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4: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競爭梯隊、市場集中度等)
本文核心數據:競爭格局、產品布局、波特五力等
1、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競爭梯隊
我國伺服系統市場主要分為日韓品牌、歐美品牌和國產品牌三大陣營,由于需要的技術水平較高,伺服系統市場一直為外資品牌主導。近年來,國內廠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等舉措,不斷加強伺服系統相關的技術研發和生產能力,國產伺服系統的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并逐漸在國內市場中取得一定的份額,但與國際知名企業相比,其在整體性能、可靠性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2、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競爭者入場進程
國外伺服系統產品早在1950年前就已經出現,相對國外,我國伺服系統行業發展較晚。從我國伺服系統行業主要競爭者入場進程來看,較早布局的為鳴志電器、埃斯頓、匯川技術、正弦電氣等。企業間注冊資本規模差距較大,匯川技術注冊資本規模達26.35億元,星辰科技、步科股份、正弦電氣等企業注冊資本規模不到1億元。
注:橫軸表示成立年份,縱軸表示成立月份,氣泡大小表示注冊資本大小
3、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競爭格局
——通用伺服系統:國外品牌占據主要市場,國內廠商市場份額明顯提升
通用伺服市場中,外資品牌產品性能與特征各有不同,國內廠商通過持續研發實現逐步追趕。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內資品牌份額大幅提升,份額達到30.51%。
從企業競爭格局看,中國內資品牌通過持續研發,性能持續提升,目前已經接近日韓&中國臺灣廠商,同時具有明顯價格優勢和供應優勢,匯川技術、禾川科技等廠商近年來市場份額提升明顯。具體來看,2022年內資品牌匯川技術以21.5%的市占率位居國產品牌第一,禾川科技市場份額達3.4%,內資企業等份額逐漸提高。
——專用伺服系統:依靠價格及服務優勢,國產廠商占有較高市場份額
外資廠商專用伺服產品價格較高,在市場中大部分是以分銷代理商的模式進行銷售,對于專用伺服產品關注度較低,售后服務響應速度不及國產廠商。綜合影響下,國產專用伺服廠商市場份額占比較大,匯川技術、菲仕等國產品牌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4、中國伺服系統行業市場集中度
我國伺服系統市場集中度較高,無論是在專用伺服系統市場還是通用伺服系統市場,頭部企業均占據較高市場份額。但是在不同細分市場頭部企業類型構成有所不同。專用伺服系統頭部廠商要以國產品牌為主,以菲仕技術、匯川、北京超同步等廠商為代表,TOP6廠商占據中國專用伺服市場接近70%的市場份額。通用伺服系統頭部廠商主要以匯川技術為代表的內資品牌及其他外資品牌。以匯川技術、西門子、松下等內外資品牌為代表的TOP3廠商占據國內通用伺服市場40%的市場份額。
5、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從競爭情況看,無論是在專用伺服系統市場還是通用伺服系統市場,頭部企業均占據較高市場份額;從潛在進入者威脅來看,伺服系統作為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一環,再加之伺服系統毛利率水平較高,對于企業的吸引力相對較強;從替代品威脅來看,伺服系統外部替代品主要有步進系統等,伺服系統有精度、性能、矩頻和過載等優勢,但價格高昂,適用于高端場景,而步進系統的免維護優勢和低價適用于高需求量的廉價場景;從上游議價能力來看,我國伺服系統供應商類型豐富,原材料供應充足,但是伺服系統對原材料依賴性以及伺服系統企業對主要供應商依賴性較強;從下游議價能力來看,伺服系統的下游行業包括數控機床、包裝機械、紡織機械、印刷設備、電子專用設備等多個行業,下游行業類型豐富,此外,當前我國伺服系統主要以通用伺服系統為主,產品專用性較弱。
綜合以上分析,我國伺服系統行業競爭狀態總結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伺服系統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伺服系統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伺服系統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伺服系統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