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光刻膠行業產業鏈與價值鏈分析 產業鏈利潤水平整體較高【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飛凱材料(300398)、容大感光(300576)、廣信材料(300537)、上海新陽(300236)、永太科技(002326)、雅克科技(002409)、江化微(603078)等
本文核心數據:光刻膠市場成本結構、價值鏈情況
1、產業鏈剖析:中游主要受全球光刻膠龍頭企業壟斷
光刻膠所在產業鏈覆蓋范圍十分廣泛,從上游基礎化工材料行業、精細化學品行業到中游光刻膠制備,到下游PCB、面板、半導體產業,再到電子等應用終端。光刻膠作為微電子領域微細圖形加工核心上游材料,占據電子材料至高點。
由于光刻膠技術含量高且處于PCB、面板和半導體產業的上游,其質量直接影響下游產品的質量,因此下游企業對光刻膠供貨企業的質量及供貨能力非常重視,通常采取認證采購的商業模式。伴隨著高的采購成本與認證成本,光刻膠生產廠家與下游企業通常會形成較為穩定的合作。
2、成分結構分析:材料成本占比最大
原料端,光刻膠由樹脂、增感劑、溶劑、單體和助劑組成,用量占比分別為10-40%、1-6%、50-90%、<1%、<1%。原料國產化率僅不到10%,主要購自日本、美國和歐洲,價格高昂,可獲得性存在一定限制。目前國內已有包括強力新材、圣泉集團、彤程新材、徐州博康、江蘇華倫等10余家企業生產,一些光刻膠生產企業也在向上游延伸,如北京科華、南大光電等。
3、價格傳導機制:市場價格由行業供應端、制造端及消費需求彈性共同作用
光刻膠市場價格由行業供應端、制造端及消費需求彈性共同作用而成、并逐級傳導。供應端的成本價格包括核心原材料、技術價格、人力價格和設備廠房、燃料動力的購置/購買價等,傳導至制造端成為生產成本,制造端綜合供需溢價、研發成本和企業利潤,形成最終價格傳導至應用領域,而應用市場需求彈性也反作用于供應端、制造端,形成“價格-需求-價格”的傳導路徑來影響光刻膠市場的定價。
4、價值鏈分析:產業鏈整體利潤水平較高
根據對產業鏈上市企業毛利率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其中產業鏈中毛利率最高的是上游的光引發劑和溶劑,企業毛利率大多在25-60%,其余上游軟件供應商毛利率在20-30%左右,其次是中游光刻膠行業,PCB光刻膠產品毛利率在13-40%左右,半導體光刻膠產品毛利率在25-30%左右,中游毛利率水平最低是面板光刻膠,處于13-30%區間,上下游應用領域毛利率大約在15-30%左右。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刻膠(光致抗蝕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光刻膠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光刻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光刻膠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