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3年中國及31省市人工耳蝸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多項利好政策促進行業發展
本文核心數據:政策匯總;政策解讀
1、政策歷程
人工耳蝸行業進入集采新階段。2018年,我國正式啟動“十三五”人工耳蝸救助項目,為符合條件的聽障兒童免費實施人工耳蝸產品植入和給予手術費用及康復訓練費用補助,隨后,地方政府紛紛啟動相關救助項目,促進人工耳蝸行業發展;2021年8月,在《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9025號建議的答復》中提出,關于將助聽器、人工耳蝸等納入集中采購的建議,國家醫療保障局明確將深入推進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重點將部分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的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采,并逐步擴大采購范圍,減輕群眾就醫負擔;2022年12月,河南省醫保局出臺《關于成立血液透析類等三個醫用耗材省際聯盟的公告》,擬對血液透析類、神經外科類、神經介入類、外周介入類、通用介入類和人工耳蝸等六類醫用耗材開展集中帶量采購,這是人工耳蝸第一次納入集采目錄,人工耳蝸行業進入集采新階段。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人工耳蝸行業政策方向
國家人工耳蝸政策主要涵蓋康復救助政策、醫保政策、發展政策、規范政策、集采政策等五個類型方向。在救助政策上,自“十三五”開始,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由國家統籌管理改由各省自行組織實施,對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輔助器具、康復訓練等內容進行救助及補貼;在醫保政策上,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尚未將人工耳蝸在全國范圍內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但上海、安徽、山東、浙江等多個省市已將人工耳蝸納入醫保甲類、乙類進行管理,減少患者醫療負擔;在發展政策上,國家及部分地方政府均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人工耳蝸等高端植介入醫療器械發展;在規范政策上,國家2017年先后出臺《人工耳鍋植入系統臨床試驗指導原則》《人工耳蝸植入系統注冊技術市查指導原則》,規范植入式人工耳蝸系統的注冊申報和技術審評以及臨床試驗工作;在集采政策上,國家尚未將人工耳蝸納入國采范圍,但2022年,河南等24省已出臺相關集采政策,提出擬對人工耳蝸等六類醫用耗材開展集中帶量采購。
——國家層面人工耳蝸行業相關政策匯總
近年來,國家與地方逐漸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人工耳蝸行業發展。2018年,我國出臺《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明確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實施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為符合條件的聽障兒童免費實施人工耳蝸產品植入和給予手術費用及康復訓練費用補助。2022年12月,河南省醫保局出臺,《關于成立血液透析類等三個醫用耗材省際聯盟的公告》,擬對血液透析類、神經外科類、神經介入類、外周介入類、通用介入類和人工耳蝸等六類醫用耗材開展集中帶量采購。
3、各省市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31省市人工耳蝸行業政策熱力圖
2018年,各省紛紛出臺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相關措施,從政策熱度來看,浙江相關政策較多。
——31省市人工耳蝸行業救助政策匯總
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均已出臺本地區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在聽力產品提供上通常采取兩種方式:一是集中招標采購,免費提供產品;二是提供產品購置費補貼,救助范圍主要涵蓋手術及基本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等,救助標準由各地自定。
——31省市人工耳蝸行業醫保政策匯總
目前,人工耳蝸已被納入上海、安徽、山東、浙江等省市的醫保支付范圍,減少患者醫療負擔。
——31省市人工耳蝸行業發展政策匯總
近年來,湖南、廣西、內蒙古、浙江、湖北、山東、四川均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發展人工耳蝸等高端植介入醫療設備。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雙邊人工耳蝸植入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以產量、銷量、消費、進出口等為切入點全面分析了雙邊人工耳蝸植入市場,并涵蓋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雙邊人工耳蝸植入未來發展的影響。全球與中國市場主要企業產品特...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