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細分市場分析——綠色信貸(含綠色信貸投放規模、綠色貸款余額等)【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銀行(601988.SH);工商銀行(601398.SH);建設銀行(601939.SH);農業銀行(601288.SH)等
本文核心數據: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投放規模
——中國綠色信貸發展歷程
相比其他綠色金融領域,我國綠色信貸起步較早。自2012年起,銀保監會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旨在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以綠色信貸為抓手,積極調整信貸結構,積累有關綠色行業專業知識,加強綠色信貸能力建設,引導信貸資金流向綠色、低碳、節能經濟領域。
現階段綠色信貸業務主要是銀行為各類綠色項目提供擔保型信貸產品,并配套創新擔保方式,除此之外,碳排放權金融衍生品的信貸產品也是各金融機構積極相繼探索的方向,力爭建成多元化、特色化、專業化完善綠色信貸體系。總體而言,銀行綠色信貸業務已經基本覆蓋了低碳經濟、循環經濟以及生態經濟三大領域。據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綠色信貸余額從2013年6月末的4.85萬億(老口徑)迅速增長,截至2021年9月突破14萬億(新口徑)大關。從增速看,自2019年以來,綠色信貸余額同比增速基本保持高于貸款總額增速的水平,尤其是2021年以來增速環比顯著上行,說明銀行綠色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
——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突破35.75萬億元
過去幾年,中國在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金融市場之一。中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體系下,綠色信貸在綠色金融體系中居于核心角色。2024年第三季度,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為35.75萬億元。
——上市銀行普遍加大對綠色信貸投放力度
中國代表性綠色信貸發行的銀行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和江蘇銀行。
2023年,上市銀行普遍加大了對綠色信貸的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末,有42家上市銀行披露了綠色貸款相關數據,較上年末相比普遍增長;2024年截至上半年,除未披露的上市銀行外,我國各大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規模均延續2023年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增長。具體情況匯總如下:
——中國綠色信貸發行結構
分用途看,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為我國綠色信貸發行的三大主要用途,其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占比最大,2023年接近39%。
分行業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綠色貸款占比最大,2023年超過21%。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市場環境;國際綠色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經驗借鑒;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模式及典型案例;中國綠色金融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