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炒股炒樓的結局都會很悲慘?
當股市持續走牛的時候,房地產市場也迎來了政策利好的“套餐”:央行、住建部、銀監會日前發布通知,將購買普遍自住房的“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調至不低于40%,購買普通自住房公積金首付比例調整為20%,購買普通自住房的二套房公積金首付比例為30%,同時財政部、國稅總局也宣布“營業稅滿五免征變為滿二免征”。
房產新政意在鼓勵改善型消費群體入市,新政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對促進房地產的成交量回暖有所幫助。而恰在此時,股市又逢十年難得一遇的“天天向上”的機遇。這就使得很多投資者很是糾結,他們既不愿意踏空這波難得的股市暴富機遇,又想不錯過樓市最后抄底的大好時機。所以近期市面上就關于究竟是該買房還是炒股的討論不絕于耳。
如今,多數專家建議投資者要抓住難得的炒股機會,圓上暴富之夢,切不要現在盲目入市炒底樓市,其理由有三:其一,房產新政是意圖阻止樓市成交的持續低迷,而并非鼓勵投機投資性需求入市,所以房地產投資的暴富時期已過。其二,在房產新政出臺之時,房地產股在短暫的反彈之后,集體快速下跌,地產指數不到半小時從上漲5%到全線盡墨,說明市場并不看好房產新政的中長期效果。其三,現在炒房風險很大,弄不好會去接房產的“下落快刀”,成為十多年樓市泡沫的最后買單者。
不過,筆者認為,現在不是炒底樓市的時期,而是拋房兌現盈利的好時機。之前很多城市房產價滯量跌,投資者一時無法脫手,現在可以利用樓市的短期回暖,將多余的房產予以變現,這樣可鎖定利潤,落袋為安。因為房產新政只能在短期內促進一下樓市的回暖,無法根本上改變國內樓市回歸消費屬性的進程。那么現在是不是炒股的好時機呢?我覺得投資者應該股市瘋牛,趁早逢高出貨,避免成為下一輪大熊市的犧牲品。
首先,中國股市和樓市都在濫用金融杠桿。繼春節后交易日突破1.2萬億元之后,進入3月,兩融余額又突破1.4萬億元。3月24日,滬深A股的融資融券余額首度突破1.4萬億元,達到14211億元。此后三天連續上行,每天創出歷史新高,余額數量分別為14427億元、14588億元和14662億元。
現在很多券商已經繞過兩融的50萬元的門檻,允許散戶做融資業務,這與前些年的銀行進行房貸大躍進,助推房價泡沫如出一轍。不過筆者認為,股市中的機構投資者要想兌現遠比樓市拋盤要容易得多,廣大散戶短期可能贏利豐厚,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輸得傾家蕩產。而且在金融杠桿濫用的市場中,股市大起大落將是新常態。
再者,股市的泡沫并不比樓市輕多少。中國股市自去年7月上漲以來,漲幅超過了90%,短期內堆積了大量的獲利盤。目前深交所市盈率大數是42倍,上交所17倍,兩市平均26倍,但是創業板卻已經達到了85倍,這已經超過了美國科技股泡沫的70倍水平。這樣嚴重脫離基本面的股市泡沫一旦破滅,不知道有多少散戶投資者會欲哭無淚。
此外,隨著股市的持續走強,A股二級市場上的多項數據也刷出新高,這不得不引發我們的警惕。其中滬市平均股價已經達到10.25元,深市達到13.72元,均創出了近年來的新高水平。與此同時,A股市場上的百元股價達到了25家,兩市低于5元股價的上市公司已經減至26家。可見現在入市炒股,已經基本上找不到便宜貨了。所以現在炒股的風險并比炒樓小。而且炒樓萬一被套,還可自住,炒股巨虧那只能是留下長久的傷痛。
最后,可怕的羊群效應再現,卻恰是拋籌離開股市的大好時機。中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3月16日至3月20日這一周,新增A股開戶數創2007年6月以來新高,超過110萬戶,較前一周上升57.94%。3月前3周,新增A股開戶數連續處于高位,分別為66.19萬戶、72.08萬戶和113.85萬戶,短短3周共有252萬多戶新增A股股民入市。
如果說前幾年的羊群效應,讓很多人成為了房奴,但起碼現在房價沒有出現大跌。而股市就不同了,僅筆者就經歷了數輪牛熊轉換的周期。我們知道社會財富就是這么一點,在股市中無非是上演擊鼓傳花的游戲,當全國人民都希望通過炒股來一夜暴富之時,必是機構投資者拋籌離開股市的最佳時機。歷史經驗證明,凡是跟在羊群效應入市的散戶,沒有虧損不慘重的。前二年盲目跟風炒金的中國大媽迄今還沒有在黃金市場上解套呢。
廣大居民該炒房還是炒股?專家們眾口不一。不過筆者倒是建議大家,沒有趕上股市和樓市瘋牛行情的人就不要進去了。要是有正好趕上幸運兒,還是要趁著股市、樓市泡沫還沒有破裂的時候,早點獲利了解,落袋為安為妙。當泡沫破裂之時,你就會明白,持有現金,規避泡沫風險,本身也是投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