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23年東莞產業結構全景圖譜(附產業布局體系、產業空間布局、產業增加值等)
本文核心數據:東莞產業布局體系;東莞產業布局空間;細分產業布局
東莞產業整體規劃布局情況
——產業布局體系:五大新興產業,九大現代服務業,四大未來產業,十大傳統產業
東莞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珠江三角洲東岸中心城市以及新晉全國新一線城市,為“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根據《東莞市現代產業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0-2035年)》,東莞市產業呈現“五大新興產業,九大現代服務業務,四大未來產業,十大傳統產業”的產業布局。“五大新興產業”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九大現代服務業”為現代金融、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節能環保、創意設計、商貿會展、現代物流、專業服務、文體旅游;“四大未來產業”為新概念材料、量子信息、類腦智能、通用航空航天;“十大傳統產業”為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黃金珠寶產業、食品飲料加工制造業、家具制造業、玩具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包裝印刷業、化工制品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都市農業。
——產業空間布局:三極三帶七大基地
東莞市規劃約60平方公里,布局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東莞市面向產業發展空間需求,以推動產城融合、營造產業生態、強化灣區合作為導向,以松山湖高新區創新引領極、中心城區服務發展極、濱海灣新區開放合作極構造“黃金三角”,以西部高端高新產業軸帶、中部創新創造產業軸帶、東部智能制造產業軸帶串聯六大片區,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為核心承載平臺,形成“三極三帶七大基地”現代產業體系空間布局。
注1: 城區片區包括:東城區、南城區、莞城區、萬江區、高埗鎮、石碣鎮、石龍鎮(道滘、厚街、寮步部分與中心接壤區域);
松山湖片區包括:以松山湖(生態園)為中心,寮步鎮、大朗鎮、茶山鎮、大嶺山鎮、黃江鎮、東坑鎮;
濱海片區包括:長安鎮(濱海灣新區)為中心,沙田鎮(東莞港)、、黃江鎮、東坑鎮、虎門鎮和厚街鎮;
水鄉新城片區包括:以水鄉新城為中心,望牛墩鎮、洪梅鎮、道滘鎮、麻涌鎮、中堂鎮;
東部產業園片區包括:以常平鎮為中心,橫瀝鎮、謝崗鎮、橋頭鎮、企石鎮、石排鎮;
東南臨深片區包括:以塘廈鎮為中心,清溪鎮、鳳崗鎮、樟木頭鎮。
注2:2023年各片區劃分根據《東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有所改變,此為最新片區劃分。
東莞是少數幾個實行市直管鎮的城市,為了統籌發展,東莞市政府已將全市劃分為六大片區,并推動各大片區聯動協調發展。六大片區各司其職,各有其定位,城區片區包括:東城區、南城區、莞城區、萬江區、高埗鎮、石碣鎮、石龍鎮,其定位是做大做強中心城區,打造中心城區“三江六岸”水文章,建設現代城市濱水岸線、現代綜合服務中心和南城CBD中央商務區;
松山湖片區包括:以松山湖(生態園)為中心,寮步鎮、大朗鎮、茶山鎮、大嶺山鎮、黃江鎮、東坑鎮,其定位是發揮松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帶頭作用,構建一加六的區域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濱海片區包括:長安鎮(濱海灣新區)為中心,沙田鎮(東莞港)、虎門鎮和厚街鎮,其定位是對接深圳大空港、前海和廣州南沙,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增強區位發展優勢;
水鄉新城片區包括:以水鄉新城為中心,望牛墩鎮、洪梅鎮、道滘鎮、麻涌鎮、中堂鎮,其定位是加快水鄉新城建設,做精水鄉新興產業,對接廣州和深圳,加快推進水鄉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升級;
東部產業園片區包括:以常平鎮為中心,橫瀝鎮、謝崗鎮、橋頭鎮、企石鎮、石排鎮,其定位是激活原東部產業園片區(企石轄區),承接深圳產業輻射,加強與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的聯系,加快東部發展;
東南臨深片區包括:以塘廈鎮為中心,清溪鎮、鳳崗鎮、樟木頭鎮,其定位是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對接深圳“東進戰略”,承接深圳創新資源和現代產業外溢,做強先進制造和新興產業集群。
分區域看,城區片區重點布局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電子信息制造業和紡織衣服鞋帽制造業等;松山湖片區重點布局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終端、高端裝備智能制造、電子信息制造業、紡織衣服鞋帽制造業、家具制造業、玩具及文體用品制造業等。其他區重點產業布局如下:
東莞產業發展現狀情況
——產業結構: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產業結構正逐步優化
