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智慧農業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國家重要政策支持行業發展【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芯華夏(430706)、吉峰科技(300022)、神州信息(000555)、天禾股份(002999)、隆平高科(000998)、新天科技(300259)、新洋豐(000902)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中國智慧農業政策歷程
1、國家政策支持智慧農業建設
中國的智慧農業起步相對較晚,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研制農業專家系統,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專家系統知識應用于農業領域。同時,我國中央高度重視農村農業改革,進行全面部署,做出頂層設計。農業部門與其他系統認真組織實施,在各地區積極探索實踐,極大地釋放了農業生產力,激發了農村發展潛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府已經發表了十余個關于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一號文件是中央每年發布的第一份文件,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重視農村問題的專有名詞。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各有側重,多年來多次提及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等關鍵詞。2012年的“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全面推進農村農業信息化;2015年首次將農業現代化作為一號文件的首要議題;2018年將智慧農業與鄉村振興更加緊密銜接;2022年,繼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大數據、互聯網賦能數字農村,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從政策的規劃中體現了國家對我國智慧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智慧農業的快速發展。
2、供給:優秀企業逐漸涌現
目前智慧農業市場中主要產品包括農業領域的數據平臺服務、農業無人機服務、農機自動駕駛服務以及智能化農業種植和畜牧養殖。從企業數量來看,根據企查查數據,目前我國以正常狀態存續的智慧農業相關企業約14000家。農業無人機的數量和相關從業人員在國家和政府的扶持穩步提升。農機自動駕駛服務目前以天寶等外國企業為主,國內企業如中海達也在逐漸提升運營和科技水平,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國內企業涌現出來。
3、需求:農業智能化是發展方向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發展高效、安全的現代生態農業是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目標,然而,隨著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面積不斷減小以及城鎮化加速推進,農業面臨的挑戰日趨嚴峻。應用智能期數打造智慧農業,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毫無疑問,農業智能化將成為未來農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我國的智慧農業應用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得益于社會和技術環境的支持,中國智慧農業行業能夠穩定發展。2016年,國務院頒布《關于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將農村土地產權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一步劃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現三權分置并行,保護經營主體的土地經營權,提高其從事農業活動的積極性,為農業的適度規模化經營打造良好基礎。
目前尚未有權威的數據公布我國智慧農業行業市場規模,我國智慧農業應用滲透率還不到1%,按照滲透率逐年遞增的情況進行測算,結合我國農業產值,得出2021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約為685億元。前瞻初步統計2022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為754億元。
4、智慧農業保持重要戰略地位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智慧農業是解決我國人口與土地矛盾的重要路徑,當前,智慧農業多應用于農業生產環節,利用新技術實現農業生產的精細化和智能化。隨著我國智慧農業的應用深入,未來我國智慧農業進一步朝著精細化、智能化、集約化、科學化方向發展,促進農產品提質增效。
2021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約為685億元。根據前瞻預測,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將會維持中高速發展,以復合年均增長率10%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為754億元,預計2027年將會達到1214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農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慧農業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慧農業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慧農業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