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不可能三角”困住直播帶貨
作者|薛亞萍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主播、公司、粉絲,誰說了算?
2023年,直播帶貨繼續在喧囂中前行。一個顯著變化是,在主播、MCN與粉絲的三角關系中,粉絲儼然成為直播帶貨行業真正的“話事人”。
首先領教粉絲威力的是直播帶貨“一哥”李佳琦。9月,李佳琦在直播帶貨中回懟粉絲“哪里貴了”,并讓后者“找找自己的原因”,導致忠實擁躉大量脫粉。李佳琦不得不當著直播間千萬粉絲的面潸然淚下,公開道歉。
三個月后,東方甄選陷入直播小作文創作者風波,粉絲的“話語權”繼續提升。
這場風波肇始于一些粉絲“守護董宇輝”的行為藝術,隨后被東方甄選“飯圈化”的單方面定性引爆。小作文風波愈演愈烈,粉絲要求罷免東方甄選CEO孫東旭、給董宇輝升職的呼聲越來越高;東方甄選短時間內流失大量粉絲,股價連續下跌,最終以孫東旭免職、董宇輝升任高級合伙人勉強畫上句號。
由董宇輝粉絲掀起的小作文風波,最終演化至公司治理問題,其主旨不再是董宇輝有無捉刀者,而是狂熱粉絲為偶像爭取利益,甚至逼迫公司核心管理層離職。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東方甄選倉促拿掉CEO,盡管俞敏洪再三強調是由于管理不善導致,但或許也摻雜了拿孫東旭開刀、堵住粉絲洶洶之口的意圖。
將粉絲訴求納入公司治理的考量,并最終順應所謂“民意”、做出重大人事調整,這種做法在商業世界并不多見。
在正常情況下,任何一家公司的管理層更迭,都應該且只能由董事會依照公司章程進行。消費者可以不喜歡公司的品牌、產品或管理者,卻幾乎不可能推動一家公司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人事調整。
但在社交網絡的助推和放大下,粉絲具備了更強大的影響輿論、進而影響公司聲譽和銷售額的能力。特別是那些受眾廣泛、目標用戶群龐大的企業,他們比其他公司更擔心得罪粉絲,因而更有動力去盡力滿足粉絲訴求。
東方甄選等直播帶貨MCN機構正是這類企業。成千上萬的粉絲托舉起大主播,貢獻關注度和銷售額,還自發充當二次傳播的免費節點。大規模掉粉是MCN機構最怕遇到的情況;在董宇輝小作文事件中,孫東旭被視為“欺壓”董宇輝的惡人,也是東方甄選粉絲流失的主因,最終被迫交出帥印。
但被粉絲高高托起的大主播,即便暫時從中獲利,也未必愿意享受粉絲的“特殊關照”。
無論粉絲是否承認,直播帶貨行業始終存在明顯的“飯圈化”傾向。“飯圈”的精神內核之一是偶像的“完美人設”;這意味著,大主播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會被放在放大鏡下拆解審視,稍有不合意之處,輕則口出怨言、由粉轉黑,重則上綱上線、投訴舉報。面對狂熱粉絲的“二極管”行為,大主播并沒有應對之力,只能像李佳琦所言,“我們說出的每一句都盡可能變得嚴謹”。
粉絲、大主播與MCN是直播帶貨商業鏈條的三大組件,如今形成了奇異的“虐戀”關系:粉絲擁護大主播,又“監控”大主播;大主播棲身于MCN,又與后者存在利益糾葛;MCN需要招攬和留住粉絲,卻又被后者越來越多地橫加干涉。
某咨詢公司商品戰略顧問總監潘俊表示,大主播、粉絲以及MCN三者之間的博弈主要體現在利益分配和影響力控制上。大主播希望獲得更多的收益,粉絲希望主播能夠保持“初心”,而MCN則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保證公司的利益。粉絲參與能力的增強,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對主播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直播帶貨行業對粉絲經濟的依賴。
過去,大主播與MCN機構、品牌與平臺的博弈已經上演過。今年以來,粉絲成為直播帶貨行業新的影響因子。2023年即將過去,大主播有了新課題:當粉絲、公司和主播三方博弈加劇時,如何平衡三者關系?
