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的離婚經濟學
作者|陳肖 來源|格隆匯APP(ID:hkguruclub)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股價2月大漲2倍,90億天價離婚,董秘高調聲明,讓國內某因為踏上AI熱潮風頭正盛的科技大佬再次被輿論頂到了風口浪尖。
這一個大瓜,來的有點突然,但細想起來,又似乎見慣不怪。
離婚本是一場人生非常重大的決定,屬于感情方面的話題,但這一次,吃瓜群眾們的焦點更多聚焦在了這個“90億”上,很多人對此的討論,也褒貶不一。
這些年,在離婚這件事上,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盡管各自原因和目的都各不相同,但頂級的富豪們都似乎出奇地有著某些共性,以及最終選擇。
其實今天還有兩個資本圈大佬的離婚方面消息:
一是私募大佬的“徐翔離婚案”又有新進展,法院不予支持,應瑩不服擬上訴!
二是現年92歲的美國傳媒大亨默多克與他的第五任未婚妻史密斯,半個月前才求婚成功,如今宣布正式分手。
前者還能理解,畢竟壯年氣盛,后者都要讓人扶著了,還渣性不改。
只能說,貴圈真的亂。
在離婚這件事上,東西方也算是各有特色。有人因為是感情問題,有人是為了更好投入事業,有人為了巨額財富的落袋與歸屬。
吃瓜歸吃瓜,思考也很重要。
1
要AI不要愛
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經過一夜的發酵,早就被吃瓜群眾看熟了,這里不具體展開。
關注重點在于分割出去的股份按當前股價換算高達近90億,以及禁售承諾方面。
有人戲言:這是大老板“要AI不要愛”。
也有人說,股價大漲這么多,這個時候出這事兒,是不是在金蟬脫殼,套路減持,畢竟這事在國內并不少見。
但實際上,從公開的資料看,主角兩人的這多年感情是非常牢固的,并且直到目前,我們也基本沒有看到過關于兩人的感情問題在公開場合的報道。
完全不像一些其他上市老總離婚之前就被報道關系鬧得紛紛攘攘天下皆知。
而且也看得出,大老板在對事業上真的是非常典型的工作狂。
這些年來,即使是在國內互聯網安全和瀏覽器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他都沒有放棄過任何一次科技行業新風口的把握。
從手機、金融、造車、大數據、元宇宙、甚至到直播,再到如今的AI,真的如同一個不會停止的斗士。
同時在國內的資本大佬圈中,他也是對很多科技行業領域發言點評最多,最高調的大佬之一,所以被稱為“互聯網界的網紅斗士”。
但一個硬幣的兩面,所有這些,當然是要耗費無數精神力的,尤其時間。
和另一半相處的時間少了,往往就會導致感情問題的趁虛而入。
無論國內外,很多多年辛苦創業起家的“事業狂”大老板,這樣的情況多去了。
“要事業,還是要離婚”這個靈魂問題,拷問過國內外無數的企業大佬。
所以,從筆者個人來看。這一次的大佬離婚,其實沒有太多的意外。當然了,可能也無必要做過多的解讀。
如果不是剛好抓住這個AI大風口,公司的股價在短時間內飆升2倍,可能這個離婚案不會在朋友圈激起一點浪花。
那么,這件事情對上市公司,究竟是不是負面影響?
首先,是不是金蟬脫殼,我個人覺得可能性不太大,畢竟如果真的為了錢而這樣做,拋開究竟符不符合大老板的格局和人設不談,起碼時機上就說不通。
首先,上市企業的任何股東,只要合規減持就完全沒有問題。
別看現在2月漲2倍了,但目前市值也就千億出頭,對比幾年前剛回A上市幾千億市值,真要搞錢的話,那時離婚分掉不更香嗎?
即使不離婚,大老板在2021年中報的持股就已經解禁,那時候就開始大筆減持套現,不也香嗎?何必等到現在?
