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2024年中國慢病管理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平安好醫生(01833.HK);阿里健康(00241.HK);美年健康(002044)等
本文核心數據:慢病管理市場規模;慢病管理市場份額
行業概況
——定義及分類
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是指組織慢病專業醫生、藥師及護理人員,為慢病患者提供全面、連續、主動的管理,以達到促進健康、延緩慢病進程、減少并發癥、降低傷殘率、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并降低醫藥費用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慢病管理是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其風險因素進行定期檢測,連續監測,評估與綜合干預管理的醫學行為及過程,主要內涵包括慢病早期篩查,慢病風險預測,預警與綜合干預,以及慢病人群的綜合管理,慢病管理效果評估等。
——產業鏈剖析:下游群體廣泛
慢病管理的上游為各類慢病治療醫藥、醫療器械以及其他服務供應商;慢病管理中游為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線上醫療服務平臺等慢病管理服務供應商;慢病管理下游為各類慢病患者,包括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哮喘病患者等。慢病管理產業鏈結構圖如下:
目前,慢病管理上游參與者包括魚躍醫療、科大訊飛、復星醫藥潤達醫療等醫療器械、藥品及信息化服務廠商。產業鏈中游是各類慢病管理服務商,包括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線上醫療服務平臺,美年健康、老百姓等線下機構以及華山醫院等大型綜合醫院等。下游主要是各類慢病患者,包括有糖尿病患者、哮喘病患者、高血壓患者等。
行業發展歷程:目前進入高質量發展期
中國慢病管理行業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傳統慢病管理模式時期(2014年以前)以及互聯網慢病管理模式興起階段(2014年-至今)。尤其,自國家醫保局明確將常見病和慢性病復診患者的部分“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之后,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給予了互聯網醫療企業和公立醫療機構平等的發展條件,同時支付端的進入標志著就診服務全流程打通,互聯網慢病管理平臺的用戶接受度進一步提高,從而為后期平臺發展提供新動能
行業政策背景:支持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政府各部門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以推動國內慢病管理行業發展,如《“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促進壯大慢病管理行業發展。相關的政策法規及主要內容如下表所示:
行業發展現狀
——中國慢病管理行業參與者大致為三類
中國慢病管理市場參與主體眾多,主要包括診前的健康管理機構和體檢機構、問診診斷過程中的醫療機構和線下藥店等:
——2023年市場規模達7699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1年我國慢病管理市場規模為6370億元,初步統計2022年中國慢病管理市場規模為7129億元,2023年中國慢病管理市場規模約7699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和廣東、北京
從代表性企業分布來看,慢病管理產業代表性企業主要分布在上海、浙江和江蘇等長三角地區,以及廣東、湖北、湖南、北京等地區。
——企業競爭:阿里健康市場份額最大
市場份額方面,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業務收入來看,阿里健康、美年健康、平安好醫生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1.6%、1.13%和0.86%,位居前三。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行業發展趨勢
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政策規劃推動下,近五年來產業總體發展勢頭良好,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科技日新月異,健康服務業所涉及的產業結構、技術方向、市場形態都在發生深刻變革,增速加快、整合加劇,新趨勢與新挑戰凸顯。我國健康服務業發展呈現六大新趨勢:
——行業發展前景:預計到2029年慢病管理市場規模約11882億元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產品的總需求急劇增加。以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為先導,涵蓋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閑等健康服務功能的健康產業成為21世紀引導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產業。近年來,隨著慢病管理行業各項促進政策的出臺和行業標準的不斷完善,同時也因為行業自我發展能力的不斷增強,使得中國健康服務業發展迅速,呈現出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新產品層出不窮的局面。
受益于國民經濟和老齡人口增加,未來五年我國慢病管理行業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到2029年我國慢病管理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882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慢病管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創新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創新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創新藥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