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9塊9包郵的咖啡賺錢嗎?
圖源:攝圖網
作者|瀝金 來源|瀝金(ID:Finding_Gold)
最近有一批咖啡在抖音火了。
速溶黑咖啡,百分百阿拉比卡豆,20條,只賣9塊9,還包郵。
增長品類+流量詞+量販裝+低價+包郵,當這五個關鍵詞組合在一起,根本就沒有不下單的理由。
極致性價比的生意也因此越來越卷。9塊9賣20條,19塊9賣40條還送杯子……但凡定價比這個高的商家,似乎都不好意思在平臺上露臉。
曾經比拼的是GMV,現在比拼的是訂單量;曾經考驗的誰營銷砸得猛,現在考驗的是誰供應鏈成本低。
暴肌獨角獸的9塊9咖啡在3月賣了超過100萬、熊貓不喝的9快9在三個月內銷量翻了100倍、燃叫靠19塊9在3月銷售額近500萬。
當低價成為商家必爭之地,當抖音向拼多多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那么問題來了。
9塊9的咖啡到底賺不賺錢?這種生意目的是什么?究竟可不可持續?咖啡低價化是否會沖擊原有的品牌格局?抖音的未來是拼多多嗎?
為回答這些問題,瀝金找到五家咖啡企業,請他們幫忙拆解了這一商品的利潤結構和品類打法。
省流版:可以賺錢,理論推測每單至少能掙7毛錢,極限利潤17%。但不可持續,主要是為了引流賣高客單價產品。
抖音售價9.9元的黑咖啡
九塊九的咖啡,成本占多少錢?
所以為什么賣9塊9還能掙到錢?
低價,玩的是極致性價比,是貼著供應鏈的成本來倒推價格。
咱們先來推算一下咖啡原料的價格。
市面上100%的阿拉比卡豆子,如果只選基礎的云南豆,生豆價格基本在20-30塊/公斤,如果批量采購還能再便宜。
當然如果你黑心一點,往里摻點羅布斯塔豆(羅豆),或者選擇陳年的咖啡豆,在人能吃的底線上徘徊,成本還能繼續往下走。
生豆烘焙成熟豆一般會縮水20%,再把熟豆磨成粉,溶解后萃取濾干,留下的可溶解固形物就是我們日常喝到的“速溶咖啡粉”。
咖啡的黃金萃取率在18-22%,好喝的精品咖啡一般會貼邊兒選擇22%,普通的速溶咖啡為考慮成本會選擇28%甚至更高。
當然,咖啡的極限萃取率是33%,這意味著800克熟豆最多只能做出264克咖啡粉。不過如果用百分百的羅豆,再加上噴干速溶等工藝,就能大大突破這一萃取率限制。
這種極限萃取的粉質雖然又苦又澀幾乎難以下咽,但如果將它冠名“黑咖啡”,并重點強調“減脂”“瘦身”等功效,那再難喝也能被消費者接受。
畢竟,心理學上“良藥苦口”,如果不苦,消費者反而會認為分量不夠且沒有功效。所以,不好喝并不影響功能性咖啡的銷量。
我們假設一公斤生豆賣20元,按照33%極限萃取(當然一般不可能達到,只是為展示計算),那每克成品咖啡粉的費用約合7分6錢。
如果再忽略掉烘焙、罐裝等一些代工廠流程的成本,那20包每袋1.8克裝的咖啡粉,成本總共只有2.8元。再算上內包裝鋁膜2分錢一袋、外包裝紙盒成本5毛錢一個,這樣原料維度上的所有成本可以控制在3.7元左右,占價格的37%。
咖啡成本示意圖(以上數據只是理論推測)
賣這么便宜,商家還投不投流?
