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虛擬人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科大訊飛(002230)、藍色光標(300058)、歌力思(603808)、芒果超媒(300413)、博瑞傳播(600880)、虹軟科技(688088)、洲明科技(300232)、同花順(300033)、天娛數科(002354)、平治信息(300571)、遙望科技(002291)等。
本文核心數據:虛擬人行業企業營業收入;虛擬人行業利潤總額
行業概況
1、虛擬人定義與分類
虛擬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虛構出來的數字人物形象,如網上流行的虛擬網紅、虛擬主播、虛擬歌手等。虛擬人按照不同角度具有多種分類方式,具體如下:
2、產業鏈剖析:產業下游應用廣泛
虛擬人的產業鏈從上到下可以分為相關軟硬件支撐、虛擬人產品生產運營和下游應用場景。上游硬件領域主要包括顯示設備、芯片、交互相關期間和算力承載設備等;中游主要為虛擬人產品運營,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包括ToB、ToC、ToG等應用場景。
虛擬人產業鏈上游代表性企業有形象設計的原力、渲染類的unity、動作捕捉類的英特爾、算力領域的英偉達、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大訊飛等,產業鏈中游主要有網易、科大訊飛、相芯科技等,產業鏈下游這主要有騰訊、阿里巴巴、邵逸夫醫院等應用主體。
行業發展歷程:五個階段
虛擬數字人的發展與其制作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從最早的手工繪制到現在的CG(Computer Graphics,電腦繪圖)、人工智能合成,虛擬人大致經歷了如下五個階段:
行業發展現狀
1、產品特征與行業層次:三大特征與三個層級
從未來媒體形態和服務模式看,聚合科技帶來語義傳播與無障礙傳播的新空間,由此誕生的虛擬人將作為新媒介角色,廣泛應用在元宇宙新生態中,擔任著信息制造、傳遞的責任,是元宇宙中“人”與“人”、“人”與事物或事物與事物之間產生聯系或發生孿生關系的新介質。
由此,虛擬人產品特征主要為具有人的形象、具備人的性格和行為特征、具備類人的互動能力。
虛擬人行業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是由芯片、引擎、操作系統組成的基建層,第二層是由穿戴設備、軟硬件交互系統組成的交互層,第三層則是由虛擬人等載體組成的內容層。
2、市場供給
——企業主體包括互聯網企業和科技企業
企業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企業進入行業的方式包括自建研發部門入局、與其他公司合作、股權投資等,不同類型的企業入場方式有所不同。虛擬人行業市場主體主要包括互聯網企業和科技企業,其入場方式涵蓋自有業務延展、合作、股權投資等。
——虛擬偶像供給能力更強
2022年9月,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制作的《2022虛擬數字人綜合評估指數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從肉身(技術)、具身(功能)、社身(社會)三個維度,93個細分指標出發,面向國內活躍的182位虛擬數字人樣本進行多維度數據畫像與多層次指數評估。總體來看,虛擬偶像排名更加靠前,供給能力更強。
3、市場需求
——虛擬主播的市場需求相對較高
根據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媒體大數據研究中心聯合優格元宇宙實驗室、中傳數字人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虛擬數字人影響力指數報告》,對兩千余份網絡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2022年,近65%的用戶接觸過虛擬主播,近47%的用戶接觸過虛擬偶像。虛擬主播的市場需求相對較高。
——用戶對虛擬人花費相對一般
用戶在虛擬人領域花費主要包括花費時間的情況和花費金錢的情況。根據《2022中國虛擬數字人影響力指數報告》調研數據,2022年中國網民為虛擬數字人日均花費時間主要集中在2-3小時,在花費金額中,大多數網民為虛擬數字人的花費意愿在500-1000元/年。
4、市場規模:2022年超過90億元
虛擬人形象在產品設計方面有較強的可塑性,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等前沿科技,能夠讓虛擬主播、數字員工、虛擬偶像等新業態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產生巨大市場機會,推動虛擬人產業的高速發展。
虛擬人行業市場規模可以包括虛擬人帶動市場規模和虛擬人產業市場規模,中國虛擬人產業市場規模增速較快,2021年中國虛擬人產業市場規模達到62億元,同比增長72%,虛擬人帶動市場規模超千億。前瞻初步統計,2022年中國虛擬人產業市場規模超過90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企業競爭格局:百度智能云、商湯、小冰處于第一梯隊
當前AI數字人整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離市場成熟還有一定的距離,市場參與者大多為差異化競爭,分別在已有客戶群體的領域依托自身技術優勢進行深耕。根據IDC數據,綜合廠商的產品基本功能、AI能力、市場及生態能力、商業化能力、用戶體驗以及未來發展愿景,可將AI數字人技術提供商市場格局簡單的分為2-3個梯隊,第一梯隊以百度智能云、商湯、小冰為主。
2、區域競爭格局:以廣東省為主
從企查貓以“虛擬人”為關鍵詞進行精確搜索,得到虛擬人企業區域分布。從企業地區分布上來看,目前中國虛擬人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截至2023年6月10日,廣東共有相關虛擬人企業數2000余家。
注:企查貓數據截止到2023年6月10日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發展前景:2028年市場體量超過300億元
后疫情時代社交距離加大,人們身體移動軌跡受到限制,在各類活動中打破時空界限與血肉束縛,實現賽博“在場”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虛擬發布會、峰會論壇、網上購物、直播短視頻、在線教育、遠程醫療、“宅經濟”、“二次元文化”等帶來的虛擬消費習慣使得“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虛擬現實日益成為人的一種生存境遇和發展條件。虛擬偶像、數字化身正在元宇宙概念的浪潮下走進大眾視野。
2021年,有20家以上的虛擬數字人企業獲得新一輪的融資,且都在數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規模。2022年開年以來,虛擬數字人更是幾乎成為Al第一熱門賽道,在諸多應用場景大放光彩。未來隨著虛擬人設計技術的不斷精良,元宇宙帶動下的資本投入不斷增加,中國虛擬人行業市場規模或將持續增長。
現階段虛擬人行業處于成長初期,行業增速較快,但未來隨著入局企業數量增大,技術革新不斷發展,產業整體技術壁壘降低,行業市場體量增速或會減慢。基于此,前瞻預計2028年市場體量或超過300億元,2023-2028年行業整體年復合增速或達到30%。
2、發展趨勢:“擬人化”到“同人化”、“超人化”的飛躍
展望數字人未來發展歷程,其大致可以分為“擬人化”、“同人化”和“超人化”三大階段,現階段中國數字人產業發展尚處于“擬人化”階段,行業仍舊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字人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數字人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數字人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數字人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