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一線洞察|老年新趨勢:VR運動/數字人民幣/中醫健康檢測儀深受銀發族熱捧
作者|劉一諾 來源|AgeClub(ID:AgeClub)
前言:
當銀發族遇到最前沿的科技產品,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近日,在北京舉辦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從最新為老、助老、適老科技和產品中,從眾多前去現場打卡的銀發群體中,我們洞察到了一些全新老年行業趨勢。
這屆服貿會充分納入養老相關內容,在數字服務專區、金融服務專題展、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等多個展區均有體現。
展會展出的遠程醫療設備、各種類型的機器人、中醫診療器具、醫藥健康產品等,都將給智慧養老的服務模式、產品創新帶來新啟發。
結合實地體驗,我們將從休閑娛樂場景、線下消費場景、健康管理場景分別切入,探討服貿會上暗藏的老年行業創新點。
01
VR運動受銀發族熱捧:
場景化體驗引流效果顯著
在服貿會展館內,AgeClub發現,吸引老年人的不再僅僅是紀念品、服裝鞋帽等的展銷,為小禮品大排長龍的老年人很少見——反而是,現場呈現的新技術、新設備更受他們的歡迎,打卡體驗時讓同伴拍照,成了他們最熱衷的活動。
由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臨近,本屆服貿會展出了許多冰雪運動體驗項目,利用VR技術和傳感器、智慧大屏等設備,老年人在室內就能體驗滑雪、雪車等冰雪運動。
其中,中國銀行的數字人民幣展臺推出了VR滑雪體驗,需要下載“數字人民幣”APP,并充值一定金額才能上機體驗,每次消費1元。
在需要付費的情況下,眾多老年人依然排起了隊,希望戴上VR眼鏡體驗一把高山滑雪。
體驗的同時,他們非常注重留影:現場,一對老年夫婦體驗完VR滑雪項目,阿姨很認真地分析叔叔拍攝的照片,指明哪里拍得不夠好。
從AgeClub的觀察來看,中老年人熱衷VR冰雪項目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運動體驗:滑雪、賽車等競速項目有很高的危險性,老年人抗拒健康風險,運動模擬設備能夠幫助他們體驗未曾嘗試的運動,在體驗過程中,還能鍛煉身體;
場景體驗:為了多感官豐富運動體驗,開發者架設了虛擬現實場景,能夠讓老年人在室內跨越季節、跨越距離,親眼看到難得一見的美景,還省去了旅游費用;
社交資本:50后、60后新老人對前沿科技的接受度、好奇心越來越強,十分愿意體驗新技術,而且熱衷于自發拍照分享到社交平臺,呈現自己“與時代接軌”的形象。
我們推測,結合運動和實景娛樂的設備未來還會帶來更多機會:
健身設備:推出滑雪VR體驗、皮劃艇VR體驗等適合老年人的運動裝置,增強室內健身器材的趣味性和場景感,提升老年人自發運動的積極性和效率;
娛樂設施:面向年輕人的VR體驗館、游戲廳已有很多,但這些對于老年人來說依然是新鮮事物。節奏舒緩的VR游戲、旅游風光影像播放,能夠提供社交娛樂的空間,也能作為旅游觀光的一種替代品;
引流推廣:新老人對新技術有很強的好奇心,也熱衷于在社交平臺分享。面向老年人打造的商業綜合體可以引入VR體驗設備,滿足他們打卡分享的需求,塑造網紅打卡地。
AgeClub調研發現,已經有VR健身場所將老年人納入受眾范圍。
2021年6月,蘇州一家VR 健身科普體驗館曾舉辦青年、老年居民健身比拼,體驗VR自由騎行、VR城市跑酷等項目,需要根據系統場景的變化,上下坡騎行5分鐘以上、跑跳400米的賽程。
比賽中,60多歲的老年人完勝80后年輕人。
參與者表示,場景化的VR健身既新鮮又刺激,眼前浮現的場景讓人以為是真實的,其他社區的居民也時常來體驗。
上述內容表明,活力老人的體力完全可以駕馭低強度的VR健身運動,新技術也對他們有一定的吸引力。
除了VR運動體驗設備,服貿會的體育服務展區還呈現了大屏互動健身模式。
五輛動感單車一字排開,前方的大屏幕上是賽道和正在騎行的玩家角色,幾位年輕人正奮力蹬車,想讓自己超越其他選手。中老年人則在展商建議下選擇動感單車前的劃船機,在競速音樂的鼓舞下動力十足,開心地拉動器械。
