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蘋果不行了
圖源:攝圖網
作者|邊疆塞外 來源|格隆匯APP(ID:hkguruclub)
隔夜,全球市值最大的蘋果公司大跌3.7%,股跌價回2020年8月一線,市值罕見跌破2萬億美元。至此,蘋果從去年初的歷史高點回撤超過30%,整體蒸發了逾9000億美元。
艱難的2022年,蘋果幾乎以一己之力支撐著美國科技股的榮耀,而如今似乎有些獨木難支,帶領著納斯達克繼續沖向階段新低。
遠在太平洋的東岸,蘋果核心供應商被感緊張與無助。資本市場率先給出了答案。今日,A股市場中,立訊精密跌停,東山精密逼近跌停,環旭電子、鵬鼎控股紛紛重挫超5.5%。港股市場中,舜宇光學科技大跌逾10%,高偉電子大跌4%。
引發蘋果產業鏈股價劇震的導火索是蘋果需求下行了。據媒體周一報道,蘋果公司已經通知幾家零部件供應商在今年第一季度減產AirPods、AppleWatch和MacBook組件。
而在此前,蘋果就曾揮刀大砍價,讓供應商很是受傷。去年12月底,郭明錤在推特發文表示,由于明年上半年蘋果iPhone14鏡頭價格降價幅度將比過去更劇烈,部分鏡頭砍價幅度甚至高達2成,鏡頭供應商大立光、玉晶光、舜宇光學明年上半年或將盈利承壓。
他表示,蘋果降價雖然是家常便飯,但鏡頭供應商正面臨比以往更大的蘋果降價壓力,這與鏡頭的毛利率高于其他組件,以及蘋果試圖減輕經濟衰退對其利潤的負面影響有關。
蘋果削減旗下重要產品產能、大砍供應商價格,引發了市場對其需求深深的擔憂。站在海外經濟即將進入衰退的十字路口,蘋果以及背后的一船人又將何去何從?
01
紅利殆盡
2022財年,蘋果業績是非常亮眼的??偁I收3943億美元,同比增長8%,凈利潤為998億美元,同比增長5.4%。其中,美國、歐洲、大中華區為前三大營收重點區,分別占比高達37.5%、24.12%、18.82%。
分業務看,iPhone營收2054.89億美元,同比增長7%,占總營收比例為52.11%。其實,自從2012年開始,iPhone銷售收入占比就一直保持在50%以上,在2015年曾接近2/3。
第二大業務是蘋果服務,2022財年營收781.29億美元,占總營收比例的19.81%。其次是可穿戴設備及家庭和配件、Mac、iPad,全年營收分別為412.4億美元、401.77億美元、292.92億美元,占總營收比例為10.46%、10.19%、7.43%。
最近幾年,全球智能手機其實是實實在在的紅海市場。2019年,全球出貨量為13.8億臺,2020-2021年僅有12.16億臺、11.2億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貨量僅有2.89億臺,環比減少0.9%,同比下降11%。
蘋果卻逆勢殺出重圍,2022Q3全球市占率為18%,排名第二,僅次于三星。這是蘋果過去12年來Q3最高的市占水平,也是全球5大智能手機廠商中唯一實現增長的公司。
在中國市場,蘋果同樣大殺四方。今年10月,蘋果占據市場份額高達25%,為歷史最高水平,而其他競爭對手均錄得下滑,但蘋果逆勢環比增長21%。蘋果在國內市場已經連續2個月錄得銷量最高。
究其原因,蘋果主要是搶占了華為被制裁大背景下的高端市場份額,得以實現銷量、業績高速增長的。
2019年Q2,華為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高達37%,而蘋果只有6.7%。到了2020年Q2,華為進一步擴大其份額,達到45%。其中,2500元以上的中高端機型占到56%的份額,而蘋果只有7.8%。2020年上半年,600美元以上的超高端智能手機中,華為市占率44.1%,超越蘋果的44%。在海外市場,2019年第二季度拿下全球第一市場份額的寶座。其中,歐洲市場,華為與三星的市占率差距由一季度的16%縮小至4%。
后來,華為被制裁,核心芯片無法生產制造。另一方面,美國切斷了其供應鏈,導致華為出現了部分手機元器件缺失。國內70%的市場份額被蘋果拿下,海外高端市場也被蘋果與三星強勢瓜分。
但蘋果吃華為的紅利已經殆盡。2023年,蘋果的業績壓力將與日俱增,迎來真正考驗。
有分析師認為,蘋果2022財年第四財季業績亮眼,或許跟iPhone14提前發布有一定關系。但發布之后,包括以中國在內的市場中,iPhone14、14Plus、14Pro以及14ProMax等主力機型銷量均不及預期,業績壓力在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開始集中顯現。
據VisibleAlpha的數據,蘋果今年第四季度的凈利潤將下降8%以上,這是14個季度以來第一次沒有實現增長。另據TrendForce預測,2023年一季度蘋果iPhone系列出貨量將大幅下降至4700萬臺,同比驟降22%。
銷量全球第二,營收利潤規模第一的蘋果也將不得不面臨全球消費電子行業寒冬的壓力。
02
寒冬
消費電子寒冬,并不是說說而已。
據DIGITIMES最新報告,2022年第3及4季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77億及3.11億臺,同比大幅下滑13.8%、17%。
