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飲混戰升級:蜜雪古茗沖上市,“一哥一姐”找解藥
作者|王慧瑩 來源|連線Insight(ID:lxinsight)
茶飲市場開出新年“第一槍”。
1月2日,2024年第一個工作日,新茶飲品牌古茗、蜜雪冰城相繼宣布去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在消費行業,同一天扎堆交招股書的情況并不多見,不由得引發市場的關注。
一個是靠“四元檸檬水”打天下的萬店品牌蜜雪冰城,一個是聚焦中端市場的古茗,讓茶飲市場好不熱鬧。早在去年8月,同為中端茶飲品牌的茶百道率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并已獲得證監會備案。
繼奈雪的茶拿下“新茶飲上市第一股”后,兩年來,茶飲市場不斷“卷”出新高度。從價格、新品,再到聯名、門店,唯獨“第二股”遲遲缺位,也該到玩家們“卷上市”的時候了。
不過,叩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并非易事。良好的盈利模型、性感的商業故事缺一不可。
蜜雪冰城、古茗齊沖港交所,茶飲界曾經的“一哥一姐”也沒閑著。
過去一年,奈雪、喜茶一邊加盟搶市場,一邊降價卷產品,在競爭大、變化快的新茶飲市場,奈雪、喜茶這兩個“老巨頭”都在各自尋找自己的解藥。
事實上,當低線茶飲品牌圍攻高端茶飲品牌時,原本“一哥一姐”的日子也沒有那么好過。市場蛋糕并沒變大,前來分羹的人越來越多,抓住消費者和市場沒那么簡單。
據艾瑞咨詢預測,2023年至2025年,新茶飲行業的市場規模增速分別為13.4%、6.4%、5.7%。
行業愈發擁擠,同時也在發生新的變量:有人突圍、有人淘汰。前有新中式茶飲品牌霸王茶姬逆勢突圍,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快速開店;后有臺式奶茶代表品牌一點點被傳倒閉,門店數量下降。
茶飲的拉力賽仍在繼續,沖擊萬店、爭相上市,已經成為2023年新茶飲市場的主旋律。
2024年,“新茶飲第二股”會花落誰家,這個問題的答案,將影響新一年市場的戰局。
1
茶飲品牌齊聚港交所
距離“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已經過去兩年,市場在期待“第二股”出現的同時,行業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一路狂奔的同時,茶飲市場經歷了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的轉變,品牌也經歷了從粗放式發展到精細化運營的轉變,賽道競爭更加激烈。
在資本市場層面,市場的狂熱消退,投資者急于變現,茶飲品牌需要給市場一個答案。換言之,茶飲品牌,尤其是中端茶飲品牌,到了不得不上市的時候。
此次古茗和蜜雪冰城扎堆上市,其實是這兩年茶飲上市潮的新動態。
2023年8月15日,港交所官網披露了新茶飲企業茶百道的招股書,計劃在港股主板上市。2023年12月21日,茶百道港股上市獲中國證監會備案。
2023年9月份,甜啦啦透露上市計劃,表示2023年接受券商輔導,2024年制定港股上市計劃,2025年實現港股上市。
而這次被關注到的蜜雪冰城,并非首次沖擊資本市場。此前,蜜雪冰城曾擬在A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并于2021年9月在河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后來,蜜雪冰城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募集資金64.96億元,但也沒了下文。
再度沖擊資本市場,蜜雪冰城變道港交所上市,它暫未披露擬募集資金金額,僅披露了募資用途,包括產能擴張、改造和擴建現有設施、提升物流系統的靈活度和效率以及海外業務擴張;其次將用于品牌的IP建設和全渠道市場推廣;此外,所募資金也計劃用于加強各個業務環節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能力。
蜜雪冰城門店,圖源蜜雪冰城官微
加上古茗此番也選擇了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各大茶飲品牌涌向了同一個方向。外界關注的是,繼奈雪的茶在港交所上市后,誰將成為“第二股”。
不過,上市不是企業發展的終點,企業真實的發展狀況也被擺在臺面上。
據古茗招股書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收入55.71億元,同比增長33.9%,凈利潤為10.02億元。而2022年全年,古茗收入為55.59億元,凈利潤為3.92億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通過大規模加盟,古茗全國門店總計9001家,較去年同期增長35%。
