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AI藥物研發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AI藥物研發管線正批量進入臨床階段【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潤達醫療(603108);鷹瞳科技(02251);中康控股(02361);醫渡科技(02158)等
本文核心數據:AI藥物研發企業;市場規模
AI藥物研發是AI醫療重點發展環節
根據GMI統計,2022年AI醫療市場規模達54億美元,目前,AI藥物研發是最主要的AI醫療應用市場,約占整體的28%;其次是AI醫學影像和AI精準醫療,分別占比達26%和22%。
企業跨行業布局特征顯著
AI藥物研發牽涉到藥理學分析、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項技術,形成了非常高的技術壁壘,參與AI藥物研發的企業類型主要有三類,分別是自研AI藥物研發企業、AI大數據模型服務商以及CRO服務提供商。
AI藥物研發管線批量進入臨床階段
截止2024年1月,中國已經有超過10家AI藥物研發企業管線進入臨床階段,企業包括英矽智能、未知君、冰洲石生物、瑞格醫藥、埃格林醫藥、宇耀生物、碩迪生物等。中國進入臨床階段的AI藥物研發管線數量達34條,其中自研是最主要的研發模式,占比85%,買入、合作模式占比較少。
從中國AI藥物研發進程來看,大部分AI藥物管線處于I期臨床階段,占比超過60%;此外,中國AI藥物研發管線持續推進,超過25%的管線進入II期臨床階段,同時有少部分管線已進入III期臨床階段。
全球市場規模預計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隨著臨床、科研數據的整合應用持續深化,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傳統醫藥巨頭、互聯網龍頭企業、AI獨角獸企業正越來越多的嘗試將AI技術應用到藥物研發的靶點發現、化合物合成、臨床試驗分析等各個環節。根據GMI預測,到2032年全球AI藥物研發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達200億美元,屆時中國AI藥物研發市場規模將突破30億美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醫療人工智能(醫療AI)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3章對國內外醫療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狀況、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第4、5章對醫療人工智能的商業模式與產業鏈的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