解決了成本問題,接下來就是物流和投放。
物流一律不發三通一達,只選最便宜的平件,這樣最低能做到1.5塊~2.5塊/單,不求服務質量只求送到不丟件。
再來說運營打法。低價咖啡的打法有兩種,但商家們普遍將兩種方法綜合起來操作。
一種是靠達人種草,給不超過20%的傭金,具體比例要倒推原料和物流成本計算,還取決于是否給達人投流。
10萬粉以下的達人甚至素人是9塊9產品的帶貨主力。以熊貓不喝為例,據蟬媽媽數據,品牌在30天內主要投放的都是尾部達人,1萬粉絲以下和1-10萬粉絲達人各占40%;暴肌獨角獸1萬粉以下的達人投放占比也高達46%。
高用戶粘性使得這類達人在種草低價商品時更得心應手,同時精準的粉絲畫像匹配也讓用戶的轉化流程更為順暢。
這類咖啡產品的消費者普遍為30歲以下女性,尤其是大學生。她們有極強的減肥需求,客單普遍較低,平常愛好購買10元好物嘗鮮。
另一種打法是靠店播收割。雖然低價咖啡品牌經常用達人視頻切片跑量,但店播收割無疑是更經濟適用的方式。但目前由于純自然流量太少,給店播投流成為常態化現象。
商家一般會將達人種草和店播投流組合進行,并將這一部分的每單流量成本控制在2元左右,以保證能做出利潤。
當然,最后還有一部分是平臺成本,這包括抖音的平臺抽傭、服務費等雜七雜八的費用,不過現在由于商品卡免傭金,每單平攤下來不會超過1塊錢。
燃叫(左)和暴肌密碼(右)的達人投放
整體客單下降,低價銷售額反增?
很顯然,即便9塊9的咖啡可以做出利潤,但這種利潤最多只能證明中國供應鏈的強大。
低至一毛錢的產品毛利,不足以支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尤其當平臺的商品卡免傭優惠政策不再,流量成本變高后,守住利潤幾乎成為不可能。
如果低價生意不賺錢,那它對企業而言只剩一個用途——就是成為引流工具,將消費者引至更高客單價的產品。
以暴肌獨角獸為例,據蟬魔方,它9塊9的產品,在3月份的平均成交價卻是20.07塊。商家在同一鏈接下設置不同客單的SKU,顯然是為了通過低價引流到高價產品成交。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由于0糖0脂的功能性咖啡是典型的健康食品象征,它是鎖定健康類人群的短頻快抓手。許多定位大健康的品牌,也會通過虧本賣咖啡的方式來篩選用戶,之后再拓展品類,實現多次復購。
那咖啡低價化在抖音是否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忽視的趨勢?這種低價化會沖擊整個賽道的品牌生態格局嗎?
就整體價盤而言,抖音速溶咖啡類目的客單價和去年相比的確有所下滑,3月同比下降了18.94%,只有40.3元。
而低客單價的咖啡無論商品數量還是銷售額同比及環比卻都在增長。據蟬魔方,今年3月,10元以下價格帶的速溶咖啡商品數占整個大盤比重的8.74%,銷量占整個速溶咖啡大盤的37.29%,銷售額環比增長87.52%、同比增長23.2%。
相比之下,50-100元價格帶的常規精品速溶,在3月卻出現了銷售額下滑,同比下滑4.46%。
這背后可能隱藏著一個可怕的趨勢——低客單價的咖啡正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精品速溶咖啡恐將陷入價格戰,只能不斷破價,或通過售賣大包裝產品的方式,來拉低每杯咖啡的單位成本。
抖音2023年3月速溶咖啡類目價格帶分布
瀝金點評
9塊9咖啡在抖音的風靡,以及其對高價精品速溶咖啡存活空間的擠兌,背后都是不可忽視的咖啡低價化趨勢。
那低價化產品對于整個速溶咖啡賽道的意義在哪里?抖音又是否正在拼多多化?
不可否認,高性價比產品在各個平臺都是剛需,不僅是抖音。因為消費升級并不意味著客單價要越來越貴,還可以是消費者能用同等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
如果商家能在原料優質的基礎上,將供應鏈優勢發揮到極致,外加抖音最近的OPM訂單量流量扶持,那這對于消費者買到好產品、平臺擊穿更多電商用戶、行業內卷優勝劣汰絕對是好事。
但核心問題不在于底價化好不好,而是流量價格戰往往意味著在產品可能要在人性的邊緣徘徊。期待商家們都能用好中國的強大供應鏈,不拘泥于短期利潤,實在為消費者謀福利。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瀝金(ID:Finding_Gold),作者:瀝金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