蜜雪冰城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全球門店數量超36000家,覆蓋中國及海外11個國家。據招股書,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分別實現了136億元、154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31.2%、46.0%,凈利潤分別為20億元、25億元。
茶百道的招股書只更新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期內其營收為12.46億元,凈利潤2.85億元。2022全年,茶百道實現營收42.32億元,同期凈利潤為9.65億元。門店方面,截至2023年8月8日,茶百道在全國共有7117家門店,實現中國大陸所有省份和各線級城市的全覆蓋。
茶百道門店 ,圖源茶百道官微
從門店數量上看,蜜雪冰城和古茗是茶飲市場毋庸置疑的老大和老二,這直接決定了品牌的市場份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新茶飲市場份額前三名分別是蜜雪冰城、古茗和茶百道。
伴隨著這些品牌門店擴張的是,其營收增速也跟著飛速上漲。2020年、2021年,蜜雪冰城營收增速為82.38%、121.18%,凈利潤增速為42.02%、202.29%。2021年,茶百道營收增速為237.41%,凈利潤增速為276.12% ;古茗招股書則未披露2020年和2021年的增速情況。
這兩年,盡管還在加速開店,但蜜雪冰城和茶百道的業績增速沒那么快了。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營收增速為31.16%、46.00%,凈利潤增速為4.55%、48.48%,與2021年的巔峰時期相比有明顯放緩。
而2022年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茶百道營收增速分別為16.14%、52.88%,凈利潤增速則為23.88%、50.79%,同樣復制不了2021年的高光時刻。
中端市場頭部品牌營收增速變慢,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茶飲品牌都在搶著上市。這背后,是競爭愈加白熱化的賽道,上市的品牌不僅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持,也意在謀求更大市占率,通過門店規模和市場份額打造護城河。
“新茶飲第二股”正在呼之欲出,而喜茶、奈雪的壓力或許更大。
2
曾經的“一哥一姐”,如今皇冠不保?
說起新茶飲的熱潮,喜茶和奈雪的茶是不能繞過的兩個品牌。某種意義上,是這兩個品牌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奶茶市場的風向和格局。
2016年之后,中國新茶飲快速發展,伴隨中國的消費升級喜茶、奈雪的茶開始向一線城市發力,價格定位在20元以上,為高端茶飲品牌定調,試圖打造“中國星巴克”。
抱著這個理念,奈雪的茶成功登陸港股,2021年,奈雪的茶上市,市值最高點超過了300億港元。當時,奈雪門店數量不到600家,相當于一家店貢獻5000萬的估值。
但經歷幾年的高光時刻,以高價、直營、開在商圈為主要特點的茶飲品牌,發展開始遇到難題。
2021年10月,樂樂茶暫別西安市場,2022年2月又退出廣州市場,2022年末被奈雪的茶收購;2022年初,喜茶被曝裁員,彼時,公司表示,進行了少量的人員調整和優化。
更能看出明顯頹勢的是奈雪的茶,出道即巔峰,股價持續下滑,最新市值約為55億港元。
經營業績上,奈雪的茶也是虧損不斷。其2021年的營收為42.9億元,凈利潤虧損約45億元;2022年營收42.91億元,凈利潤虧損4.69億元。2023年上半年才開始盈利,凈利潤為6610萬元。
奈雪面臨的難點遠不只這些。從財報數據來看,奈雪客單價等關鍵指標也呈現出下滑態勢。2022年,奈雪門店每筆訂單平均銷售價值為34.3元,2021年該指標為41.6元;同期,每間茶飲店平均每日訂單量為348.2單,2021年該指標為416.7單。
對于業績大幅下滑,奈雪在公告中直言,包括現制茶飲行業在內的線下消費行業在2022年面臨著巨大挑戰。在其看來,疫情反復對企業運營造成干擾,而相對高的經營杠桿,對盈利能力造成了沖擊。此外,受宏觀環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意愿有所減弱。
變化背后的原因是復雜的。一方面,消費降級趨勢明顯,一線城市的茶飲市場已然飽和;另一方面,以蜜雪冰城為代表的下沉市場品牌正在大肆蠶食一線市場,難以盈利的直營模式不再是優勢。
據《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下沉市場的新茶飲市場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四線及五線城市的新茶飲外賣訂單量增速為30%和36%,顯著高于新一線至三線城市主體市場的28%。
