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2023年MCU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附業務布局匯總、業績對比、業務規劃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兆易創新(603986)、中穎電子(300327)、樂鑫科技(688018)、復旦微電(688385)、晟矽微電(430276)、國民技術(300077)、峰岹科技(688279);中微半導(688380);鉅泉科技(688391)等
本文核心數據:MCU行業上市公司匯總、MCU行業上市公司業務布局、MCU行業上市公司業務業績
1、MCU行業上市公司匯總
MCU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的英文簡稱,MCU是將計算機運行所需要的一些資源(如ROM、RAM、I/O、定時器、USB、ADC、DAC等)集成到了一個芯片上,稱之為單片微型計算機,俗稱單片機。
MCU上游主要為半導體材料,包括硅晶圓片、光刻膠、拋光材料、濺射靶材等。中游為MCU制造商,從經營模式來看,主要分為IDM模式和Fabless模式。IDM在半導體行業中指的“整合元件制造商”(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指從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到銷售自有品牌IC都一手包辦的半導體垂直整合型公司。Fabless模式即無晶圓生產線集成電路設計模式,與IDM相比,指僅僅從事集成電路的研發設計和銷售,而將晶圓制造、封裝和測試業務外包給專門的晶圓代工、封裝及測試廠商的模式。行業企業的主要客戶分布于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
從營業收入情況來看,企業規模差距較大。其中,中游MCU制造商相較于上游和下游龍頭企業規模較小。2023年上半年中游收入規模最大的華潤微收入突破50億元。
從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中國MCU產業集群化分布初步顯現,形成以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核心區域聚集發展的產業空間格局。從上市企業分布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江浙滬地區最為集中。從具體省市來看,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區產業鏈布局相對完善。
2、MCU行業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對比
從MCU行業的上市企業布局和已有公開信息分析,兆易創新的注冊資本在代表上市企業中處于領先地位;中穎電子是最早成立的企業;從招投標事件的數量來看,復旦微電較為領先。
注:數據查詢時間為2023年9月15日。
從MCU行業的上市企業已有的公開信息分析,兆易創新和國民技術的專利數量較多,超過了1000條;復旦微電和兆易創新的員工總數最多。
3、MCU行業上市公司業務布局對比
國內MCU行業企業中,部分企業在深耕國內銷售渠道的同時也逐漸打開了國際市場。中穎電子、峰岹科技、上海貝嶺、華潤微等企業在境外領域有所布局。從業務的集中情況來看,中穎電子、晟矽微電子、匯春科技、峰岹科技、上海貝嶺、中微半導等企業比較專注于MCU產品的研發生產,相關營收占比超過了50%。各公司的主要業務布局情況如下所示:
4、行業上市公司MCU業務業績對比
結合2022年的數據,兆易創新的MCU業務業績最強,相關的營業收入達到28.29億元,業務毛利率達到64.85%。從產銷情況來看,2022年兆易創新生產了4.05億顆微控制器產品,銷售了3.46億顆。
5、行業上市公司MCU業務規劃對比
從業務規劃來看,各上市公司根據行業及自身的發展制定了業務發展規劃,其中包括產品的豐富、技術的創新和延伸以及應用領域的拓展。具體規劃如下表所示: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MCU(微控制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MCU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MCU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MCU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