去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電腦總出貨量3820萬臺,同比下降16%。其中,蘋果占比39%,三星、亞馬遜、聯想、華為占比分別為19%、10%、7%。同期,全球PC出貨量為7425.2萬臺,同比大幅下滑15%。其中,聯想、惠普、戴爾、蘋果(Mac)分別占比為22.7%、17.1%、16.1%、13.5%。
以上重要的消費電子產品還是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并沒有滑入衰退的宏觀背景下取得的。而2023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巨大挑戰。
IMF近日表示,世界經濟2023年很可能更加艱難,全球1/3地區經濟將陷入衰退。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則解釋稱,這是因為美國、歐洲等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經濟活動在同時放緩。她還補充到,新冠疫情的肆虐也將拖累全球經濟的增長。
美國、歐洲、中國是全球經濟的火車頭。而歐美在2023年陷入深度衰退的可能性比較大。
1月3日數據顯示,美國12月Markit制造業PMI終值錄得46.2,為2020年5月以來新低。而去年加息初期的4月,該數據一度高達59.7。
12月服務業PMI僅為44.4,低于預期的46.8和前值的46.2,創下8月份以來新低。綜合PMI僅為44.6,遠遜預期,為2009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糟糕的表現之一。歐洲方面,亦不樂觀。歐元區12月Markit制造業PMI終值為47.8,較11月的47.1有小幅回升,但仍然處于明顯的收縮區間。
但歐美實體經濟的嚴峻考驗才剛剛開始。
2022年,國際清算銀行統計的全球38家央行共加息210次,成為40年來利率上漲最為急劇的一年。全球國債利率也從2020年的0利率左右大幅攀升至2022年末的3.5%左右。
但到去年6月15日,美聯儲僅僅把聯邦基準利率提升至1.5%-1.75%,處于中性利率水平的區間,對于經濟的滅活并不大。到了11月,利率才來到了高利率區間的3.75%-4%。歐洲方面,歐央行從去年7月開始加息,到年末加息到2.5%,處于相對較高利率水平。
2023年,美聯儲或將繼續加息3次,利率水平提升至5%左右,具體加息次數以及高度還要參考通脹進展。歐洲方面,行長拉加德明確表示,后續幾次會議可能都維持50個基點的加息幅度。
到目前為止,歐美實體經濟僅僅承受了2個月時間的高利率水平,但經濟呈現的羸弱狀態已經夠讓人擔憂的。
明年還將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加息數次,且縮表的威力也將顯現出來。2022年,美聯儲累計縮表4140億美元,但加速是從9月中旬開始的。明年,每個月滿打滿算950億美元,全年將縮表1.14萬億美元。而歐洲央行也將加入縮表序列之中,將從3月份開始以每月150億歐元的速度縮減5萬億歐元債券投資組合。
高利率之上還將繼續加息數次,疊加縮表加速,貨幣高強度緊縮將在接下來對實體經濟產生明顯沖擊。其次,財政政策又受制于高通脹以及國債市場流動性壓力的掣肘。兩者疊加效應將在2023年充分演繹,實體經濟陷入泥沼將會是絕大概率事件。
而宏觀經濟疲弱對于消費電子的打擊是首當其沖的。截止今年11月,美國個人儲蓄為5200億美元(較10月減少1000億美元),較2020年高峰的4.85萬億美元大幅驟降近90%。目前儲蓄率為2.3%,已經接近2005年7月出現的歷史最低點2.1%。2023年,這些數據可能進一步惡化。
美國本土、歐洲是蘋果公司非常重要的市場,接下來其遭遇的經營壓力無疑是很大的。降本是蘋果公司對沖可能經濟衰退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亦是蘋果凍結招聘、對供應商產品砍價的重要邏輯。
03
尾聲
美國硅谷大裁員將在繼續。
12月底,有媒體報道稱,高盛可能最多裁員4000人,占人手約8%。近日,谷歌則祭出一項騷操作——突然收緊績效考核標準,6%員工可能將被打出低績效評級,比改革之前上漲整整三倍。這項改變讓人擔心谷歌將步亞馬遜、Meta等大廠后塵,迎來新一輪大裁員。
美國科技巨頭以及華爾街巨頭們對于未來經濟形勢的前瞻把握以及敏感度會是比較高的。它們不約而同進行大裁員降本其實已經暗示了未來經濟的衰退深度與烈度。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就曾表示,這可能是我們最近歷史上見過的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之一。而后沒多久,Meta裁員逾1.1萬人,約占公司總人數的13%。
凜冽寒冬降至,蘋果憑什么獨善其身?我們有必要警惕蘋果需求的超預期下滑,也需要防范果鏈龍頭進一步的下跌回撤風險。
壬寅之年,變局之年,誰都不容易,那怕你是盈利能力頂尖的公司。(全文完)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APP(ID:hkguruclub),作者:邊疆塞外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