新的市場變化之下,曾經的“一哥一姐”增長難尋,開始轉換策略:擁抱低價、開放加盟。
早在2022年開始,奈雪、喜茶掀起了高端茶飲品牌的降價潮,動輒二三十元的茶飲品類,已經下降到十幾元的價格帶。到了2023年初,奈雪、喜茶正式開放加盟,試圖用規模平攤成本。
雖然加盟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犧牲品牌調性,但對于急需適應市場變化的喜茶和奈雪的茶來說,加盟之路必須要走。
1月2日,喜茶發布2023年度報告,公布業務最新進展。截至2023年底,喜茶門店數已突破3200家,其中事業合伙門店超2300家,門店規模同比增長280%。
喜茶的加盟之路相對順暢,但奈雪的茶沒有那么好過。由于奈雪的茶還沒有公布2023年度報告,從最新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截至9月末共有4間奈雪的茶加盟門店,預計到2023年底加盟門店規模或達100家。
這意味著,開放加盟兩個多月,僅開出四家加盟店,這或許和奈雪克制的加盟制度有關。2023年7月奈雪的茶加盟政策一發布,就引發新茶飲行業關于“史上最嚴”合伙人計劃的討論。無論是門店面積,還是資金要求,奈雪的茶都明確了開“大店”的加盟主張。
大店不是誰都能開得起,并開得好的,這直接導致奈雪加盟之路并不順利。當下的市場,品牌們都想以星火燎原之勢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萬店”也就成為了眾多品牌的目標,奈雪或許也應該轉變思路。
對于目前的茶飲品牌而言,擴大規模,從加盟體系上平攤品牌成本,提高整個品牌的盈利,以及在資本市場的估值,這些是最關鍵的。在變數頗多的茶飲市場,淘汰賽一直在進行,巨頭和新品牌都無法掉以輕心。
3
茶飲市場淘汰賽:
突圍的不多,掉隊的不少
過去一年,茶飲市場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高端品牌降價,低端品牌漲價。這導致,十幾元的中端市場成為競爭最為激烈的賽道。
蛋糕有限,入局者甚多,中端市場的淘汰賽也隨之升級。
2023年11月,臺式奶茶品牌一點點重回大眾視野,但這次不是因為店鋪排隊、上新產品,而是因為門店倒閉的消息。
盡管一點點回應了品牌倒閉的消息不實,但一點點的頹勢真實存在。據連線Insight不完全統計,2021年開始,一點點的門店數量由巔峰期的近4000家,逐漸減少到如今的約3200家。
最本質的原因在于一點點對加盟商的吸引力變弱了。
圖源一點點官微
過去,一點點是臺式奶茶品牌的開創者,也曾風靡一時,更是憑借可觀的客流量和高毛利吸引了一眾加盟商。
但隨著新茶飲品牌的崛起,上有奈雪的茶、喜茶;下有蜜雪冰城、甜啦啦;還有同等價位段的茶百道、古茗,這些品牌都接住了新茶飲的東風,進行產品升級,這些品牌都在蠶食著一點點的消費者和加盟商。
一點點做的改變并不多,門店的長隊也逐漸消失,加盟商與一點點也漸行漸遠。
有人掉隊,就有人通過細分賽道突圍。2023年,霸王茶姬的突圍讓市場有些意外。一進入北京,動輒幾千杯、五小時以上的排隊讓這家新中式茶飲品牌火了起來。
2017年,霸王茶姬開出第一家門店。品牌定位新中式國風茶飲,主打原葉鮮奶茶,覆蓋純茶、鮮果茶及周邊相關衍生產品等。2023年,霸王茶姬的走紅驗證了新茶飲品牌的一個發展路徑:新品類和擴店。
在十分內卷的茶飲市場中,霸王茶姬通過“原葉鮮奶茶”找到了新機會。通過“直營+加盟”的模式,霸王茶姬快速拓店,2023年1月,霸王茶姬的門店數量為1070家,到了2023年12月初,其門店已經突破3000家。
與霸王茶姬異軍突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自長沙的新中式茶飲品牌茶顏悅色。
固守本土、不擴張、不加盟.....在一眾新茶飲品牌中,茶顏悅色似乎陷入了規模的怪圈。當喜茶、奈雪的茶都已經為了占領市場開放加盟時,茶顏悅色僅在11座城市開出了不到600家直營門店。
最新的消息是,霸王茶姬已經深入茶顏悅色的大本營長沙,門店將于本月內正式營業。競爭對手直接把門店開到了家門口,茶顏悅色或許真的著急了。
只是,茶顏悅色的處境很尷尬。新茶飲已然進入下半場,處于中端價格帶的品牌除了比拼上市速度和市場規模,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而不管是沖上市,還是拓規模,對于茶顏悅色而言都不簡單。
茶飲市場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快速迭代的賽道,更多的競爭對手已經涌入這個領域,淘汰賽只會更加激烈。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品牌怎么保持現有的熱度,是個考驗。而上市之后,更是一場成本和效率的馬拉松,誰能跑得又快又穩,新的一年,或許會有答案。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連線Insight(ID:lxinsight),作者:王慧瑩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