大屏幕的出現,讓多人同時連線健身成為可能,適合老年人的劃船機也可以開發出弱化競技的連線娛樂模式,增強健身的娛樂屬性和社交屬性。
能夠刷卡記錄體能訓練數據的走步道、訓練架等也在服貿會上得到展示,智慧化的公共健身設備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普及。
02
數字人民幣離線支付:
實體卡錢包化解移動支付難題
這屆服貿會最核心的亮點之一,是數字人民幣的應用。
在金融服務展區,六大國有銀行、芯片研發機構、螞蟻金服、美團等公司圍繞數字人民幣,展示了一系列新技術和新產品,吸引了眾多老年人前來體驗。
解決老年人的移動支付問題,是數字人民幣的核心應用場景。在移動支付已經普及的情況下,數字人民幣讓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也能便捷支付。
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并向公眾兌換。從定義上來看,數字人民幣與支付寶、微信有本質上的不同:
支付平臺就像錢包,而數字人民幣是裝在錢包里的錢。
服貿會展商向AgeClub介紹,數字人民幣是政府行為主導,和商業行為主導的微信、支付寶相比,更容易得到老年人的信任。同時,數字人民幣擁有比支付寶、微信更加完善的支付體系,更加安全的支付環境,更加高效的支付模式。
雙離線支付是數字人民幣最突出的特點,也是區別于其他互聯網支付方式的重要之處,可滿足在飛機、地下室、停車場、偏遠山區甚至是地理災害等無網、弱網情境下的支付需求。
在未來的老年消費場景中,數字人民幣是官方力推的新興支付方式,老年人的支付門檻將進一步降低。
老年行業的從業者需要掌握數字人民幣的最新動態,圍繞數字人民幣的支付方式,也許會誕生新的玩法。
從已試點的信息來看,數字人民幣擁有軟錢包和硬錢包兩種形態:
軟錢包通過手機SE和SIM卡等多種載體形態,配合手機App使用,數字人民幣可以通過手機“掃一掃”和“碰一碰”實現交易,和現有手機支付類似;
硬錢包則包含IC卡、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等,可直接支持離線交易,更便于不使用手機的老年人使用。
展開來說,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有諸多應用場景:
卡類:根據錢包是否具備屏幕顯示、身份識別、收款功能等,分為標準IC卡、可視卡、指紋卡、全功能終端等不同形式;
可穿戴類:有手表、腕帶、手套等不同類型,滿足日常生活中的支付需求;
物聯網設備類:面向B端,多為智能POS機、車載智能終端等。
結合老年人的使用習慣,和老年卡、公交卡類似的卡類錢包操作簡單,形態各異的可穿戴類設備也便于他們隨身攜帶。
硬錢包都配置了華大電子、紫光同芯等企業研發的安全芯片,能夠保證敏感信息的存儲以及交易過程的安全。
作為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的準入機制十分嚴格,負責“兌換運營”和“流通服務”的機構與老年人群相關性強。
六大國有銀行,以及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兩家互聯網銀行在內的8家銀行,負責向公眾兌換數字人民幣;嗶哩嗶哩、美團、華為、拉卡拉等軟硬件的場景方和各類軟硬錢包的支持機構。
最值得老年行業關注的是“流通服務”機構,他們為公眾提供數字人民幣錢包,但不直接面向央行兌換數字人民幣,與運營機構之間無需再通過清算機構進行清算。這將降低數字人民幣的使用費率,提高了使用效率,是數字人民幣未來推廣中的關鍵一環。
在服貿會上,多家銀行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硬錢包,很多都與老年人的使用場景強相關。據不完全統計,有如下的呈現形式:
中國銀行:可視芯片錢包、智能電子證錢包、手環錢包、智能手表錢包,還有手套錢包、指紋芯片錢包、紙質芯片錢包等;
中國工商銀行:超大屏語音播報錢包、紙手表、門禁卡墜、盲人手表、老年智能拐杖,以及附加在日常用品外的液態硅膠手機殼、IC卡套、藍牙耳機殼等物品錢包;
