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麥郎之痛或可解:小時候多接觸狗可預防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癥
作者|nagisha 來源|生物世界(ID:ibioworld)
3月11日,曾因演唱歌曲《我的滑板鞋》而火遍網絡的歌手龐麥郎因精神分裂癥導致的嚴重精神障礙而入院治療。
實際上,在我國精神障礙并不罕見,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國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高達540萬。
生物世界曾發布過一篇關于小時候接觸寵物狗能夠預防將來患精神分裂癥的論文解讀,今天舊文重發。
狗狗作為“人類的好朋友”已經有3萬多年的歷史了,它們對主人無條件的愛、忠誠、順從和陪伴為主人提供了友誼和情感上的慰藉。
除了這些愛與陪伴,更神奇的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從小和“人類的好朋友”在一起可能對健康也有好處——減少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癥的幾率。
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和雙相情感障礙,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家庭研究表明這兩種疾病有很高的家族相關性。對這兩種疾病的廣泛遺傳研究已經發現大量與風險增加相關的基因組區域,然而,目前已鑒定出的影響較大的基因卻很少,而且在不同人群中,遺傳危險因素存在很大差異。
此外,特別令人注意的是,嚴重的精神疾病與免疫系統的改變有關,而免疫系統的改變又與幼年時期所接觸的環境有關。因此,人們對生命早期所暴露的環境因素越來越感興趣。其中,與寵物如貓和狗的接觸便是一個重要的環境因素。
2019年12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PLOS One 雜志發表了題為:Exposure to household pet cats and dogs in childhood and risk of subsequent diagnosis of schizophrenia or bipolar disorder 的研究論文。
探究了在嬰兒期和兒童期接觸家養寵物對以后精神疾病的發展速度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嬰幼兒期和童年時期接觸寵物狗,可預防和降低成年后精神分裂風險,而接觸寵物貓反而可能增加精神分裂風險。
研究發現,在三歲前開始接觸家養寵物狗的兒童在成年后能夠預防出現精神分裂。在出生后的前幾年時間內接觸家養寵物狗,可以降低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癥的風險。不過研究并未在寵物貓上獲得相同的實驗相關性,而且年齡在9-12歲之間接觸寵物貓的兒童在成人后出現精神分裂癥的概率略有增加。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12歲前接觸家養寵物貓或狗與隨后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或雙相情感障礙之間的關系。這項研究調查了年齡在18歲到65歲之間的1371名男性和女性,包括396名精神分裂癥患者,381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和594名對照者。
研究人員收集了研究對象與家養寵物貓和寵物狗接觸的數據,以及每個人的信息包括年齡,性別,種族/民族,出生地和最高水平的父母教育(以社會經濟地位衡量)。最終利用這些數據使用一個統計模型,產生一種危險比率,對首次接觸家養寵物的年齡與精神病學診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圖表繪制,并對首次接觸家養寵物的4個年齡范圍進行了分析: 出生到3歲、4歲到5歲、6歲到8歲和9歲到12歲。
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或童年時期(13歲前)接觸過狗,那么他患上精神分裂癥的風險在統計學上顯著降低(高達24%)。
對于那些在出生時就有家養寵物狗,或者在出生后至3歲前接觸到狗的兒童來說,保護效果最明顯。在研究的整個年齡范圍內,接觸狗與雙相情感障礙之間沒有顯著的關系。接觸貓與精神分裂癥或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風險之間均沒有顯著的聯系。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Robert Yolken 說:“對于這種可能的‘保護’效果,有幾種可能的解釋——也許是犬類微生物群中的某些東西傳遞給了人類,增強了免疫系統,或抑制了精神分裂癥的遺傳傾向。”
然而,從圖表中(紫紅色虛線)可以發現,那些在9歲到12歲之間第一次接觸貓的人患上這兩種疾病的風險略有增加。疑似由寵物傳播引發精神分裂癥的一個例子是弓形蟲病,這種病是由貓通過糞便傳播給人類的寄生蟲導致的。多年來,人們一直建議孕婦不要更接觸寵物貓,以因弓形蟲感染導致流產、死產或增加潛在精神疾病的風險。
自1953年以來從多個流行病學研究中發現,許多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精神疾?。òň穹至寻Y)的人,體內對弓形蟲病寄生蟲的抗體水平也很高,為弓形蟲感染和患精神分裂癥風險增加之間的關聯提供了證據。
研究人員提醒說,接下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并更精確地定義嬰兒和13歲以下兒童接觸寵物貓和狗導致精神疾病的實際風險。
Robert Yolken 表示:“更好地理解寵物接觸和精神疾病之間聯系的機制將使我們能夠制定適當的預防和治療策略。”如果研究數據是當前現實的反映,那么大約84萬例精神分裂癥病例(占美國診斷出的350萬人的24%)可以通過養寵物狗的方式進行防治。
論文鏈接: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25320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物世界(ID:ibioworld),作者:nagisha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