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遭集體訟訴深陷做空危機?
截至2月8日,已陸續有至少7家中美法務機構對阿里巴巴提出集體訴訟,這致使阿里股價近期持續低迷。截至美國時間2月6日收盤,阿里股價報收每股85.68美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52%;而和1月28日每股100.30美元價格相比,短短8個交易日阿里股價已累計跌幅超過14%。對此,有市場人士擔憂,此次阿里有可能因集體訴訟面臨做空危機。
中概股在美被做空早已不是啥新鮮事情。新東方、分眾傳媒、360等知名中概股公司,都曾不同程度地遭受過質疑,除了各種負面報告、調查之外,上市公司股票更是遭遇“渾水”等做空機構狙擊,一度引發很大震蕩。此次眾多法務機構對阿里的集體訴訟,很有可能使阿里陷入做空危機。
去年阿里巴巴在美成功上市之后,馬云一躍成為中國首富。而近日因淘寶售賣假貨一事,淘寶方面與國家工商總局打起了口水仗,于是引發了美國證券市場的高度關注。在美國投資者看來,或許淘寶售賣假貸可以被容忍,只需做出努力整改的姿態便可,但絕對不允許淘寶在阿里巴巴IPO之前沒有及時公布信息,隱瞞了真相,欺騙美國投資者。于是不僅是招來集體訴訟,而且阿里巴巴的股價也被機構故意做空。
不過,筆者認為,美國市場要對阿里巴巴進行集體訴訟成功率并不高,但是大肆做空其阿里股價卻是非常容易的事。其中原因有二,其一,針對上市公司集體訴訟的整個流程長達三到五年,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會選擇和訴訟方達成合解,以求盡快擺脫麻煩。不過,阿里方面則表示,自身并不存在被指責的問題,因此會積極應訴。這場官司可能會耗很長時間。
其二,國外律師事務所要想打贏這場官司的勝算不大,因為阿里巴巴的風險披露表述使得美國法院很難對其做出不利裁決。更何況,阿里巴巴的VIE結構資產都在中國,而外國法院對這些資產沒有執法權。也就是說阿里巴巴的資產都在中國,就算美國證券會對阿里開出天價罰單,如果阿里巴巴不認罰也沒轍。
雖然,集體訴訟未必能對阿里巴巴造成多大影響,但由此產生的如美國渾水、香椽這樣的做空投機構打壓阿里股價恐在所難免。去年5月聚美優品在紐交所上市,7個月后遭Pomeran去年5月聚美優品在紐交所上市,7個月后遭PomerantzLLP發起集體訴訟,指控聚美優品向投資大眾發布了錯誤的、誤導性的聲明。隨后4個月里,聚美優品市值縮水60%以上。tzLLP發起集體訴訟,指控聚美優品向投資大眾發布了錯誤的、誤導性的聲明。隨后4個月里,聚美優品市值縮水60%以上。
有投資者認為,阿里巴巴在美國股市的市值是“龐然大物”,美國機構投資者對其做空狙擊勝算并不大。同時,像高盛這樣的投行在事件發生后,發布對阿里巴巴的股價預期看好信息。不過,筆者認為,包括阿里在內的中概股,當時只圖一時上市的風光,但在美國上市之后常常會成為攻擊像。除了被指責淘寶售假信息披露不及時外,阿里巴巴本身就有眾多被攻擊的“出血點”:
首先,財務數據遠不如預期的那樣好。2015年1月29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14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雖然公司第四季度營收261.8億元,同比增40%,但還是落后于華爾街預期;而且第四季度凈利潤59.8億元,同比降低28%(以美國會計準則計,利潤同比降28%,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四季度利潤同比增25%)。
此外,有學者曾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將阿里、谷歌以及臉書上市前的增長率和他們上市時的市盈率相比,發現阿里的股價明顯高估。而要維系過高的股價則需要阿里不斷向市場表明,阿里巴巴未來盈利預期將非常高,一旦跟不上預期,股價就會受懲罰。筆者認為,過高的估值,更有利于機構投資者對阿里巴巴股價的大肆做空。
再者,阿里巴巴應盡快在淘寶平臺上進行打假,杜絕假貨滋生的溫床,否則便一直會成為渾水等做空機構的狙點對象,永遠寧日。阿里巴巴曾經在2012年因打假有功,從美國政府的“黑名單”中撤下來了,為其IPO鋪平了道路。
但是這之后,淘寶上銷售A貨、高仿產品現象并沒有太大改善。這一問題未來如何解決,涉及到數十萬買家和上億買家的利益。此次阿里遭遇集體訴訟,蒙受巨額罰單外,還可能因此而被美國機構投資者聯合做空,股價長期處于低迷。所以阿里巴巴的股價要想不被做空,必須把自己的售假的出血點徹底解決完畢。
最后,阿里公司內部治理始終也是一大挑戰。阿里發展得過快也過于龐大,這樣的野蠻生長很容易引發各種公司治理上的問題。最好的例子就是眾所周知的“淘寶小二”腐敗現象。“淘寶小二”的腐敗如果任其發展,其代價可能是慘重的。2010年公司清理了逾千名涉嫌欺詐的“中國供應商”客戶,公司CEO衛哲、COO李旭暉因此引咎辭職。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在阿里上市前曾發布一份報告,提示阿里巴巴的VIE結構有重大風險。就是少數經營者團隊掌握了對企業的決策權,而公司的重大決策問題并不采用股東投資者一股一票的投票表決。馬云方面解釋是,VIE結構更有利于提高公司重大決策效率。但筆者認為,企業重大事項由少數人管理層來決策,雖然效率提高,但同樣容易犯決策失誤。從表面上看,阿里在美順利IPO,但這種VIE結構,完全可以成為將來機構投資者做空阿里巴巴股價的充足理由。
雖然集體訴訟并不見得能馬上給阿里巴巴造成多大麻煩,但是像渾水、香椽這樣的做空機構,會利用這個契機開始對阿里巴巴股價展開一輪又一輪的做空,持有阿里巴巴股票將有較大風險?,F在看來,像阿里這樣的中概股普遍存在著較多瑕疵,如果不進行及時堵漏,恐怕很難在美不遭受攻擊。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