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咬緊限購不松背后有啥隱情?
各地“兩會”密集召開之際,房地產政策走向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率先公布的北京政府報告只字未提房地產,而在近期的地方“兩會”上,北京上海已有明確的消息傳來。北京副市長陳剛稱暫不考慮放開限購,“北京房地產價格正有所回落,房價正理性回歸”。上海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劉海生也在“兩會”現場表示,上海目前未考慮放寬住房限購政策。
與一線城市政府堅持限購不松綁政策不同的是,各專業機構就一線城市在2015年是否會取消“限購”政策打起了口水仗。社科院一份報告表示,2015年限購政策將告別歷史舞臺。上海易居房地產報告表示,2014年底,一線城市住宅成交有所回暖,房價環比有所回升。據此,2015年一線城市仍將面臨明顯上漲態勢,限購政策在短期內很難取消。
不過,2014年年底出現住宅市場短暫成交反彈之后,今年初全國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又現低迷。1月1日-20日,易居發布的數據顯示2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約728萬平方米,環比下跌約27%。而一些業內人士仍對一線城市房產市場抱有信心,他們預計春節過后市場成交量仍將繼續攀升。那么一線城市政府對于限購政策為啥緊咬不放松呢?
首先,北京、上海的房地產市場,對于全面樓市而言具有標桿意義,而各一線城市政府明確表示2015年暫不取消樓市限購政策,就是意圖對房地產市場需求繼續起到一個穩定的作用。筆者認為,由于一線城市過多外來人口的涌入,已經使地方政府感受到空前壓力,所以除非房地產市場崩盤,否則限購令將會成為一線城市長期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份,“北上廣深”4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分別為25845元/平方米、30032元/平方米、14641元/平方米和26510元/平方米。一線城市房價仍然居高不下,當地民眾仍然覺得房價偏高,所以一線限購令根本沒有取消的必要。
再者,一線城市與其他城市相比,去庫存的壓力明顯輕得多。從監測數據來看,2014年一線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量4370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9%,商品住宅累計成交約3210萬平方米,同比下跌22%,整體供求比為1.36,略供過于求。城市庫存消化周期快速下降,北京、深圳由去年年中的20個月降至年底的12個月,上海由13個月降至9個月。在庫存壓力并不太大的情況下,一線城市盲目跟風取消限購令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最后,限購令不取消,但是限貸、限價等放寬政策一樣也沒有收緊。信貸和公積金政策的逐漸寬松對市場而言是較大的利好。北京2015年1月份成交的90平米以下的房屋中公積金貸款占比為31.4%,較2014年12月增加了9.8個百分點。公積金貸款的總體占比也較2014年12月上升了7.5個百分點。
而上海在去年年底提高了普通住宅標準,新標準的推出使成交量急劇回升。據上海中原研究咨詢部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普通住宅成交比重為52.2%,其中內環內、內外環和外環外的比重分別為12.7%、18.8%和60.2%。普通住宅標準調整后比調整前總比重提升28.4%。所以對于一線城市來說,取消限購令負面影響太大,可用其他政策迂回救市,照樣可以起到調節房地產市場冷暖的效果。
從表面上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堅持限購不動搖,甚至限購政策將長期化。但實際上,目前一線城市房價仍然居高不下,去庫存壓力相對較小,又鑒于控制外來人口過快流入的需要,地方政府不便輕易放松限購政策,但是通過放松信貸、稅收等其他政策迂回利好房地產市場,這也會對房地產市場起到實足的支撐作用。不過,一線城市房地產泡沫過大,政策救市也只能延遲泡沫破裂進程,最終一線城市房價泡沫難逃破裂的宿命。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