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鈣鈦礦電池工藝流程分析 鍍膜、涂布、激光刻蝕為關鍵環節【組圖】
鈣鈦礦電池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寧德時代(300750.SZ);隆基綠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杭蕭鋼構(600477.SH);寶馨科技(002514.SZ)等
本文核心指標:鈣鈦礦電池制備流程及工藝設備;鈣鈦礦電池不同組成部分制備工藝及設備;主流鍍膜方式對比;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制備技術對比;鈣鈦礦電池激光刻蝕工藝流程
鍍膜、涂布、激光刻蝕為制備過程核心環節
鈣鈦礦電池在結構上由多個功能薄膜疊加而成,其制備在方法上也是在基底上一層層累置薄膜而成。整個過程中三層薄膜(空穴傳輸層HTL、鈣鈦礦層、電子傳輸層ETL)制備最為關鍵,鍍膜、涂布、激光刻蝕為核心環節,鍍膜設備(PVD、RPD)、激光設備和涂布機為核心設備。
以反式平面結構為例,其工藝流程為:導電透明玻璃制備-激光P1刻蝕-制備第一傳輸層薄膜-退火/干燥-制備鈣鈦礦層薄膜-退火烘干-制備第二傳輸層薄膜-退火/干燥-激光P2刻蝕-底電極(背電極)制備-激光P3刻蝕-激光清邊-測試分揀和封裝。鈣鈦礦電池組件生產共需要鍍膜設備、激光設備、涂布設備和封裝設備4種設備,需進行3次鍍膜、3次激光刻蝕+1次激光清邊。制備過程中,材料、工藝、設備共同鑄就鈣鈦礦電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鈣鈦礦電池產業化發展帶來關鍵設備的投資機會。
如上所示,電池的不同組成部分制備的工藝不同,所用的設備也有所不同:
主流鍍膜技術有PVD、RPD、ALD
鈣鈦礦電池空穴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的制備工藝主要包括PVD和RPD,ALD目前處于研究狀態,未來或將應用于鈣鈦礦電池功能層制備。PVD又分為真空蒸發鍍膜、真空濺射鍍膜和真空離子鍍膜(RPD)。
從三種鍍膜技術對比來看,PVD為目前較成熟的鍍膜技術,具有沉積速率快、成本較低的優勢,但該技術制備的薄膜均勻性相對較差;采用RPD制備電子傳輸層可以減少制作過程中對下方鈣鈦礦層的影響,但設備成本高于PVD;ALD工藝的優勢則在于大面積成膜的均勻性,且致密、無針孔。
鈣鈦礦層產業化制備以狹縫涂布法為主
鈣鈦礦層的制備是生產過程中的核心環節,其成膜質量直接決定了電池的轉換效率,目前主要制備方法包括溶液涂布法(濕法)、真空蒸鍍法(干法)、氣相輔助溶液法(干濕法結合)。其中,溶液涂布法又分為刮刀涂布法、狹縫涂布法、絲網印刷法、噴涂法、噴墨打印法和軟膜覆蓋法。
鈣鈦礦薄膜的結晶性良好有助于降低其缺陷態密度、減少載流子的復合。大面積鈣鈦礦的主要難點就是如何在溶液中形成大量的結晶,以提升鍍膜的均勻性。狹縫涂布法可以通過控制系統參數設定進行精確設計、可兼容卷對卷生產,是實現鈣鈦礦電池產業化的重要方法。
鈣鈦礦電池制備過程包括4次激光刻蝕
激光工藝涉及到整個鈣鈦礦薄膜電池的制備流程,是整個生產流程中的必備環節。鈣鈦礦電池生產過程中需要分別進行3次平行激光刻蝕(P1-P3),并完成P4的清邊。P1-P3刻蝕環節的作用是切割電池表面,形成阻斷電流導通的單獨模塊,實現增大電壓和串聯電池的效果;P4激光負責清邊以完成最后的封裝環節。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鈣鈦礦電池(PSCs)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鈣鈦礦電池(PSCs)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鈣鈦礦電池(PSCs)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