郵儲銀行:可視卡硬錢包、可穿戴式硬錢包、異形錢包、全功能硬錢包等。
其中,老年智能拐杖錢包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
隨著老年消費品的不斷豐富,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與銀行等機構合作,推出搭載芯片的數字人民幣可穿戴支付終端,這也是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機會點。
在卡片類硬錢包方面,美團展示了與中國聯通、中國銀行合作開發的數字人民幣新應用:基于智能SIM卡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NFC支付功能,實現用卡片或手機“碰一碰”,開關美團單車并同步完成付款。
卡片的外表與市政交通一卡通類似,增加了電子墨水小屏,能顯示交易金額、可用余額等信息。當卡片靠近共享單車的掃碼區域,就像公交車刷卡一樣簡便,車鎖自動彈開。
有的可視卡硬錢包還搭載了健康寶狀態查詢功能,對于老年人來說非常方便。
在螞蟻集團的展臺上,工作人員展出了一款名為“含安全芯片支付終端”的智能工牌。這款產品融入了二維碼功能,在缺少刷卡終端的掃碼支付場景也能使用,解決了老年人的付款碼支付痛點。
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集團通過網商銀行獲得準入資質,騰訊則通過微眾銀行切入相關業務,兩家移動支付巨頭均握有數字人民幣的入場券,并不存在被數字人民幣淘汰的情況。基于二者在老年用戶中的滲透率,在移動支付領域很可能出現新的玩法。
在支付場景外,數字人民幣在養老場景的應用已經出現。
大家保險養老社區是數字人民幣落地的首個養老服務場景。服貿會期間,大家保險數字人民幣展位接待咨詢者近千人次,接待智能胸卡體驗者三百余人。
據了解,此次展出的智能胸卡,是由中國銀行數字人民幣和中國聯通智能胸卡聯合開展的新型養老業務,集合了數字人民幣小額支付、緊急呼叫、電子圍欄、軌跡查詢等多種服務功能。
目前,首批20張卡已經在大家保險養老社區相關護理站率先落地使用。
老年人戴上數字人民幣胸卡,工作人員就能通過后臺系統實時定位行程,遇到緊急情況,可以一鍵呼叫親情鍵,也可以按SOS按鍵呼救,工作人員能夠快速定位找到老人。
在此前的報道中,上海的長者食堂已經開始應用數字人民幣技術。
在結賬時,如果選擇用數字人民幣支付,無需出示身份證件,不論戶籍所在地,后臺系統都可以自動給60歲以上老人就餐打9折,75歲以上老人打8.5折。對于街道里的特殊標識老人,如低保低收入、特困供養、優撫及重殘無業等,就餐還可以直接減去5元的費用。
可見,不論是在康養機構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數字人民幣的出現都將提升老年人支付便捷度,間接促進老年人群消費。
03
健康檢測設備熱潮來襲:
健康管理痛點亟需滿足
“老年健康”隸屬于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是本屆服貿會特別設置的主題展示板塊,重點展示養老服務、輔助器具、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囊括疫苗、創新藥、智慧醫療等多個模塊,但從人流量分布來看,熱度最高的依然是中醫藥互動體驗專區。
傳統的醫生免費坐診深受老年人的歡迎。
不管是中醫、藏醫還是瑤醫,從開館到閉幕,展臺前一直人頭攢動,老年人與坐診醫生認真交流自己的情況,希望能獲得指導。北京同仁堂等知名藥企的展臺前也有不少老年人圍觀選購。
通過低成本的方式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并獲得相應的科學指導,是目前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點需求。
AgeClub觀察發現,大量參展機構都展示了健康檢測終端設備,引來大量中老年觀眾體驗。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富有科技含量的終端都加入了中醫概念,面診、舌診、號脈等中醫診療方式,都被搬入了康養機構及居家場景下。