現在呢,AI風口這么旺盛,而且他又確實拿得出來雛版大模型,也有技術和資本去繼續迭代開發下去,而且在多次講話中也看得出他對AI這個風口充滿了激情和野望。如果將來真做成大事了,它的股價在未來再往上漲一大截都有可能。雖然這過程可能不是半年,一年,但肯定也比現在風口減持好得多。
當然了,這些只是一些猜測。
未來的事情一切都用可能,正如感情一樣,人也是會變的。
我們不但能就此過往表現判定現在的大老板心理到底是怎么想的,未來誰也說不準。
但股民們對這次的大瓜,或許可能有點過多聯想了。
歸根結底,我們還需要多看看這個大老板究竟是不是一個實在人,究竟他對公司未來有沒有信心吧。
資本市場都是講利益的,怎樣實現利益最大化,老板和市場的資本絕對比我們韭菜要懂得多。
實際上,現在的外面一大堆資本在瘋狂找AI標的,給到的估值都高到天上去,現在這個公司目前的市值雖然短時間漲了很多,但有故事,有技術,還有真實的產品,算是純正的概念龍頭。
對于那些資本來說,這點估值率可能也不算什么,估值比它夸張的多去了。
大老板真要把手里的貨抖一點出來,沒準真的有不少是愿意去接盤的。
所以我覺得要從實際去出發,用利益去客觀思考,而不是被情緒左右思考。
2
資本市場不相信愛情
這些年,全球關于富豪大佬們離婚的瓜,越來越多。
今天這個90億“分手費”的離婚案,相對國外那些頂級巨佬們來說,小弟弟都算不上。
2019年4月5日,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與妻子麥肯齊結束25年的婚姻,分手費360億美元(有說685億美元)。
2021年5月3日,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結束27年婚姻,為此他拿出了24億美元;
2022年11月,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宣布與妻子妮可·沙納漢離婚,可能瓜分940億美元;
當然還有很多硅谷大佬,離婚和多次再婚都是數不勝數。
現在的前5世界首富,4個都離過婚。
所以就有了硅谷不相信愛情的說法。
渣男王者馬斯克,3次離婚,9個孩子,婚外戀情有多少就連他自己都數不過來。
但總的來說,這些大佬的共同特性,除了西方特有的對待感情方面更加自我和開放外,還有不少確實是在事業狂。
最典型的也是幾經差點破產,為了工作可以睡車間的渣男馬斯克。
然后,在對待財富方面,雖然很多時候也是拉鋸撕扯,但都是擺在明面上的靠各自律師據理力爭。
但為了轉移財富或者避稅而假離婚的,但其實不多。
但在國內,企業老總們的離婚原因、過程和結果,相比就復雜得多。
國內的老總們離奇的離婚案,很多都是在于感情破裂然后財富分割糾紛,不是財產轉移(當然也有個別案例)。
不同國外一些頂級大佬,國內有一些企業是創始人夫妻一起辛苦打拼多年成功創辦的,但到最后感情不和,婚姻走到了終點時財產分割矛盾起紛爭的。
有公開對罵的,帶親戚打架斗毆,有上門搶公章的,甚至有雇兇命案的。
夫妻多年,始于式微,興于上市,到最終為了錢翻臉,這些題材成了可以水無數個續集的電視劇故事。
相對來說,其中有些確實比國外的野蠻了很多。
同時,確實可能會因此分走巨額的現金或股份。
比如現在的私募大佬徐翔離婚案,涉及200多億的財產分割問題(今天最新法院審判結果下來了)。
比如康泰生物的的實控人杜偉民離婚后,將名下23.99%股份轉讓給前妻袁莉萍,當期市值高達235億的A股之最。
在財產分割之后,確實會有一些情況會開始減持股份的。比如康泰生物的情況。
2016年9月份,昆侖萬維實際控制人周亞輝合計將2.7752億股股份分割給前妻李瓊,股權價值以當日股價換算超過75億元(后者后來也有減持,到2022Q3還有約1.323億股)。
雖然從股民的視角看,很多的上市老總離婚后確實有了更好的套現離場機會。
但客觀來說,這都是小概率事件,絕不是好的選擇。
跟國內這幾年為了買房而假離婚風氣盛行不一樣,資本市場有遠比通過離婚來套現離場好得多且合規的辦法,而且非常多。
他們完全可以等一個風口,造一個故事,等待市值被抄上幾倍,在宣布減持。
比如這一波AI概念,這不是都是很多大股東在高位宣布減持了嗎?
如果是很大規模的,那么把故事再講大很多,讓市值再做大很多倍,不斷跨界做投資,去燒錢一些跟自己有關聯的項目。
比如在市值頂峰的地產大佬,減持一部分錢,說去燒錢做生態化反,去做汽車,做芯片。燒它個幾百億進去,成了最好,不成也多少有些去向多少最終轉到自己口袋。
同樣也很香的。
如果還有更大的。
比如在香港和海外上市的大佬們,可以搞境外離岸家族信托。
地產黃金十多年,以及現在的互聯網科技時代近10年,造就大量的億萬、甚至千億財富富豪,這些行業大佬中,尤其最有錢的那一批,那個不在海外成立了十億、百億甚至千億級別的離岸家族信托基金?
這些,哪種不比“假離婚”要強?
3
尾聲
巴菲特說,婚姻是人生最大的一筆投資。
作為陪伴了大半輩子的另一半,很少人真的是為了錢而選擇離婚。
但人本身就是感性的動物,感情問題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有人想得通透,既然感情不再了,離開也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很多時候它跟錢其實沒關系。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那個主題上,說大老板的離婚是為了套現,那就真的沒那個必要。
也難怪人家董秘的火氣那么大的。
我們如何看待這家公司還值不值得買,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它現在的業務能力,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
如果它真的是高估了,這個事件導致股價跌下來很正常。
如果它的長期還依然值得期待,或許就是另一個版本了。
硅谷不相信愛情,A股何嘗不也一樣?
大家見仁見智吧。(全文完)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APP(ID:hkguruclub),作者:陳肖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