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3D打印材料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區域需求以美國為主 企業競爭未來或更激烈【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楚江新材(002171.SZ);安泰科技(000969.SZ);有研粉材(688456.SH);銀禧科技(300221.SZ);鉑力特(688333.SH);銀邦股份(300337.SZ);悅安新材(688786.SH)等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3D打印材料區域競爭格局、全球3D打印材料企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格局:美國為第一大市場
作為3D打印行業息息相關的產業,3D打印材料行業的區域分布亦依托3D打印行業的分布。具體來看,2021年,全球3D打印行業發展以美國為先,擁有全球40.4%的市場;其次為德國,市場占比22.5%;中國排名全球第三,擁有全球18.6%的市場。
從3D打印材料的專利申請情況來看,美國和中國兩大地區是有關技術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區域,其次為德國。專利的區域分布與3D打印行業的分布保持一致。
注:統計時間截至2023年3月14日。
再結合3D打印制造設備安裝量來看,美國、中國和日本的市場份額排在前列。其中美國占比33.1%排名第一,中國和日本的安裝量占比分別為10.6%和8.9%。全球排名前列的還包括德國、意大利、韓國、英國和法國等。
整體來看,美國和中國市場是全球3D打印的發展熱土,隨著這兩大區域的3D打印制造設備安裝量的逐日遞增,拉動3D打印材料行業的發展,敦促相關企業在產品性能、價格、技術等方面進行新一輪創新和調整。
企業競爭格局:尚未形成強勁龍頭,設備制造商或實現彎道超車
全球3D打印材料主要供應商分別為EOS公司、Hoganas公司、Sandvik公司、Solvay公司、Carbon公司、3DSystems公司和Stratasys公司等,根據公司研發能力和以往發展方向的不同,研發提供不同類型的3D打印材料。其中德國EOS公司提供聚合物粉末,各類金屬粉末等,打印材料占整個銷售收入的30%。
結合全球的3D打印設備競爭格局來看,設備市場依據3D打印材料分為金屬和非金屬。金屬3D打印設備以工業級為主,主要包括美國的3D Systems、德國的EOS、中國的鉑力特等。非金屬3D打印設備既包括工業級,也包括消費級/桌面級,通常價值量低、設備及服務銷售毛利率低于金屬設備,但出貨量和公司整體營收較高,代表企業有美國的Stratasys、美國的3D Systems(消費級/桌面級)、比利時的Materialise、中國的創想三維(消費級/桌面級)等。
整體來看,全球3D打印設備制造商目前正在積極布局3D打印材料相關產品,如EOS、鉑力特、華曙高科等企業,兼顧3D打印整體行業的各大細分領域發展。未來,全球3D打印材料行業的競爭或將更加激烈。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3D打印材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3D打印材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3D打印材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3D打印材料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