2022年東莞市GDP(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200.32億元,同比增長0.6%,增速較為緩慢。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50億元,增長0.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僅為0.2%,表明第一產業在整體經濟中的地位較低,發展潛力有限;第二產業增加值6513.64億元,增長0.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4%,說明第二產業仍是東莞市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但增速逐步放緩,需要關注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第三產業增加值4650.18億元,增長0.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2.4%,雖然增速較慢,但第三產業在東莞市經濟結構中的比重逐漸上升,有望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三次產業比例為0.3:58.2:41.5,表明東莞市經濟結構正在逐步優化,產業結構更加合理。
——產業體系之五大新興產業:增加值逐年上漲,重點項目多
加快壯大新興產業,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聚焦五大領域,重點突破十大產業,加強區域分工合作、協同創新和資源共享,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鞏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支柱效應,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業優勢地位,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打造萬億千億級產業集群。
2017-2021年五大新興產業增加值逐年上漲,增速趨于平穩。2021年產業增加值達到了2683.3億元。
分區域看,城區片區主要發展5G等新一代通信以及高端智能裝備制等造,主要還是承擔城市服務職能,松山湖片區則依靠區位優勢資源,重點發展先進材料、前沿材料、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制造等,東莞其他區域五大新興產業細分子產業發展情況如下:
——產業體系之十大現代服務業:增加值逐年上升,在產業結構中的作用愈發重要
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帶動作用,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高端延伸,大力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重點發展現代金融、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節能環保、創意設計、專業服務、商貿會展、現代物流和文體旅游,加快形成與先進制造業相配套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十四五”期間,東莞將構建“兩軸、三心、六極”的服務業發展格局,濱海灣新區將成為東莞市服務業經濟發展主力。“兩軸”是指構建中心城區—厚街—虎門—濱海灣新區的現代服務發展軸以及中心城區—寮步—大朗—松山湖的生產服務發展軸。“三心”以中心城區、松山湖高新區、濱海灣新區—虎門—長安作為東莞市服務業經濟發展主力,打造成為東莞市水平最高、產業密度最大的服務業示范區域。
——產業體系之四大未來產業:仍處于摸索階段,可搶先布局
東莞四大未來產業緊盯全球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以上位規劃為導向,立足東莞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面向可持續競爭力構建,蓄力實現跨越式發展,依托散裂中子源和南方先進光源等大科學裝置,率先探索新概念材料、量子信息、類腦智能、通用航空航天等高精尖前沿未來領域,全面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引領帶動新興產業前瞻性技術突破,加速構建先發優勢,把握未來產業發展主動權。
東莞市未來企業從整體上看注冊公司較少,各行業仍處于摸索階段,應加大研發投入,搶占前沿高地。類腦智能產業僅一家公司,可見未來產業仍有較大布局空間和投資機會。
——產業體系之十大傳統產業:以高端化、品牌化、集約化、綠色化為導向
十大傳統產業的發展方向是:以高端化、品牌化、集約化、綠色化為導向,以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黃金珠寶產業、食品飲料加工制造業、家具制造業、玩具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包裝印刷業、化工制品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都市農業為重點,著力發展高端產能,應用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改進傳統產業生產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增強傳統產業自主研發和創意設計能力,發展服務型制造業,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傳統優勢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行列邁進,著力發展高端精品都市型農業,全面提高傳統產業競爭力。
根據2022年東莞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來看,2021年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玩具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皆處在前列,是東莞的傳統優勢產業。
注:因剩余三個產業未披露數據,暫不列式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東莞市先進材料產業大數據招商指南(兩鏈兩圖兩庫兩清單)》。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