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人輪椅需求量最大/增長最快!需求升級催生千億市場空間和四大變局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石薇 來源|AgeClub(ID:AgeClub)
前言:
流線型的車身,黑白配色,加上智能化的操控方式,這是目前市場上最新一代輪椅的形態。
相比傳統輪椅,它們無論是性能還是外觀,都出現了巨大的改變,看起來更加時尚和具有科技感,也有了新的名字——智能代步車,坐在上面出行,很難有人將其與“老”和“殘”這樣的字眼聯想到一起。
輪椅市場是典型的老年人市場。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輪椅消費人群中,年齡超過65歲的老年人群體占比約50%,且年齡越大,對輪椅的需求比例越大。
但同時,輪椅市場的需求還遠遠未得到滿足。根據國家輔具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輪椅的實際適配比例僅為10%左右。
國內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老人的需求也在加快升級,傳統輪椅市場卻存在許多問題:
一方面是產量未能滿足需求;另一方面,傳統輪椅在功能和設計上也存在許多痛點,難以跟上用戶日漸升級的需求。
伴隨著新一代智能代步車的出現,傳統輪椅將迎來一場巨大的變局。輪椅市場面臨重塑,技術的升級則打開了輪椅的想象空間。
變局之中,就是機遇。
01
新興品牌入局中高端輪椅市場
創新產品和營銷模式
老齡化趨勢加劇,作為助行輔具領域最重要的細分市場,輪椅市場空間不斷擴大,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和機遇。
AgeClub梳理了輪椅市場的發展現狀,發現以下4個顯著變化:
1.傳統輪椅市場已跑出頭部企業,新興品牌入局中高端市場
從企業端來看,目前我國的輪椅市場主要分為兩股力量:一類是以互邦、魚躍和佛山輪椅等為代表的傳統輪椅市場;另一類則是以蜂鳥、邦邦等為代表的新興品牌。
傳統輪椅市場經歷多年發展,已經從初期階段向中期階段邁進,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市場格局開始趨于穩定和集中,跑出了一些頭部企業。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輪椅市場市占率最高的是互邦輪椅、魚躍輪椅與佛山東方醫療設備廠有限公司,這三大品牌的集中度為27.17%,市占率前10的輪椅品牌集中度54.41%。
另外,2020年10月,CN10/CNPP數據研究、十大品牌網聯合推出的2020年中國輪椅十大品牌排行榜,分別為互邦、魚躍、佛山輪椅、三貴、凱洋、康揚、奧托博克、衛美恒、中進和松永。
2020中國輪椅十大品牌榜
(注:資料來源于CN10/CNPP數據研究、
十大品牌網,AgeClub整理)
不過,從傳統輪椅企業發展的情況來看,多數聚焦于中低端輪椅市場,在高端電動輪椅、運動輪椅以及智能輪椅上的研發能力不足,產品缺乏科技含量。
在傳統輪椅市場之外,近兩年來,一些國內外新興品牌看到了國內中高端輪椅市場的潛力,通過新一代智能產品入局市場,成為這一行業不可忽視的新力量。
(注:以上為不完全統計)
這些新興品牌的入局,一方面在產品、營銷、渠道以及商業模式多個維度推動產業升級,另一方面也帶動了資本對這個行業的關注,蜂鳥、蔚爾等品牌目前都已先后拿到過多輪融資。
2.輪椅智能化趨勢初現,應用場景和人群進一步拓展
(1)電動輪椅正在成為主流,智能化趨勢顯現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我國現有輪椅生產企業100多家,60家以上企業擁有電動輪椅生產能力。而調查國內部分知名輪椅品牌,電動輪椅幾乎也已經成為標配。
同時,由于電動輪椅的核心技術與許多其他行業有著共通之處,也吸引了不少其他行業的企業跨界生產電動輪椅產品。
浙江英洛華康復器材有限公司,其母公司英洛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稀土永磁材料與制品、電機等,永磁材料是生產微電機(尤其是無刷電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而微電機正是電動輪椅的核心組織部件。
同樣原理的還有中航工業蘭州萬里機電有限公司,推出一款萬凌電動輪椅。
另外,從AgeClub去年統計近一個月輪椅的線上銷售數據來看,手動輪椅的銷量占比為74.3%,銷售額占比只有27.1%。
無論是供給還是需求,都表明電動輪椅正逐漸取代手動輪椅,成為市場主流。
在電動輪椅的基礎上,類似于代步車的智能化輪椅近幾年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普及,在國內的趨勢也開始顯現,但研發的主體仍然以新興品牌為主,傳統品牌少有布局者。
