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綠色金融行業服務場景分析——綠色建筑(含綠色建筑面積、發展空間等)【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銀行(601988.SH);工商銀行(601398.SH);建設銀行(601939.SH);農業銀行(601288.SH)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綠色建筑面積;綠色金融在建筑領域的發展空間
——中國綠色建筑發展歷程
國內綠色建筑行業自 2006年起步,經過觀念引導期、試點示范期、快速發展期,目前正處于轉型提升期,當前,綠色建筑多項管理辦法的出臺為綠色建筑領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體系支撐,也為綠色金融服務綠色建筑領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建筑節能對我國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建筑是我國碳排放重點領域,其中建筑運行是最大頭。根據《2023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建筑運行產生CO2排放22億噸,主要來自居民用能(包括用電、取暖、烹飪等)燃燒化石能源,約占全國同期總排放的21%。此外,生產建筑建材(包括鋼鐵、水泥、玻璃等)也會產生碳排放。結合我國當前產業情況,加裝各類節能和可再生能源設備,能夠有效壓降建筑運行碳排放,推動全國盡快碳達峰,由此可見,依托綠色金融發展綠色建筑對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城鎮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約118.5億平方米
當前,綠色建筑的發展理念逐漸滲透到社會與民眾中,根據住建部的數據,2019年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發布以來,綠色建筑項目數量持續上升,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約118.5億平方米,獲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累計達2.7萬余個。
——綠色金融在綠色建筑領域的投向依舊存在增量空間
目前,中國綠色債券投向的領域主要包括清潔能源、建筑、交通、污水處理、廢物回收等等,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數據顯示,全球綠色債券投向綠色建筑的占比約為30%,在亞太區占比高達49%,而這一數字在我國不到10%。造成差異的原因可能包含但不限于:其一,在“房住不炒”的綱領下,房企融資政策收緊,審批機構為防范資金通過“染綠”行為流向房地產企業而放緩審批;其二,發行綠債需要額外支付第三方機構評估費用、獲得綠色認證費用、后期維護等費用,加之潛在的時間成本,使一些企業望而卻步;其三,此前國內沒有明確將非住宅的民用綠色建筑納入綠色債券支持項目范圍,導致房企綠債多為境外優先票據??傮w來看,我國綠色金融在綠色建筑領域的投向依舊存在增量空間。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市場環境;國際綠色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及經驗借鑒;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中國綠色金融行業發展模式及典型案例;中國綠色金融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