A
李佳琦在淘寶直播擁有近8300萬粉絲。龐大的粉絲體量,讓他每年賣出價值數百億元的商品,始終穩居全網直播帶貨的頭把交椅。
然而,直播間千萬雙眼睛的注視,意味著李佳琦每時每刻都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紕漏。即便是偶爾的情緒失控,也會讓李佳琦承受難以估量的巨大損失。
9月10日,李佳琦在直播間售賣一款售價79元的花西子眉筆時,有粉絲質疑說:“花西子眉筆越來越貴了。”
看到這句話,李佳琦反駁道:“哪里貴了?這么多年都是這個價格,不要睜著眼睛亂說,國貨品牌很難的......哪里貴了?”并表示,“有時候找找自己的原因,這么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這段話將李佳琦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李佳琦帶貨懟網友”等相關熱詞登上熱搜。李佳琦團隊試圖補救,先是在微博致歉,稱“我說的話辜負了你們的期望”;后又淚灑直播間,表示“這種不恰當的表達是對他人的不尊重”。然而,李佳琦依然在兩天內掉粉超百萬。
在一些粉絲眼中,李佳琦“變了”,成了一個與資本共情的人。
不少粉絲認為,曾經的李佳琦代表粉絲利益,與品牌方和供應商博弈,比如多次公開與品牌“打價格戰”,抵制臨時毀約的百雀羚,停止和蘭蔻的合作,與歐萊雅撕破臉皮等。而李佳琦團隊也在強化這一人設,專門拍攝了一檔綜藝《所有女生的offer》,將與品牌方討價還價的過程展現給粉絲。
粉絲也在互聯網上為李佳琦沖鋒陷陣,不惜對一些品牌發起攻擊。
例如,2020年9月,護膚品牌玉澤宣布結束與李佳琦的合作,次日出現在另一位大主播薇婭的直播間。這一商業行為引起了一些李佳琦粉絲的不滿;在他們眼里,玉澤是李佳琦帶火的,如今卻被“背刺”,于是紛紛指責玉澤“忘恩負義”,是“白眼狼品牌”。
這樣的攻擊幾乎持續一年時間,玉澤2021年在一份聲明中稱,大量微博、小紅書、B站用戶指責玉澤“忘恩負義”地停止了和李佳琦團隊的合作,并對玉澤品牌及合作伙伴進行攻擊,對消費者造成困擾。
好斗的粉絲是一把危險的武器。大主播需要他們的集體狂熱,一方面作為與品牌方博弈的利器,另一方面也是與帶貨同行PK、爭奪行業地位的護身符。
但一些粉絲站在自行構筑的道德高地上,自認為擁有審視一切、審判一切的至高權柄;無論是所謂“忘恩負義”的品牌,還是被指“背離初心”的大主播,一旦跨出“完美人設”半步,都難免被粉絲當場掃射。
李佳琦因為一兩句牢騷,被昔日忠誠的粉絲逼到墻角,聲譽和商業價值遭遇重創,其實與當年粉絲為他征伐四方、拷打品牌是一體兩面。
李佳琦被粉絲鞭笞的另一個背景是,隨著電商行業走向價格戰,大主播的低價優勢已不如昔日明顯。主播提供的實惠縮水,吸引和留住粉絲的難度增加,自然就更不能公開得罪粉絲,更要管好自己的嘴。
最近,李佳琦在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被問及為什么會有直播間越來越無趣的感慨。他解釋說,“也不是無趣,只是我們說話變得更加嚴謹,因為我發現李佳琦和李佳琦直播間能量很大時,我們說出的每一句都盡可能變得嚴謹。”
B
李佳琦陷入與粉絲的相愛相殺,董宇輝則卷入了與粉絲和東方甄選的三方博弈。
在董宇輝事件中,粉絲為了偶像沖鋒在前,矛頭直至大主播背后的MCN機構東方甄選,攻擊點從“小作文出自誰人之手”,演進至“東方甄選忘恩負義”,而CEO孫東旭吸引了最多的炮火。
董宇輝到底有沒有被東方甄選“辜負”?字母榜此前分析稱,“小作文”之爭之所以演變成為一場雪崩,董宇輝和東方甄選管理層之間在收入和權力分配上存在不同看法,或許才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按照當下直播帶貨行業里頭部主播的利益分配來看,董宇輝的薪酬并不多,在東方甄選也沒有獲得相應的權力分配。
一開始,東方甄選并不愿意被粉絲所裹挾。在輿情開始發酵時,孫東旭試圖挽回局面。他在直播間宣稱,粉絲的極端觀點是在捧殺和拉踩,應當“拒絕飯圈化”。
然而,粉絲并不覺得自己是“飯圈行為”,由此對東方甄選發起新的圍攻。東方甄選很快讓步,俞敏洪致歉稱,不認為東方甄選有“飯圈文化”,是“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到平臺上來破壞氛圍和環境。
但從旁觀者角度來看,部分董宇輝粉絲的行為已經與“飯圈”無異。董宇輝粉絲早已通過拉踩、驅逐等手段攻擊合作搭檔和伙伴,在宣傳、反黑、控評等多環節都有布控;在此次小作文風波中,也有規模地涌入高途佳品直播間表達訴求,以停止購買和取關的方式來幫助董宇輝爭取資源;尋找和散播孫東旭在直播間“拆臺”董宇輝的視頻片段;又比如剪切倪萍、馮唐等名人夸贊董宇輝的視頻,以此為董張目等等,維護手段與流量明星的飯圈化生態邏輯相同。他們的訴求則是罷免孫東旭,并給董宇輝更高職位。
東方甄選態度強硬,回應外界質疑時一句“堅守產品路線,無疑是東方甄選回應質疑的最好選擇”。無疑向外界昭示:董宇輝沒有那么重要。
不過,粉絲掀起的輿論戰獲得了越來越多知名人士的支持,羅永浩稱支持董宇輝創業,李國慶喊話俞敏洪保護董宇輝,原快書包創始人、現真心爸媽主理人徐智明也說俞敏洪應該立馬開除CEO東方小孫。
而且令東方甄選頭疼的是,愈演愈烈的小作文事件導致粉絲不斷流失,公司股價也受到拖累。一周內,東方甄選的抖音粉絲減少了逾200萬,港股市值蒸發逾70億港元。最終,孫東旭被免,董宇輝升職。
明里暗里的博弈過后,粉絲、大主播和MCN似乎都成了贏家。粉絲如愿以償,助董上位;董宇輝從打工仔變身合伙人;東方甄選則安撫住了當家花旦。粉絲看似在推著董、孫、俞往前走,但更多是把臺面下的博弈推到了臺面上,并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另一方面,粉絲插手公司經營,給董宇輝和東方甄選帶來了新難題:當MCN公司培育出了大主播,公司該如何與超級個體相處?