相比傳統電動輪椅,智能代步車將智能機器人技術應用于電動輪椅,操作起來更加智能和便捷,能夠應對更復雜的路況比如電梯、越障等,乘坐舒適度更高,外觀也弱化了輪椅所帶來的負面色彩,更具有時尚感和現代感。
(2)應用場景更加細分,適用人群進一步擴大
伴隨著輪椅產品的不斷升級,輪椅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元和細分,除了傳統的家用輪椅和運動輪椅,出現諸如越野輪椅、洗澡坐便輪椅、沙灘輪椅、爬樓輪椅等多種類型,適應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功能層面的細分之外,智能代步車還通過應用場景和人群的拓展,進一步打開了輪椅的想象空間。
智能代步車從外觀設計到命名,都弱化了輪椅的色彩。在人群和場景上,也不再局限于老年人和殘疾人的日常生活,開始拓展到普通人的短距離出行。
目前,日本智能出行品牌蔚爾已經在做相關嘗試和探索。
據蔚爾公司亞太區總裁田也介紹,目前,蔚爾已在阿布扎比國際機場等全球30多個機場開展了自動無人駕駛服務的測試,并在東京羽田機場實現商業化落地。
行動不便的乘客在抵達機場后,乘坐智能代步車,在顯示屏上選擇所需到達的登機口,代步車會自動將乘客送抵登機口,從而大大節省旅客尋找登機口的時間,快速實現點對點的移動,即使是對非殘障人士也很實用。
除了機場,田也指出,博物館、醫院、景區、購物中心都是智能代步車潛在的應用場景。
田也認為,智能代步車可以實現室內室外、長途短途出行服務之間的無縫連接,最終成為社會基礎設施系統的一部分,讓所有人都能輕松出行。
3.多元化渠道形成,線上KOL、直播帶貨漸趨火熱
老齡化趨勢的顯現以及電商渠道的興起,助推輪椅市場營銷渠道越來越多元化。
除了傳統藥房、醫療器械專賣店等傳統線下渠道,不少輪椅品牌開始拓展養老及老年用品等老年行業相關的渠道。此外,部分品牌還開始搭建自營渠道。
蜂鳥代步、邦邦機器人、蔚爾等品牌目前均在布局老年行業相關渠道;
互邦打造了線上下單線下門店自提的全新輕店鋪模式,線上通過天貓旗艦店即可查看附近門店,并實時展示門店售賣產品,用戶可在線上下單選擇門店自提,也可去往門店拿到產品以后直接通過天貓旗艦店“掃碼購”方式付款。目前,這種線下體驗服務中心已經在全國開設超過100家。
線下渠道之外,電商渠道占比越來越重要。不管是互邦、魚躍等傳統輪椅品牌,還是蜂鳥、邦邦機器人等新興品牌,幾乎都已經完成了主要電商平臺旗艦店的搭建,且線上渠道銷售占比越來越重要。
AgeClub統計電商數據發現,僅在淘寶天貓平臺,輪椅類目近一個月的銷售額高達約1.7億元。
魚躍集團更是在2020年雙11期間實現全網2.6億元的銷售額,輪椅品類位列京東銷量Top1。
除了布局線上旗艦店,許多輪椅品牌也開始嘗試直播、KOL種草等當下主流的新興營銷和帶貨方式。
AgeClub調研發現,魚躍、可孚、威之群、邦邦機器人等多個品牌都已在淘寶天貓等平臺開通品牌直播間,或通過淘寶視頻內容平臺逛逛進行輪椅產品展示、科普和種草。
除了直播,KOL帶貨也被一些品牌所關注。智能出行品牌蜂鳥創始人李宇杰在接受新消費內參(現更名為新消費智庫)采訪時曾透露,“輪椅界的KOL”是其產品研發及銷售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推動力量,未來將把KOL帶貨模型作為之后重點發展的銷售模型。
值得關注的是,相比傳統輪椅“有品類,無品牌”的現象,蜂鳥為代表的新興品牌,開始有意重視品牌的塑造和建設,希望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輪椅品牌的認知。
4.共享輪椅開始降溫,分期免息支付方式出現
三四年前,共享經濟的火熱推動了共享輪椅市場升溫,市場上出現了不少推出共享輪椅業務的企業,比如健租寶、法瑞納、暢行一點通、本木醫療等公司,還吸引了不少行業龍頭和資本的入局,比如中進醫療推出小V共享項目,互邦推出互邦老寶貝,健租寶、法瑞納則拿到過數千萬元融資。
但經歷數年發展,共享輪椅如今已經開始降溫。關于其發展前景,已經驗證的是需求的確存在,但市場空間較小,盈利模式也存疑。
目前,市場上多數共享輪椅是以半公益的形式存在,基本投放在醫院等渠道,租借模式一般采取押金+固定免費時長+租用的模式。
在支付方式上,除了租賃方式以外,由于許多配置較高的電動輪椅以及智能輪椅價格較高,不少企業在電商推行免息分期支付模式,降低用戶心理負擔。
02
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用戶需求升級催動輪椅市場變革
輪椅市場發生巨大變革的背后,根源都來自于用戶層面的兩大變化:一是老齡化趨勢的加強;二是用戶需求的升級。
1.老齡化趨勢加強,催生千億市場空間
