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農業數字化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互聯網大廠紛紛入局搶占市場【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隆平高科(000998)、大北農(002385)、天禾股份(002999)、新洋豐(000902)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中國農業數字化行業政策歷程圖
1、中國農業數字化行業發展歷程
1980-1999年,中國農業數字化處于萌芽期。1998年,“數字中國”戰略提出,涵蓋數字農業等領域。中國開始探索農業數字化模式。2000-2012年,中國農業數字化進入啟動期。2000年,全球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帶動“互聯網+農業”成型。2003年,中國“863”計劃將“大規模現代化農業數字化技術應用研究與開發”列為重大科技專項。2013年至今,中國農業數字化進入高速發展期。2013年,中國農業部在天津、上海等地對物聯網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進行探索與試驗。2020年《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出臺,助力中國農業數字化的發展。202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強調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推廣。
2、中國農業數字化行業標準日漸豐富
目前,我國農業數字化行業標準體系由政策標準和市場標準構成。根據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網站查詢的有關“農業數字化”、“農業大數據”、農業信息”等行業相關標準情況,截至2024年1月13日,我國農業數字化行業標準共124項。近幾年來,我國農業數字化行業標準數量逐漸增多,行業標準體系建設逐年加強。
注:①上述標準數量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1月13日;②上述標準統計范圍均為即將實施標準和現行標準。
3、中國農業數字化行業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2020年以來,國家政府不斷出臺政策支持我國農業數字化,2020年《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中提出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2023年,《農業農村部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實施數字農業建設項目,建設一批數字農業創新中心、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
4、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持續增長,農業轉型升級需求強
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5-2022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持續增長。2015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458億美元,2022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到1378.0億美元。2023年截至10月,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1149億美元。我國農產品對外依存度較高,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與居民消費快速升級不相適應矛盾日益凸顯。究其原因為中國農產品市場供需不匹配,農業綜合效益偏低,整體農業市場競爭力不強。中國農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較為迫切。
5、中國互聯網大廠布局農業數字化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實施,我國農業數字化行業的參與者逐漸多元化。互聯網大廠同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加快布局數字農業。從2023年我國農業數字化行業互聯網大廠的布局歷程看,數字化、智能化是互聯網大廠布局農業賽道的主要方向。作為國內首個由互聯網公司推動的跨學科、跨行業的數字農業研究與應用平臺,2023年7月,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指導下,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共同發起 “人工智能VS頂尖農人”草莓種植大賽,向AI農業邁進。騰訊主要著手智慧農業數字終端、日光溫室數字化系統、農文旅等。2023年2月,騰訊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共同發起國家作物種質庫2.0項目,建設可視化交互式信息展示系統,促進國家作物種質庫新庫信息化建設能力提升。京東依托其強大的物流體系,打造全鏈路數字化解決方案,2023年4月發布國內首例跑山雞全鏈路數字化解決方案,對農產品進行全流程溯源管理。每只雞都有一個溯源碼,消費者通過掃碼可以了解養殖基地、生長周期,以及屠宰加工鏈路。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農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慧農業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慧農業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慧農業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