東方甄選“去董化”是必然。弱化頭部主播聚集效應、實現流量和GMV均衡發展,有助于東方甄選降低對大主播依賴,增強抵御風險和波動的能力。
如今,董宇輝不得不維持著公司和粉絲之間的穩定關系。當粉絲為董宇輝爭取更多利益時,董宇輝卻稱“不喜歡做一些需要高強度的管理工作”,“我就沒那出息,放過我。”
但是許多事情不由得董宇輝做主。MCN機構被粉絲裹挾的同時,董宇輝何嘗沒有被粉絲變相“捆綁”。
C
粉絲成為直播帶貨商業生態的一部分,在貢獻流量和銷售額的同時,也帶來麻煩和糾紛,大主播和MCN機構又愛又恨。
潘俊表示,粉絲是直播帶貨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反饋、建議和購買行為直接影響了主播和MCN的決策,形成了粉絲經濟下的新格局。如何平衡粉絲群體的影響力是一個關鍵問題,權衡粉絲群體的影響力需要考慮到行業的商業利益、主播的個性和發展、以及粉絲的訴求和期望等多個方面。
傳播星球APP聯合創始人由曦也表示,直播帶貨行業的競爭加劇,主播和MCN機構為了吸引和留住粉絲,會更加注重互動和粉絲參與,以提高粉絲的歸屬感和忠誠度。粉絲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者,而是成為主播和品牌方重視的合作伙伴,粉絲的聲音和意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主播的商業決策。粉絲權益得到更多保障,使得粉絲在維護自身利益方面更加積極主動。
實際上,東方甄選的走紅就是典型的粉絲經濟下的產物。東方甄選的整個破圈過程中,粉絲的自主傳播在帶貨效益轉化中的作用不可小覷。當大主播與粉絲的關系從買賣關系轉變為粉絲與偶像后,他們的關系已經從平等變成崇拜與被崇拜。
大主播、粉絲以及MCN三者之間的博弈,也是當前直播帶貨行業的一個新特征。其根源在于,粉絲追求大主播“完美人設”,一旦被點破現實世界并非如此,往往導致對大主播自身的反噬,并對MCN機構、合作品牌等造成破壞。
例如,李佳琦與粉絲陷入紛爭,真正問題不在于辯解“哪里貴了”,而是李佳琦親手打破了一些粉絲對他的想象,劇烈落差讓后者瞬間破防。但風波漸息后,李佳琦的帶貨表現并未受到明顯拖累;這也從側面折射出,粉絲對于大主播的愛恨情仇,感性因素遠遠多于理性。
但在另一些情景下,粉絲的舉動,也能將直播帶貨行業的真問題暴露在陽光下。
在董宇輝事件中,粉絲要求東方甄選更換CEO、提拔董宇輝,點破了MCN機構長期存在的大主播與公司利益分配的難題。
一些MCN機構已經在著手破局:今年12月,辛選CEO管倩離職,辛巴徒弟、大主播“蛋蛋”在此過程中出言不遜,折射出辛選內部大主播格外強勢,而公司在主播與職業經理人之間,也更傾向于維護前者。
此外,頭部主播還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即“打假”。今年以來,小楊哥、李佳琦分別被職業打假人王海公開打假,東方甄選也曾陷入“養殖蝦當野生蝦賣”的輿論漩渦,就在最近,又被科普博主打假直播間的融安金桔產品涉嫌虛假宣傳。
直播間售假是考驗主播和粉絲信任度的一大問題,稍有不慎,就會使得主播和機構遭遇粉絲反噬。顯然,2024年將至,主播和機構面臨著新的考驗:如何與粉絲相處以及平衡粉絲、機構與粉絲之間的矛盾,是他們在未來將面臨的新課題。
參考資料:
《“李佳琦們”到底是誰的代理人?》虎嗅
《“解綁”就會被罵,品牌還敢和李佳琦合作嗎?》卡思數據
《虐粉的董宇輝,拒粉的東方甄選,令人上頭的飯圈文化》剁椒Spicy
《直播電商受眾“飯圈化”的困局與治理對策》山東師范大學,李之彤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薛亞萍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