前面提到,我國輪椅主力消費人群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且年齡越大,對輪椅的需求比例越大。而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目前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約為1.91億,占比13.5%。
按照這個比例來看,我國可以說是世界上老年人輪椅需求量最大、增長最快的國家。
實際上,早在2019年,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我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就高達4200萬。這4200萬老人里,李宇杰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估算過輪椅的潛在用戶,大概為1900萬人。如今,伴隨老年人口越來越多,輪椅的老年潛在用戶預計也將突破2000萬人。
另外,根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布的數據,我國肢體殘疾人人數為2472萬。
去掉兩個數據中重合的人數,預計輪椅的需求用戶接近4000萬人。這意味著,輪椅背后的市場空間將達到千億級別。
而目前,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我國輪椅的生產能力大概在300萬輛左右,其中還有一部分用于出口,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未被滿足。
2.用戶需求升級,傳統輪椅的缺陷
老齡化大趨勢下,還需要關注到另一個普遍現象——即全行業范圍內出現的用戶需求升級的變化。
當前,國家處于發展轉型的關鍵節點,整體經濟水平極大提升,消費端的觀念和需求也隨之升級,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已不僅僅停留于能用就行的階段,開始追求品質、舒適和方便。
在用戶需求逐漸升級的背景下,傳統輪椅產品過去所存在的痛點日益凸顯。
首先是難以應對復雜的路況。
傳統輪椅受制于體積大小、輪胎材質和性能等,在進出電梯等狹窄空間,以及通過減速帶、坑洼路面、小臺階等較為復雜的路況時,往往需要他人幫助才能通過,難以獨立應對較為復雜的情況。
更重要的是,當老人或者殘疾人士獨自外出不小心從輪椅上摔下來時,傳統輪椅無法將情況實時通知家人,難以對使用者起到保護作用。
其次,外觀設計存在硬傷,便利度、舒適度和時尚度不夠。
傳統輪椅在外觀設計上存在許多硬傷。在設計上,一方面,許多輪椅扶手的設計是固定的,當使用者從床上或者其他地方轉移到輪椅上坐著時,存在極大的不便,往往難以獨自完成。另一方面,許多輪椅難以調整坐姿和背部支撐的角度,長時間久坐難以保持舒適。
而在外觀上,傳統輪椅看起來也缺乏時尚和美感,這也讓腿腳不便者對使用輪椅存在很強的心理負擔。
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網友求助勸說腿腳不便的長輩坐輪椅的提問比比皆是。主要原因就是老人覺得坐輪椅不體面,不想表現出依賴性,寧肯不出門。
03
需求與供給錯位
輪椅普及仍然需要時間
盡管輪椅市場存在巨大的潛力和機遇,但未來發展仍然面臨一些挑戰:
1.需求與供給錯位,市場教育和普及之路漫長
從前文的數據來看,電動輪椅的銷售額占比高達7成,手動輪椅只有不到3成。電動輪椅正在替代手動輪椅,成為市場的主流。
但從需求端來看,手動輪椅的銷量仍然占大頭。這表明,由于價格因素的影響,用戶對輪椅的需求與供給出現了錯位,電動輪椅要想普及到更廣闊的輪椅用戶里,仍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而定位更高端的智能代步車,市場教育和普及之路將更加漫長。
AgeClub調研輪椅的線上銷售情況發現,用戶對輪椅產品的接受度從數百元升級到了數千元,但超過萬元的中高端輪椅產品在用戶心里的接受度仍然很低。
AgeClub統計發現,銷量最高的產品里,手動輪椅的價格多在500元以下,電動輪椅的價格主要在3000元以下。
而近一個月里,超過萬元的中高端輪椅產品在淘寶天貓輪椅的總銷量占比不到0.5%。
不可否認,中高端和智能化是國內輪椅市場未來的趨勢,也是待開發的藍海。但如果沒有國家牽頭的輔具租賃和醫保補貼等政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智能代步車以及其他中高端輪椅普遍萬元以上的售價,在國內所能覆蓋的用戶范圍都將是金字塔尖的一小撮人。
2.輪椅租賃可行性存疑,支付模式需要進一步探索
輪椅產品普及的一大障礙,在于價格居高不下。針對價格層面的影響,推行輪椅租賃成為市場的呼聲。
但輪椅租賃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共享輪椅的發展經歷驗證了結果仍然是存疑的。
