稅機票僅需四五百元。
泰國旅游和體育部1月19日發布的數據稱,泰國2023年全年到訪旅客數量為2810萬人次。其中,中國旅客以350萬人次跌至第二名,離年初泰國旅游局制定的500萬人次目標尚有較大差距,僅達到疫情前1100萬人次的三成。
在日本,中國游客也不再是最大客源。2023年8月,隨著第三批出境游目的地解禁,日本成為了關注度最高的目的地之一。但在8月24日,日本開始第一輪核廢排放,當時曾有多家旅游機構向時代財經透露,日本旅游產品成交出現了大幅下滑,短期退訂趨勢明顯。
“日本本來是2023年最有看頭的目的地,但在核污水事件后,直接掉到谷底。”上述旅行社門店人員告訴時代財經,如今赴日旅游較為疲軟,即便是當下的寒假旺季,赴日團隊游價格也和疫情前相差不大,其它目的地的成本價格則在上漲。
日本旅游局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訪日人數最多的游客來源從中國大陸變成了韓國,前者從疫情前959萬人次銳減至243萬人次。不過,這一數據也受出境游開放時間影響。
在2023年訪韓的外國游客中,中國大陸游客同樣退居第二,僅為202萬人次,遠不及2019年的600萬人次。而即便在熱門目的地的新加坡,2023年前9月中國旅客也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35%,位列入境游客源地榜單第二。
二
“淄博”們分流游客
開閘一年的中國出境游市場,與市場預期有所偏差。
泰國導游李銳告訴時代財經,疫情三年大部分同事都改行了,2023年初中國出境游開放后,不少人重新回到泰國帶團。“但四五月開始游客減少了,加上如今許多年輕人偏向自由行,很多導游回到這一行后根本沒團可帶。”據李銳觀察,一些在2023年重新開起來的華人餐廳、中泰旅行社,如今又倒閉了。
6人游定制旅行CEO賈建強認為,2023年俄烏沖突、巴以沖突、日本核污水排海、東南亞安全問題等國際負面新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人出境游的信心,給出境游市場恢復帶來不確定性。
此外,航班供給尚未完全恢復也影響了出境游的復蘇。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際客運定期航班恢復至每周4782班,約為疫前的62.8%。
某大型出境游企業人士就對時代財經稱,目前不少歐洲長線的直飛航班還沒復開,部分目的地仍需轉機出行。此外,歐洲航線受俄烏沖突影響需要繞飛,飛行時間增加、增設雙機組,整體飛行成本較高,“許多外航為了降低成本,寧可不飛(這一條航線)。”
賈建強直言,出境資源的恢復也取決于消費者信心,這在航班運力上便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過程。
繼去年5月泰國機票出現甩賣后,2023年四季度中日、中韓等航線機票也出現“白菜價”,如12月底春秋航空“寧波—濟州”的直飛裸票價僅需9元,同月出發的部分日本航線跌破千元。國內民營航司人士對時代財經指出,由于政治、消費信心以及旅游淡季等原因,部分航線需求少、售賣不佳,所以機票價格也會有所下調。
據時代財經了解,有國內航司因為客流預期等關系,在2023年底還未恢復馬來西亞航線。此外,有航司在2023年8月份曾復航了某條直飛日本航線,隨后降低每周往返航班次數,并最終在10月直接停飛該航線。一名在11月份前往日本的游客亦告訴時代財經,其在10月份時先后訂了兩家國內航司運營的直飛日本沖繩航班,但均被航班公司主動取消。
而過往“一簽難約”的簽證問題,如今已不是出境游市場的主要掣肘。
春秋旅游紫途簽證相關負責人稱,除了德國上海領區等部分領區仍受限制,大多數簽證中心的預約名額、簽證速度、辦理人員都已恢復到位。“去年8月之后辦理簽證的人少了,歐美的簽證預約周期也比上半年快很多,像英國簽證中心原本排隊一個半小時以上,現在基本沒人排隊。”該負責人也指出,2023年簽證市場遠比不上2019年,“幸好去年團隊沒有擴招。”
此外,2023年,國內不少小眾旅游城市爆發,中長線的新疆、甘青環線、川西環線爆火,也在一定程度分流了出境游客。
三
在2024年“大干一場”
盡管過去一年遺憾收官,眾信旅游、凱撒旅業等以出境游為主營業務的旅企上半年也尚未全面扭虧,但不少受訪者認為,2024年將是出境游加速恢復的一年。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統計,今年元旦假期全國邊檢機關共查驗出入境人員517.9萬人次,日均172.6萬人次,較2023年元旦假期增長4.7倍,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出境共266.9萬人次。
而近幾個月免簽政策刺激下,部分目的地也迎來回暖。1月30日,泰國旅游與體育部部長素妲婉表示,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月1日至1月28日期間,赴泰國際游客人數累計達274萬人次,其中中國久違地位列第一,反超馬來西亞。“中國游客來泰國過寒假和春節了,希望能開個好頭。”李銳稱。
各大旅企也在抓緊春節收客。目前,6人游春節收客已超過九成,且部分目的地的資源已出現緊張。眾信旅游方面則告訴時代財經,2024年春節報團已接近尾聲,除個別短線目的地還在收客外,整體收客超過95%。其中,春節期間泰國普吉島、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房車與地接資源已經出現超負荷。
“因為沒有船期安排,今天退了三個單。”一普吉島定制游人員稱,春節期間普吉島船期十分緊張。“歐美、印度人都會包機過去玩,加上中國寒假和春節,游客就多了起來。”
另有旅行社人員告知,新西蘭奧克蘭、澳大利亞悉尼等部分城市的春節地接資源已趨于緊張。此外,近日北京等部分城市出入境辦理中心開始排隊。
在春節出境游升溫背景下,不少航空公司也在提升國際航線運力。中國民航局近期披露,各航空公司提出春運期間新增國際定期航班及加班包機安排超過2500班,且大部分新增航班集中于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其中至日本、泰國的增班計劃均超600班。
許多從業者仍希望在2024年“大干一場”。上述大型出境游企業人士稱,“隨著越來越多的目的地開放、航班恢復、簽證中心恢復,都為旅游行業持續性地注入動力。”
賈建強認為,“只要能保持逐步恢復的態勢,出境游未來發展就問題不大。”其判斷,今年春節將是出境游恢復的里程碑。
“開放的大趨勢是不變的。”賈建強近期參與了諸多會議,其稱各國旅游局及聯盟會議均在努力促進中國出境游市場的恢復。同時,其認為出境游從業者們須調整心態,根據不同的消費結構與消費方式做出調整。接下來,6人游除了持續發力中高端定制服務外,今年還會迎合銀發一族的需要,做旅行產品研發定制。
而對許多旅企來說,2024年的戰斗已然開始,“我們產品部門開始準備第二季度產品了。”上述出境游企業人士稱。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妮、李銳為化名)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時代周報(ID:timeweekly),作者:林心林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