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年度十大科學人物發布:北京大學曹云龍因新冠病毒研究入選
作者|王聰 來源|生物世界(ID:ibioworld)
2022年12月15日,Nature 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人物榜單(Nature's 10),這一榜單旨在選出十位在這一年重大科學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十大人物的故事以獨特視角濃縮了這不平凡一年中的一些最重大的科學事件【1】。
Nature 特寫部主編 Rich Monastersky 表示,在這充滿危機和精彩發現的一年里,Nature 選擇的十位人物既有幫助我們探知宇宙最遙遠存在的天文學家,也有在新冠疫情和猴痘疫情中舉足輕重的研究人員,還有突破器官移植局限的外科醫生。
在今年的十大人物榜單中,曹云龍來自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曹云龍博士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物理系,在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師從謝曉亮院士并獲得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副研究員。曹云龍一直專注于單細胞測序的技術開發,他的研究成果幫助追蹤新冠病毒演化,并預測了導致新變異株產生的部分突變。
曹云龍博士
2020年5月18日,謝曉亮/曹云龍團隊等在 Cell 期刊發表了題為:Potent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identified by 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sequencing of convalescent patients’ B cells 的研究論文【2】。
該研究報道了新冠病毒(SARS-CoV-2)中和抗體篩選的結果,利用高通量單細胞RNA和VDJ測序平臺,從60個COVID-19康復患者中超過8500個抗原結合的IgG1抗體中,篩選出了14個具有強中和能力的單克隆抗體。
這項研究首次證明了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可直接用于藥物發現,并且具有過程迅速、效果顯著的優點,這有望徹底改變人們篩選傳染病病毒中和抗體的方式。
2022年6月17日,謝曉亮/曹云龍團隊等在 Nature 期刊發表了題為:BA.2.12.1, BA.4 and BA.5 escape antibodies elicited by Omicron infection 的研究論文【3】。
該研究發現,奧密克戎突變株 BA.2.12.1、BA.4、BA.5 新亞型呈現出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并且對奧密克戎 BA.1 感染者康復后血漿出現了顯著的中和逃逸現象。
這些發現提示,基于 BA.1 的奧密克戎疫苗可能已不適合作為現有免疫背景下的加強針,所誘導出的抗體對新變異株將不具有廣譜保護效力。并且,由于新冠病毒存在“免疫原罪”現象并且可以快速進化出免疫逃逸突變位點,通過奧密克戎感染實現群體免疫是極難實現的。
2022年10月30日,謝曉亮/曹云龍團隊在預印本 bioRxiv 發表了題為:Imprinted SARS-CoV-2 humoral immunity induces convergent Omicron RBD evolution 的研究論文【4】。
該研究顯示,XBB相對于BQ.1的優勢可能部分是由于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RBD)之外的變化,XBB在編碼刺突蛋白N端結構域(NTD)的部分基因組中也有突變,XBB能夠逃逸針對NTD的中和性抗體,這可能會使它感染對BQ.1及相關亞型免疫的人。但值得注意的是,BQ.1正以極快的速度出現NTD區域的突變。這些突變大大增強了這些變體逃逸接種疫苗和以前感染所產生的中和抗體的能力。
曹云龍博士表示,如果感染了BQ.1,可能會對XBB有一些保護作用,但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提供證據。
除了曹云龍,還有兩人因在全球公共衛生問題上的突出貢獻而登上榜單,分別是 Lisa McCorkell 和 Dimie Ogoina。
Lisa McCorkell 是一位患有“長期新冠”(long COVID)的研究員,作為“患者主導研究合作組織”(Patient-Led Research Collaborative)的創始成員,她幫助提高了公眾對該疾病的認識,并籌集到了研究經費。Dimie Ogoina 是尼日利亞尼日爾三角洲大學的傳染病醫生,他對尼日利亞猴痘傳染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對抗猴痘疫情的關鍵信息。
2022年1月10日,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公布了世界首例活人成功植入基因編輯豬心臟的手術,57歲的心臟病患者大衛·貝內特(David Bennett)接受了一顆經過基因編輯的豬心臟移植以挽救生命。
雖然這個豬心臟僅讓大衛·貝內特延長了兩個月壽命,但這已經是異種移植領域的一個巨大成功和歷史性突破。帶領團隊完成這一基因編輯豬心臟人體移植的外科醫生 Muhammad Mohiuddin 毫無疑問地入選了Nature年度十大人物榜單。
Muhammad Mohiuddin醫生
還有幾人因為推動了非凡的科學成就和重要的政策進展而入選,他們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的天文學家 Jane Rigby,他在韋布空間望遠鏡進入太空并正常工作的任務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讓人類探索宇宙的能力邁上了更高的新臺階。Alondra Nelson 作為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的代理主任,幫助拜登總統政府制定了其科學議程的重要內容,包括科研誠信政策和關于開放科學的新指南。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墮胎研究員、人口學家 Diana Greene Foster 就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對墮胎權法律保護這一決定的預期影響提供了關鍵數據。
在今年的十大人物榜單上,還有一些名字與氣候變化和其他全球危機的發展息息相關。他們是: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孟加拉國達卡的國際氣候變化與發展中心的主任 Saleemul Huq、烏克蘭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代表團團長 Svitlana Krakovska。
Nature2022年度十大人物
參考鏈接: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4185-3
2.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5.025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980-y
4. https://doi.org/10.1101/2022.09.15.507787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物世界(ID:ibioworld),作者:王聰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