一臺輪椅的使用壽命最長多在5-6年,而輪椅的主流用戶基本都是長時間無法獨立行走的人群。他們一旦租用輪椅,基本都需要以年為單位計算。
這意味著,當他們租用輪椅時,可能會一直用到輪椅使用壽命結束的那一天,這對出租方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很好的生意,畢竟租賃存在的意義就是通過擴大使用人數和提高頻率降低邊際成本,進而實現盈利。
而如果將租賃輪椅的用戶瞄準到短時間無法獨立行走的人群,那么市場空間又很小,這也是共享輪椅難以依靠租賃模式盈利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輪椅的支付模式上,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和創新,以降低價格對產品普及的因素。
3.地形條件復雜,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我國地理環境多樣,輪椅的發展受地形條件的影響因素較大。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東部地區老年人的輪椅需求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地區,西部地區老年人輪椅需求比例最低,因為西部地區多山區丘陵,輪椅出行極不方便,反而老年人對拐杖需求率最高。
基礎設施同樣有待完善。
社交平臺上不少輪椅用戶表示由于公交車、機場等無障礙設施不夠健全,導致出門頻率降低。
相比城市,農村地區地形條件更復雜,農村用戶對輪椅的需求率也較低。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城市老年人對輪椅的需求率是農村老年人的4.42倍。
事實上,關于推進無障礙設施的建設也已經受到國家重視。2021年3月閉幕的全國兩會上,有關“無障礙建設”的議案成為熱點,全國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提出的相關議案達到了兩位數。
04
未來方向
提升研發實力+降低產品價格
關于輪椅市場未來發力的方向,AgeClub認為,企業端可以從研發和價格兩個層面著手,進一步推進輪椅產品的普及。
1.提升研發實力和用戶體驗,建立護城河
過去,傳統輪椅企業的競爭大多停留在低端輪椅市場,產品缺乏科技含量,同質化嚴重,設計也存在許多缺陷。
如今,輪椅行業技術升級的趨勢已經顯現,智能化人性化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與此同時,用戶規模和市場空間都在擴大。
這些變化,都將推動輪椅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并且會出現更多其他行業的跨界者。
因此,對于傳統輪椅企業而言,只有真正從研發入手,提升產品科技實力和用戶體驗,才能建立護城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2.降低產品成本,縮小價格對產品普及的影響程度
價格始終是制約體驗好,科技含量高的輪椅產品普及市場的最大因素。因此,對于輪椅企業而言,除了寄希望于輪椅將來被納入到醫保目錄或者輔具租賃政策中,靠政府補貼實現普及,還可以在核心技術和產品標準化兩個維度上降低成本,進而降低產品價格。
在核心技術層面,電動輪椅以及智能輪椅與很多其他行業的技術有著共通之處,比如前面提到的英洛華康復和蘭州萬里機電,都是憑借相同技術原理跨界生產輪椅,英洛華在電商渠道更是迅速站穩腳跟,銷售額領先不少傳統輪椅品牌。
因此,與其他行業大公司合作,或者在供應鏈層面實現技術共享,將核心技術的應用從專用變為通用,無疑可以大大降低核心零部件的成本,進而降低產品的整體成本。
除了核心技術,輪椅的價格還體現在定制化的費用上。輪椅企業可以通過模塊化方式提高輪椅產品和部件的標準化,讓輪椅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進行自由組裝,從而降低定制化成本。
關于模塊化,互邦北京辦事處總經理方立忠和銷售經理張樹青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智能輪椅要批量生產,必須實現模塊化,整個系統應由基本模塊和各個功能模塊構成,每個功能模塊負責一種功能,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配置最合適的輪椅。同時模塊化也能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AgeClub(ID:AgeClub),作者:石薇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