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電動自行車代表企業運行情況分析及市場規模統計 中國是全球最大電動自行車市場【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愛瑪科技(603529.SH)、雅迪控股(01585.HK)、新日股份(603787.SH)、九號公司(689009.SH)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電動自行車代表性企業盈利規模分析;電動自行車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電動自行車行業規模體量分析等
中國電動自行車代表性企業盈利規模分析
從利潤端來看,2018-2022年期間,愛瑪科技以及雅迪控股作為行業兩大龍頭企業,盈利規模總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2022年凈利潤分別為18.73億元和21.83億元;而新日股份以及小牛電動由于生產經營規劃以及定價戰略等問題難以維持穩定的利潤增長,2022年小牛電動虧損0.49億元,而新日股份凈利潤為1.62億元。
中國電動自行車代表性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從盈利能力來看,2018-2022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代表性企業整體的銷售毛利率均在10%以上,表明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盈利能力較為一般,并不屬于高盈利能力的行業,需要通過提高銷售規模以獲得高額回報,其中小牛電動在2019-2022年期間整體保持在20%以上,證明企業成本管控能力較強。2022年,小牛、愛瑪、新日以及雅迪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1.13%、16.36%、13.04%以及18.08%。
中國電動自行車代表性企業盈利水平對比
通過對代表性企業的銷售毛利率進行取平均值,可以估計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整體的平均毛利率約為17%,由于電動自行車、摩托車以及乘用車整車總體而言在出行、運輸等領域均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因此可以認為三者互為競品,2022年根據對代表性上市摩托車企業以及乘用車整車廠商的毛利率平均值進行統計,可以得到摩托車的盈利水平最高,銷售毛利率約為20%,而汽車整車廠商的毛利率最低,僅為13%。
注:該圖表數據所用到的公司包括小牛電動、愛瑪科技、新日股份、雅迪控股。
中國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營收情況分析
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在優質企業的驅動下,逐漸走向成熟,正朝著集群化、規模化、科技化方向發展,產品質量提升,產品更加多元,電動自行車龍頭企業、品牌企業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2012-2017年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整體呈現向上趨勢。2018-2019年,受電動自行車限行及行業規范化影響,電動自行車需求量有所下滑,2019年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49.9億元,較2018年下滑8.4%。
2020年,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自二季度起復工復產,加上電動自行車行業標準化改造逐漸完成,行業呈現快速恢復勢頭,全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約925.8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23.5%。2021-2022年,隨著《新國標》換車熱潮略有下降,2021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有所下滑,為750.3億元,但內外部的持續需求對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的整體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整體企穩回升,為772.8億元,同比增長3%。
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分析
根據Statista的數據,盡管歐洲市場以及北美市場持續崛起,但中國依舊是當前全球最大的電動自行車區域市場,占全球總體規模的55%。2022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的整體規模約為160.66億美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電動自行車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