以新奧集團旗下的來康科技的多款產品為例:
來康鏡PRO類似于浴室鏡,可以通過智能交互完成舌診和面診,連接來康科技旗下的多種智能檢測設備,成為家庭健康智能集成交互終端;
智能便(尿)檢儀類似于智能馬桶蓋,可以長期監測用戶的尿液成分(尿膽原、潛血、膽紅素等指標)變化,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增加檢測血壓、體溫、人體成分等其他健康指數,目前已經獲得二類醫療器械資質;
臺式脈診儀能夠實現智能脈象采集與信息處理,全真模擬中醫的"切脈”,為中醫脈診更加客觀、準確地進行臨床診斷、輔助診斷、療效判定提供技術支持。
現場,來康鏡和智能脈診儀都吸引了大量中老年人排隊體驗。其中,有一位叔叔排了很久的隊,很認真地按照提示進行智能脈診。診斷結束后,脈診儀的智能屏上顯示了很多推薦菜品,這位叔叔拿出手機仔細拍照,希望回家參考。
來康科技展商告訴AgeClub,這些智能設備已經應用到了新奧集團旗下的養老地產項目中。在居家場景下,這些智能設備依然有高頻使用的機會,也能老年滿足人對健康測評的需求。
在同一展區,上海中醫藥健康服務國際合作中心也推出了“中醫四診儀”,即中醫舌面脈信息采集體質辨識系統,將中醫舌診、面診、脈診、問診等子系統整合,可記錄、分析、保存四診原始圖像、客觀化數據、四診特征。
此前松下推出了一款健康一體機,在健康馬桶蓋的基礎上增加了健康扶手,通過扶手內置的感應裝置測量人體體脂率、BMI、骨量等6大健康數據,新增尿檢功能可以監測尿比重、PH值、微量蛋白質等6項健康指標,獲得有效的身體自測數據,及時發現身體異常,實現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測管理。
此款健康一體機已經在旗下雅達·松下康養社區應用,并在近期被宣傳推介。
從整體趨勢來看,健康監測終端設備已經完成了最初的市場探索,借助機構力量在養老地產、養老公寓等較為高端的康養社區進行安裝。越來越多的醫療設備研發機構正瞄準這一賽道,結合中醫理論研發產品。
由于每一款智能檢測設備的造價均不低,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大規模進入家庭場景還不太現實,但是在社區養老驛站進行布局依然有很大的市場。
在中醫理念之外,國外企業也帶來了健康檢測設備的其他打開方式。
日本電氣株式會社(NEC)本次呈現了活動能力檢測解決方案“活動能力檢測一體機”:
采用3D傳感技術采集人體步行姿態,通過AI大數據分析,實時比對步態年齡,測試者只需面向傳感器正常行走6米,即可立刻獲得步態測試結果。
該設備除了可應用于養老機構外,還可廣泛應用于商場、健身中心等場所,方便老年人群了解自己的運動能力。
如果說前文提到的VR娛樂設備能夠滿足老年人的娛樂、社交、分享需求,那么以“活動能力檢測一體機”為代表的健康檢測設備則能滿足他們對掌握自身健康狀況的渴望,應用在商超等場所也能起到引流作用。
在此前的觀察中AgeClub發現,自動血壓測量設備已經被安裝在倉儲超市等場所中,前來購物消費的老年人愿意主動使用,隨時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這類設備的引入,有利于商業綜合體老年客群粘性的增強。
結語:
服貿會不僅呈現了國內外最前沿的創新技術,也讓我們看到了老年人群面對這些創新技術的真實反饋。
比起排斥,他們更愿意擁抱未來,希望這些新鮮科技能夠早日應用到生活中。
科技正在適老、為老、助老領域中,發揮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老年行業的從業者們正站在創新技術和銀發人群中間,依托商業的力量,架起二者之間的橋梁,在助力新技術落地的同時,發現更多新的商機。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AgeClub(ID:AgeClub),作者:劉一諾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