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3D打印行業進出口現狀分析 中國增材設備制造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高競爭力【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鉑力特(688333);先臨三維(600588);極光科技(871953);有研粉材(688456);杰普特(688025)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3D打印進出口金額;中國3D打印貿易順差;中國3D打印進出口產品結構
3D打印行業進出口總況
3D打印相關的海關編碼為“增材設備制造”,HS編號是“8485”,該系列編碼為2022年1月新增編碼。
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增材設備制造產品進出口總額10.73億美元,同比上升56.51%,反映3D打印進出口規模逐漸擴大,其中進口額0.87億美元,同比增長22.9%;出口額為9.85億美元,同比上升60.4%。實現貿易順差為8.98億美元,同比增長65.3%,出口規模總體遠高于進口規模,表明中國增材設備制造行業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高競爭力。
3D打印行業進口情況
從進口產品結構來看,“用塑料或橡膠材料的增材制造”的進口金額最大,達到3069萬美元,占總進口額比重達35.0%;其次是“增材制造設備零件”,進口金額為2199萬美元,占比為25.1%;排名第三的是“其他增材制造設備”,進口金額為1914萬美元,占比為25.1%。
3D打印行業主要進口來源國家或地區有德國、美國、以色列、新加坡、烏克蘭、中國臺灣等,其中2023年從德國進口的3D打印相關產品最多,金額為2640萬美元,占當年3D打印進口總金額的比重為30.1%;美國和以色列位居第二和第三,進口金額分別為1280萬美元和945萬美元,占比分別為14.6%和10.8%,其余國家的進口金額占比均不超過10%。
3D打印行業出口情況
從出口產品結構來看,“用塑料或橡膠材料的增材制造”的出口金額最大,達到7.92億美元,占總出口額比重達80.7%;其次是“增材制造設備零件”,出口金額為1.1億美元,占比為11.2%;排名第三的是“用金屬材料的增材制造設備”出口金額為5619萬美元,占比為5.7%。
3D打印行業主要出口目的國家或地區美國、德國、荷蘭、俄羅斯等,其中2023年出口美國的3D打印相關產品金額為3.64億美元,占當年3D打印出口總金額的37.2%;遠超排名第二的德國,出口至德國的3D打印相關產品金額為1.69億美元,占比為17.3%,其余國家的出口金額占比均不超過5%。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3D打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3D打印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3D打印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3D打印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